四月三日,我提前备好了糕点和水果。三弟在约好的时间来到柿树苑门口接我,然后再去梅苑小区接我二弟。
我们去接三弟媳红霞时,就顺便给二弟带了早餐,肉夹馍和豆浆,捎上提前在花店预定好的白色与黄色菊花。
要去金华山了,那是二弟的老根据地,他从技校毕业后就分配在那里工作,当时的饮用水里还沉着黄土。母亲去看他的时候,他还在井下实习通风系统,上来时,青涩的脸上还挂着宽慰母亲的笑容!母亲回来时告诉我们:“环境是艰苦点,但也能锻炼他”。
二弟终未辜负母亲的期望!他后来又考进矿冶学院进修,从井下到地面电焊再到车间主任,一路走来,稳扎稳打。二十年在那里娶妻育女,门口那个大长坡,不知道他上下多少回,从单身宿舍到家属楼那里的沟沟巷巷,不知道他穿梭过多少次。
从青年到中年,随着煤业集团的兴起,二弟又紧跟西北大开发的脚步北上,去了陕北榆林宁条塔,这一呆就又是十四年。
在第十二个年头上,我带着八十六岁的老父亲携同爱人,女儿开车九个多小时,远去沙漠腹地看望二弟,圆了我一个做姐姐的心愿。
那里的风沙,让我再次感受到二弟的不易,令人欣慰的是工作与生活环境已经现代化了很多。二弟已经融入了草原一望无际的辽阔,拥有了牧民的豪情与豪迈,让我看到了二弟快马奔驰的矫健和挥舞扬鞭的帅气身姿!
三十四年的从业经历,二弟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年蜕变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今天二弟服从离养的条令,离开工作岗位,回归故里,心中一定有些许感慨。
二十年前,母亲离世。二弟把母亲葬到了这里,埋到了陪他工作十六年的地方。二弟想一直照顾老母亲!在母亲左右,陪母亲唠唠家常,弥补他与母亲聚少离多的遗憾。
金华山从此就成了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又一次来到母亲身边,二弟已经光荣退休回来了。母亲可以再次触摸到她这个在外面流浪了整整十四年的儿子的脸庞,能够聆听到这个游子对她的思念之声。母亲九泉之下可以放下牵挂了!
金华山,今夜无眠……
楚丰华
2022.4.4
6:39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人士,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