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杰出人物事迹
陆华廷/文
侯穂荣/摄

“古有促成和平统一祖国的使者陆贾,今有广东陆氏使者陆华廷”这是岭南陆氏族谱主编、德高望重的耄耋陆探芳的评价。
陆探芳【注】,他支持鼓励陆华廷传播陆贾等陆氏杰出的人物,已有20多年的时间。
4月1日,坚持了20多年时间,传播陆贾功德的陆华廷,受陆氏德高望重的岭南陆氏族谱主编陆探芳和陆氏工作顾问陆绍强之委托,从2000多年前,陆贾筑城之地(广州城西)前往位于(广州城东)天河区的广东省地方志馆大楼。与广东省地方志馆陈宏亮馆长,交谈了陆贾和陆训的功德,从古至今在岭南乃至中华大地正能量的作用与影响力!

陈馆长和该馆的杜冬生副馆长及该馆的工作人员,接待了广东陆氏的代表陆华廷和陆华廷的工作拍挡穂荣的到来。陈馆长说:我们很认真对待长期坚持传播陆贾功德及陆贾文化的传播者陆华廷到馆。已经是叮嘱地方志馆工作人员,在馆藏书籍资料中,准备好有关介绍陆贾方面的资料记载,并了解陆华廷多年从事传播陆贾功德的工作情况,希望能听听陆华廷在传播陆贾功德有什么想法。
我,坦诚地发言,在到馆前,曾经是向陆氏德高望重的岭南陆氏族谱主编陆探芳和陆氏工作顾问陆绍强请示和听取意见的。我除了建言讲述广东省或者是广州市政府部门怎么样传播陆贾功德外,转达了岭南陆氏族谱主编陆探芳所交带的介绍不为人知的岭南的民俗文化及陆训、陆丹林等名人故事,也是应该组织力量去挖掘与宣传的。我还谈了个人的一些想法,包括有公开征集“陆贾南越”为主题的诗书画印活动,编辑《陆贾南越》集;待疫情过后,举办“促成和平统一祖国的陆贾”讲座,组织就近学校学生、居民群众参加;编著《陆贾》书籍,填补至今,仍然是没有专著《陆贾》书籍的空白等。

陈馆长,代表该馆很感谢陆华廷的坦诚献言,希望有陆华廷的协助,地方志馆能够收藏老一辈文化工作者陆探芳主编的书籍作品和陆氏族谱。今后,共同策划主要体现贯通古今、综合反映所记述地域内自然、社会、人文、习俗等领域的地方志价值项目。

随后,陈馆长陪伴着我参观该馆展览。
注:陆探芳,岭南著名的编剧家。六十年代中期起,编写反映珠江三角洲的剧种。60年代中期起为珠江三角洲多个剧团编写剧本。30余年来共写有《南海英姿》、《青山红柳》等长短剧约20种及散文、文史作品一批,在岭南地区有一定影响。见上演的剧作都获得广东省剧本创作奖,计有《春华长在》、《三对恋人》、《玩具交响曲》、《胡科长下海》等,其中话剧《三对恋人》兼获首届鲁迅文艺二等奖(缺一等)。他突破传统作法,写出了有思想性、学术性与知识性内涵的《岭南陆氏族谱》(两集)书,在岭南陆氏族群中有较大影响。
作者:
陆华廷,广东省明道书院陆贾文化传播者、广州市越秀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监事长,广州市荔湾区关工委宣传工作者,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的广州市荔湾区文联文学委员,曾参加广州市中青年文学创作学习班及代表广州市荔湾区参加广州市文学创作座谈会。创作的散文、诗词等文学作品,分别被《那一片星光灿灿》文学书籍、报刋和新媒体公众号等刊登。
《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都市头条岭南作家主编:
池朝兴,作品走进社区、学校、社会、歌坛、书法、央视、国际的作家诗人;多篇作品发表或获奖于国内外书报刊杂志或网络;出版诗集《金色的希望》《金色的阳光》等。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弘扬人间真善美。
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关工委副主任,广东五星志愿者,罗援将军主持的《百面战旗红》都市头条岭南作家发布平台主编,千岛日报《中华文化》编委,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荔湾区作协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副主任、宣传媒介部主任,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