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 维
作者心语
刘后清先生创办的“中华诗影艺术大讲堂”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有声望。他邀请我来讲一讲,我想还是要扣紧“主题”,于是就选了《画意摄影、朦胧诗与题图诗创作》这么个题目,以期与广大摄影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一同探讨。
我觉得:摄影也好,写诗也好,都是一门艺术活。艺术的生生不息缘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花卉拍摄在起步阶段肯定是先要把对象拍得清晰可感,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算不得上乘的艺术作品;如今图像的后期制作软件功能强大,但若单靠后期出片,似乎已经超出了摄影的范畴。诗词创作也一样,一味地砸碎传统,肯定会偏离雅正的方向;而一味地模拟古人,则会疏远鲜活的时代;然而过分直白地诠释时代,又会沦为老干体之类的风格。因此,我觉得艺术就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创造。其中,追求真善美永远是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一起上下求索。

一、画意摄影与朦胧诗!
1﹒画意摄影起源
画意摄影流派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30年代早期终止。画意派主张摄影师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不依附传统模式。强调画面中影调、线条、平衡等美学元素的重要性超过照片的现实意义。当时,画意派很少采用类似拼贴、叠合等方式产生类似绘画的效果,而是通过直接的拍摄和采用特殊工艺的制作。如果说在19世纪时,技术门槛还是画意派的天敌;那么如今,胶片时代大师们所面对的难关几乎变得不值一提。归根结底,画意的“准入证”并不高,凡是懂得画意本义的摄影师都可以做得很好——因为目前的技术手段和辅助道具都超越了前人的想象。但事实上,关于画意摄影——不管从业者在行业中的分工如何、地位几许,对这个题材一直多有保留。但在门类如此繁多的发展道路上,针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摄影师无一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变得更美。在这样的背景下,“画意派”这个在胶片时代曾经一度辉煌,历经凋零的摄影类别,静悄悄地敲响了复苏的战鼓

2﹒画意摄影名家
黄贵权,1932年生于香港。1959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服务于香港政府公立医院,为内科专科医生,英国多家内科医学院及香港医学院院士,沙龙影友协会名誉会长,香港摄影学会会长。出版有《诗影澄怀》等摄影画册。黄贵权先生是香港老资格的沙龙摄影家,他的真正身份是医生。黄先生从影几十年,一直和另外几位海外老影人笑傲国际沙龙摄影界,是常年的沙龙奖牌得主中的佼佼者。
黄贵权摄影作品/细唔
3﹒朦胧诗起源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以舒婷、北岛、顾城、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驱者为代表。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

4﹒朦胧诗的繁荣与衰落
自七十年代末起,北岛的名字就成为”朦胧诗“运动的象征。北岛前期的代表作有:《雨夜》、《回答》、《宣告》、《红帆船》、《结局或开始》、《走向冬天》等。北岛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怀疑与否定的精神,那种毫不妥协的拒绝与超越的批判意识。对于从文革的极左路线阴影底下走出来的一代中国青年来说,北岛的诗歌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愿望。人们面对过去的历史,一时还找不到思想的起点,北岛则率先给出了他的回答。他的诗隐含着对过去的那些神化真理的大胆质疑和否定。
后期朦胧诗或文化诗萌芽于一些诗人对东方现代史诗的探求,这在早期的江河、杨炼那里就有比较自觉的意识和追求。后来标榜新传统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新古典主义诗人,前者如廖亦武、欧阳江河,后者如石光华、渠炜等,更多的则是对人类整体精神的形而上观照或者幻觉体验,力图从自身体验的角度超升到人生与宇宙精神的汇通,从而使诗歌负载起一种文化使命。

5﹒古今朦胧诗的代表作
十年之间
北 岛
在被遗忘的土地上
岁月,和马轭上的铃铛纠缠
彻夜作响,路也在摇晃
重负下的喘息改编成歌曲
被人们到处传唱
女人的项链在咒语声中
应验似的升入空中
荧光表盘淫荡地随意敲响
时间诚实得象一道生铁栅栏
除了被枯枝修剪过的风
谁也不能穿越或来往
仅仅在书上开放过的花朵
永远被幽禁,成了真理的情妇
而昨天那盏被打碎了的灯
在盲人的心中却如此辉煌
在突然睁开的眼睛里
留下凶手最后的肖像

我打江南走过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无 题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无题》的作法和一般七律不一样,它没有明显的起承转合,而是通过内在意识的转换,表现出诗意的转接,有人称之为中国诗歌的意识流。

惜秋华•动车蜀道
独孤食肉兽
连帧悬窗,向群山之罅,拉开光谱。鸟外众桥,争凌白云横步。银舱载梦航行,刮暗壁、碎成飞鼠。神姥子宫温,收藏瞬间无数。 轨匝月圆处。瞰古来庐舍,破烟岚旋舞。又姑妇,弈盲局,夜空笑语。冥冥有客同闻,遥挽我、翩然西溯。灵雨峡江轮,播灯为路。
言及“蜀道”,自然联想到诗仙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名句,而动车的开通,则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及事实,也令作者逸兴遄飞,写下这首超现实主义作品。全词以动始,以动终,并贯穿全篇。

二、题图诗审题与立意
1﹒抓住亮点审题
题睡莲
段 维
美人静卧水云天,青绿联盟叶垒栏。
莫道芳心能锁顿,腼颜红晕岂无端。

2﹒升华亮点立意
题残梅图
段 维
老干已无柱天力,新枝犹有向荣心。
可怜雨雪交相逼,两朵残余劫后吟。

三、题图诗命题与应对
1﹒领会主旋律
向日葵
段 维
终身向日不争妍,片片痴心彻底燃。
若是东方未曾醒,卿卿迷失数千年。

2﹒避免老干体
访潮州木棉花惜花期已过
段 维
满目峥嵘已去奢,虬龙犹吐一枝花。
镜头礼聘弥珍贵,合与丹心成个家。

四、题图诗构思与呈现
1﹒题图诗不是画意的精确描述
雨中樱花
段 维
阳春白雪谁堪和,细雨轻弹技未疏。
几粒珠玑枝上梦,东风误解只须臾。

2﹒选择合适的体裁来表现立意
迟 梅
段 维
玉骨冰魂星眼注,园中寂寞开无主。
何方鶗鴃踏枝来?零落胭脂千点雨。

五、图与诗的姻缘缔结
1﹒图与诗相互映衬
郁金香
段 维
翠幄清晖金玉盏,空空谁料君行远。
好同梅魄苦争春,先坐春风先耗散。

2﹒图与诗不可分割
题咏白莲
段 维
素净罗裳碧玉身,山塘野渚自清芬。
由人轻扣光环后,怎样修持本色真?

以上内容是从段维先生讲稿中节选的部分要点,正式开讲时将配合精美的PPT和精彩的解读。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