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岁月,真情人生
——读沛宜老师《我愿意》有感
文/一风
人生,注定是一场艰苦的跋涉,并在跋涉中感怀生命、享受生活。既如此,我们是否要坚定自己的人生哲学:只能有遗憾,不能有后悔。
生活是个人的体验。因为人生不可有替代,所以,谁都无法替代谁去选择,谁也无法替代谁去承受生活之苦之乐。痛苦就是尝苦水,幸福就是喝蜜水。苦甜自知,无人能及。虽有“感同身受”,可面对生活中的误解、曲解,又有谁能真正感同身受呢?《我愿意》给出了富有震慑力的答案:“面对真正的真实/会加深苦涩和悲哀/但是/我愿意”
生命中注释了这样的气魄,还有什么可担忧和后悔呢?
人生既是一条不可回头的路,那么人生路上的两情相遇便也是一种不可复制的情。佛说,缘来相见,缘去别离。人生无常,变是唯一的不变。虽有一江春水,却也有四季变化。情是人性中散发光芒的基因,因此岁月多了色彩。岁月像门前的柳枝,绿了春日,涩了秋月。遭遇移情,悲伤湿了整个天空。泪目远望那隐去的背影,我“不能再感动你/不能再吸引你/不能再激怒你”,只能暗自放过自己。
每个人都有人生价值的尊严,执迷不悟,终会自讨苦吃。转身便是晴天,抬头就是阳光。人生不能没有激情。激情是生命的血脉,激情是生活的浪花。生活的风雨启示我们,所谓仙,就是站在山顶上的那个人。视野开阔,云层之上。所谓俗,就是坐在谷底的那个人,思维局限,固执己见。仙俗之别,不是性别,也不是容貌,而是思想的海拔高度。
诗人的性情,在于真实真情地诗意表达,宛如四月繁花,尽情是对生命唯一的负责。



作者:一风,原名李业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有的作品收录语文阅读理解课本,姓名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出版《格桑花开》《生活暗示》《心里的那条河》《天空的眼泪》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