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有道者始终守住平衡》(二)
文/路路通
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顺应天道,那么就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得,有所失;不被功名迷惑,不被得失干扰;始终保持平衡,此心不动,应物而动。一辈子都能保持这种状态,就是一个有道者。
我们的人生总是一边得到,一边失去,但得与失是平衡的,没有人会一直得到,也没有人会一直失去。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也不可能永远处于低谷。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说:德不配位必遭灾,财不配位必受殃。乐极会生悲,否极会泰来。这些都讲的是平衡。
平衡,体现在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人与人之间需要平衡,人与自然之间需要平衡,人与社会之间需要平衡,包括事业与家庭、自我与他人、期望与现实等等,都需要用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平衡。
人的身体健康,也是建立在机体平衡基础上的。一个人要想身体健康,必须保持阴阳平衡。阴虚则滋阴,阳虚则养阳。

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失衡状态下生活,不是营养失衡、心理失衡、寒热失衡,就是气血失衡、酸碱失衡,这些都与阴阳失衡有关。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
中医的灵魂就是平衡论。生命的平衡需要呵护,一旦失去了平衡,就会疾病缠身。可以说,维护了阴阳的平衡,就保护了生命的健康。

见识了林林总总,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现象就是此消彼长,无论是宇宙大大小小的星体,还是人世间的万千事物,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充斥着各种力的平衡,春夏秋冬,是季节的平衡;阴晴冷暖,是天气的平衡;星转斗移,是时间的平衡。
我们可能不知道,万物为求存在而自我平衡,总会从不平衡趋向平衡,这种神奇的平衡之道是所有事物运转的根本法则。
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就是乘,就是驾驭;营就是魂,先天之性,魂动魄静,你得有本事驾驭它,这个驾驭就是抱一守中。守中就是内景不出,外景不入,存神忘思。不离即凝神,如鸡抱卵,须臾不离。这也是在讲平衡。

人有先天元精元气元神、真情真性真意,真情即元精、真性即元神。人一睁眼,元神处于蛰伏状态,识神主事。识神主事,便会有贪欲妄念,故而劳形伤神,戕生伤性。这也在强调我们要讲平衡。
张伯端《悟真篇》有诗云:“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瘁枯”。身形容貌之枯皆源于贪欲,才容易老。这是在告诫我们不尊崇平衡的结果。

何谓“久”呢?《易经》上说:“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阴阳合其道。”此之谓“久”也。这在平常人看来,真是太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但在道家有大智慧的先哲如老子、吕洞宾、张三丰,通过“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体虚合道”天才地实现,说到这里,有人会嗤之以鼻、不屑地一笑。
我们这一笑,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早看到了,他才说“不笑,不足以为道”。“井蛙应谓无龙窟,篱燕怎知有凤巢?”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没有修炼或修炼未达到一定境界所致。

正是由于我们修炼的境界不够,才造成我们的人生往往是不平衡的,但命运总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以一只巨大的手悄悄地加持着平衡的砝码,当它给我们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
这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平衡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的人生缺少平衡,就不再精彩。
由此可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平衡法则,不知道成就了多少人,也不知道打击了多少人。

命运,就是这样的起起伏伏,变化无常,就像在跷跷板上行走。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有的人健康,有的人残疾。这些不平衡的背后,总会有一个平衡的地方或方面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成功的人都知道:世间的一切都讲究一个平衡,只有平衡的,才是牢固的、恒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