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秀礼(甘肃)

一阵手机闹铃把我从梦中惊醒,透过窗户看去,深秋的凌晨,灯光被晨雾笼罩,透出朦胧的光环时隐时显。我便翻身下床,匆匆漱洗后驾车出行,准备实施几天来的计划,去华亭的山路上拍摄云海。车辆行程大约四十分钟,忽听有异响,停车检查发现是轮胎故障,便取下备胎准备更换,沙沙沙,一阵的脚步声愈来愈近,此时天色已渐亮,抬头看时,是位中年妇女肩上挎着行包,她窈窕的身姿,轻快的脚步向我走近,看到我忙忽的样子,便放下行包,帮我一同干完了活计,才问我的去向,得知顺路时便同她一起上路。闲聊中方知她是急切去探望读研后在外企工作回家探亲的弟弟。听到我去拍云海,她看了一下远山说,山里的晨雾最好是在前一天的雨后,第二天才会显岀更好的晨雾和云海,今天虽说有雾,但这种雾收不起来,过会儿天就阴了。听了这段话,我对这位中年妇女对事物的观察认识能力和经验真有点刮目相看!
车辆行驶到一处整齐排列的新农村建设试点住户的一所门前停下,她热情邀我到家中作客,出于好感我便下车向屋里走去,看着宽敞的大门,我便信口说道,这将来能开进小车,当门打开时,遮入眼帘的真是院子停放着一辆现代牌小车,此时,我真感到出言不慎所导致的尴尬。宽大的院落,凹型的住房,砖铺的地面,树干悬挂的农作物,在我眼前展示的这番景象确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发生的巨大变化的一个典型缩影。进屋入座片刻,主人随即赶到,他高高的个头,清瘦的脸庞,一双眸子炯炯有神,言谈中显露出腼腆神情。此时,墙面上悬挂的一幅素描画像进入了我的视线,凭着我曾从事过美术方面的经历,这幅素描中的老人型神兼备,素描技法堪称佳作,问及这位老人是何人时,他说:“这是我的父亲”,我又问:“象他本人吗?”此时,他的眼晴有些湿润,回答说:“他生前一辈子没照过像,这只是凭我童年的记忆,为他老人家画这幅像”。说着,他指着墙上另外挂的一个像框中的一幅照片说:“这是我们童年时唯一留下的一张照片。当我细细端详这张照片时,眼前的这一切使我惊愕了。这不是我三十年前在双峰山区拍的哪张照片吗?照片中两男一女的小孩,破烂不堪的衣服和蓬头垢面的面容,身后的一棵核桃树以及较远处残垣断壁的窖洞和围墙,此时我眼前一片漠糊……。这还得从我三十年前从事摄影说起。

风华正茂
一九七九年开始,我对摄影产生了较大兴趣,因当时结婚不久,收入微薄,债台高筑,又无力筹措搞摄影创作所需费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邻居处以160元价格购买了一台二手海鸥4A照像机,从此便开始了我的业余摄影创作。
腊月三十,单位放假,我带上像机到附近农村去看看,以便捕捉一些新年农村欢度春节的场景。初次踏上这片土地就迎得了几位农民朋友的邀请,请到家中合照全家福,给老人拍祝寿照,为小孩照宝宝乐等,顿然,这一信息在村上迅速传开并奔走相告,大人左右围观,小孩跟隨前后,要求拍照者络绎不绝,至此,把第一次摄影采风就此变成了一次商业运作。
照片一经拍出,就得及时送到老乡手中,这突入其来的商业运作使我措手不及,冲印照片急需解决技术问题和冲印条件也就成了当务之急。由此,在技术上,马上翻开书本学习掌握冲印知识。在条件上,只有将家中厨房门窗堵住作暗室,用五合板自制成小方盒作感光箱,纸箱内放入1000瓦灯泡上面盖上玻璃代替上光机,连同单位医务室的西药包装袋作为送照片的包装袋也派上了用场。就这样白天骑上自行车走乡窜户为老乡照像,晚间在家中冲印照片,通宵达旦,周而夏始地折腾了一个正月。
就在这期间,我清淅地记得,一天下午,被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衣着破旧,满脸胡茬,面容憔悴的老乡请我到他家去照像,我便跟随其后进入院内,首先看到的是院内两处破窑,窑面已破烂不堪,进入窑内是一个土炕连着一个锅台,炕上铺一张旧芦席、放了两床打满补丁的棉被,中间放着一张小炕桌,地上一张没有上过油漆的木柜因长期烟熏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柜上放着一盏煤油灯和一些杂物显得异常零乱。他随即叫来了三个孩子,让我给这三个孩子照张像,我目光转向他们时,稍大的女孩把两个弟弟双手拦到自己前方,自己随站其后,看着她们衣着褴褛的样子,我随口说了声“春节到了,是否给孩子换换衣服?”此时,旁观的一位老乡低语到:“孩子没有他母亲了……。”我心里一怔,看着荒芜的院落,破旧的窑洞和眼前这三个可怜的孩子我竟有点木然,选景也真让我无从着手。再观察时,距院稍远处的一棵核桃树使我眼前一亮,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背景吗?夕阳西下的余晖和起伏的远山把逆光映射下的这棵古老的树干枝枝的轮廓呈现的异常苍劲、挺拔。看着这三个稚幼无助的孩子依在这棵苍劲的老树前的这一瞬间,我按下了快门。就在我离开时,老人手里攥着一把小钢蹦递给我说:“这是五角四分钱,欠你六分,送照片时给你补交”,此时我已感到鼻子酸楚,再三推诿才谢绝了这位乡村人的诚朴。

时隔三十年,看着眼前这幅照片,再看着站在我面前历经磨炼且知识渊博的这一代农民骄子我感慨万千,此时,另一位主人进了屋,经介绍,他就是该乡的乡长,当年那张照片上最小的弟弟。再回忆起三十年的变化,我思忖良久,他们现在不正以诚朴的襟怀为养育他们的父老和孕育他们的这片黄土地,回报他们的赤子之心吗?
又是三个孩子进房嘻戏玩耍,我看着这三个天真的面孔,看着院子停放的现代牌小车和建造别致的农家小院,灵机一动,让他们站在小车前,咔嚓,又一次按下了快门。

作者简介,金秀礼,回族,甘肃平凉崆峒区人,著名的书法家,摄影家,诗人。身兼省市文艺界多职。
编辑:刘建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