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门口的早市取消,买菜就变远了,所以现在买菜都是拉一个小车,一买就是一个星期的量。
今天早晨去市场,看见有卖鲜嫩的荠菜,一问价格,一斤八元,和肉价基本齐平;艾草,一斤十五元,比肉一斤贵五元。
想当年小时候,野菜是家里饭桌上经常可见的绿色蔬菜,因为不用花钱,田野里到处都是,随便出去,一会就会挖回来一篮子,品种有苦苦菜、苜蓿、灰灰菜、蒲公英等。
所以小时候经常跟着奶奶去挖野菜,回来帮奶奶摘野菜,挑好的人吃,不好的剁碎喂鸡。那时候能吃一顿肉,简直是和过年一样让我们快乐,尤其是小时候过油肉的香味,现在想起来都有唾液会分泌出来。
但是令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野菜的价格会扶摇直上,和肉价平齐。这和现代化进程分不开。宽敞公路的修建;高速公路的修建;高铁的修建;鳞栉次比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现代化城市的扩充;无不吞噬着土地。
城市人满为患,房价一路飙升,农村越来越萧条、破败,只有一些离不开故土的老人在艰难地、固执地坚守着。
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变成了第一代城里人,他们的后代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了城里人,是第二代城里人,彻底实现了身份转变,土地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
所以,现在想挖个野菜,真心不是太容易。先不说你去野外挖野菜,会不会有人窜出来说你挖了他家地里的菜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更不知道这块地里的野菜是用什么水浇灌的,别为了打牙祭再吃出病,就得不偿失了。而且现在的人有时间都抱个手机,沉浸在手机里的花花世界里,没有几个人会去野外挖野菜,都是想吃就去市场花钱买一些来尝个鲜。
而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很多以前在北方见不到的野菜,现在也在我们大西北能够见到、吃到了。比如今天看到的荠菜,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荠菜这几年似乎被披上了神话般的外衣,说是包饺子如何如何香,惹得我这个吃货每年都会买一些用来包饺子,可是吃完也没有觉得有多香,反而觉得还不如韭菜馅的饺子好吃。但是依然在春天看见,还是会买一些来吃,毕竟过了这个季节,再想吃就到了第二年。
野菜就在我的感叹中,从一个普通的村妞,摇身一变,成了炙手可热,需要彩礼的贵妇,堂而皇之地出入高档酒店,变成了一个从贫民到贵族都喜欢的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