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高则诚——名高明,元大戏剧家,《琵琶记》作者,南戏鼻祖。
高 母——高则诚之母。
陈儒文——高则诚之妻。
龙 妹——龙楼景之妹。
龙楼景——龙妹兄长。
高 林——高则诚的书童。
不花孛罗—— 元千户,后升万户,浙东经略使。
朱文富——原处州录事。
蔡伯喈——戏中戏《琵琶记》的人物。
赵五娘——幻觉中的人物。
元兵若干、衙役若干、明兵若干、南戏男女伶人若干、土家工商民众若干。
时间 元至正四年,1344年,高则诚年届不惑之年。
地点 浙江瑞安。
序
[主题歌:
俯仰天空青,
舟在镜中行。
瑞安才子高则诚,
不做官人做剧人。
悠悠一曲《琵琶记》,
描尽沦桑千古情。
了却心中愿,
赢得那身后名。
一、庙会
[元至正四年。
[飞云江畔,瑞安阁巷柏树村阁河,高郎桥头。
[幕后高喊:拦垟福啰——
[舞台灯光全亮,五彩缤纷,金碧辉煌
[众拥上,戏耍,歌舞,热闹非凡
[高林在人群中寻找高则诚,终于被发现,一把拉出高则诚
高 林 相公,今天是你去大都赶考的日子。夫人、少夫人在家急得
团团转,你到好,在这里做起戏文来了。
高则诚 这样的场面正好过把瘾,不急不急。
高 林 相公……
高则诚 好,好,你回去把书箱行李挑到这里来,去去。
[一束灯光中,龙家兄妹出现在高阜上
群 众 高相公 ,赶考做官去吧!
龙楼景 列位,列位,我们兄妹二人,唱鼓词为生,今天来到贵庄,
承蒙大家看得起,小妹 ,我们就把赵五娘蔡二郎唱起来吧!唱起来
吧!
高则诚 赵五娘?我正想改编这部传奇,好! 听她一段。
龙楼景 (拍警木,清清嗓子,龙楼景 ,龙妹舞)赵五娘姿容,蔡
伯喈文业, 两月夫妻,奈朝廷黄榜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考,一举
成名, 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饥荒年, 双亲俱丧,堪悲赵氏
女,剪香又去购棺木,麻裙包土筑坟墓,筑坟墓,真是。
龙 妹 (唱)大富大贵牛丞相,
施仁施义张广才。
有贞有烈赵贞女,
不忠不孝蔡伯喈。
高则诚 错也,错了也!
龙楼景 先生何出此言?
高则诚 想那蔡伯喈,本人不想离家赴考,父母强命,不得不从,本
不想做官,皇帝圣旨,不能违抗,又不得不从。牛丞相提亲,蔡伯喈
又坚辞,而丞相把他关在府内,强逼成婚,再不得不从。这三个不从
皆由这三强迫只得转变为三依从。试想,没有父母严命、皇帝圣旨、
丞相逼婚,哪里还有蔡伯喈不忠不孝?更是这牛丞相的提亲,才使得
蔡伯喈得官回不了乡,这罪魁祸首,当数这个牛丞相。什么大富大贵,
高贵者不讲公理,就是不仁不义。其实头一句就该改成不仁不义牛丞
相。
众 高相公说得好!这是为蔡伯喈翻冤!
龙楼景 高相公?莫非相公就是瑞安永嘉才子高明高则诚先生?
高则诚 才子二字不敢当,小生就是高则诚。
龙楼景 久仰!久仰!言之有理。
龙 妹 高先生说得好!哥哥 ,今后我们就照高相公改的唱吧。
龙楼景 这……小妹,可是,祖宗传下来的鼓词,我们能改吗?
龙 妹 这鼓词本来就是先生们编出来的,先生编先生改 ,按亊实唱,肯定越改越好。哦! 我知道 ,你是怕得罪那些当官的人 ,不敢唱,好! 我来唱 。(夺过哥哥手中的吉板,唱)不仁不义牛丞相呵!
[突然,传来一声怒喝:“不 准 唱!”冲上来一群恶奴,簇拥着一 个恶少——千户爷不花孛罗。
不花孛罗 不准唱,拿下了!
[众恶奴上前。
龙楼景 这位老爷,我们唱鼓词吃的四方饭,又碍你什么事,要将我们送官。
恶 奴 我们千户大人姓不花,这个不花蒙古话就是牛,你不是指桑骂鬼(槐)辱骂千户大人的祖先不仁不义吗?
众恶奴 是指桑骂槐。
不花孛罗 对我们蒙古人不敬就是犯罪, 送官府究办!
高则诚 且慢,嘿嘿, 哈哈哈哈……
不花孛罗 你是什么人? 你笑什么?
高则诚 我笑你们这群蠢货,把戏文中死人当作自己的祖宗,我问你,
不花二字蒙古话就是牛,那你们蒙古人喜欢吃牛肉,难道这就是蒙古
人自己吃自己吗?
众平民 哈 哈 哈 ……(大笑)
不花孛罗 不准笑 !不准笑!(有些气急败坏了)你 ,你究竟是什
么人?竟敢在这里取笑本千户?
高则诚 我么,行不改姓,坐不改名,高明、高则诚 。
不花孛罗 (换了一副嘴脸)哦!原来是才子高相公,多有得罪,
千户还是看得起读书人的,听戏文也是喜欢的,本千户就特邀这二位
艺人到我府上去唱几曲,让家人也开心开心。
恶 奴 (凶狠地)快收拾东西, 跟我们走。
不花孛罗 嗨!这是本千户请的戏班子,不可无礼。
高则诚 千户大人 你这不是-----
[恶奴们明请暗逼龙楼景、龙妹兄妹下,众人散去。
不花孛罗 告辞 ,告辞,高相公,留步 !留步!(下)
高 林 (挑着行李上)相公,夫人、少夫人来了!
[高母、陈儒文急急上。
高 母 儿啊。
高则诚 母亲 、娘子。
高 母 明儿,乡亲来报信,你在这里与不花千户吵起来了?
高则诚 孩儿不孝,惊动了母亲,没有事了 。
高 母 明儿呀!你为什么总是改不了你那好打抱不平的脾气,
你真让为娘担心死了。明儿
(唱)大德年,娘生儿,黎明时分,
阴霾中,一线光,送来麒麟。
七岁时,父亡故,家道中落。
操家务,督课读,育儿成人,
指望你,成大业,光宗耀祖,
指望你,展宏图,普济苍生。
儿呀儿,需牢记,前辈遗训,
莫辜负,我高家,书香门庭。
高则诚 孩儿记下了。
陈儒文 相公啊
(唱)此去大都关山遥,
旅途艰难,你要小心在意需照料。
荒村野郊少停留,
莫走小径走大道。
风餐露食多添衣,
挑灯夜读要披棉袍。
高则诚 (打断)(唱)娘子啊,你莫心焦,等我赴考回来,你用杆大称一称,我包你去时几斤回来几斤,一两一钱不会少。
[高林内喊:相公,船要开了,快上船吧!
高则诚 知道啦,母亲、孩儿拜别了。
[高则诚、高林下。
[舞台一角,亮起灯光,龙妹奔上,目送高则诚。
龙 妹 (呐呐地)好才人, 好先生……
[众恶奴上,威逼龙妹下。
[灯暗。
[一声响锣,内声 “报喜啰!瑞安高则诚高老爷,今科高中二甲进士,官拜浙西道处州府录事,即日上任,连夜查监啰!”
二、计捕
[字幕 高则诚夜审李四,案情疑团重重,次日凌晨微服上山查案
[仙都峰山道
[高则诚内唱:“翻山越岭迎晨风——”
[高则诚扮徽州客商,高林扮李四挑着一担货物上。
高则诚 (接唱)——刚上任,查案情,用计上险峰,李四案要查证
复杂错综,叫高林,扮李四,匡盗贼引蛇出洞。
高 林 老爷,前面就是仙都峰。
高则诚 (唱)经查证,李四他,是个挑夫。为什么拷打成招为劫凶。
高 林 老爷,李四死囚一案,你能为他平反昭雪吗?
高则诚 (唱)我本是,读书人,势单力穷,
只知道,舞笔墨,漫理丝桐。可是我呵!
为百姓,我也敢刀头见红,
遇强敌我已会陷阵冲锋。
将此案,查真相冤案浮水面,
老爷我有本领将强盗诓哄。
喂――(转换成徽商腔调,拿腔拿调地高喊)苏杭丝绸,永嘉刺绣,江西瓷器,宜兴紫砂,塞北皮革,四川药材……走过三江六码头,喝过绍兴热老酒,徽商足迹遍天下,财源滚滚啰!
高 林 咦?老爷,你演起戏来还把个徽州客商装得活灵活现。
高则诚 雕虫小技,雕虫小技。
高 林 (胆小)哎呀,老爷。就我们二个人,怎么对付得了强盗?
高则诚 放心,后面还有捕快衙役紧紧跟着哩。
高 林 (壮了胆)有能老爷撑腰,
我李四胆子也大了,走!
高则诚 高林你扮李四,这担子虽轻任重,虽然是砻糠稻草,你可要装出个挑得很重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人家以为你挑了一担什么贵重物品喔。
高 林 遵命。
高则诚 走啰!走啰!
[突然,“强盗”围住了高则诚和高林。
强 人 此山是我占,此路是我开,若要过山去,留下买路钱。
高 林 (怕)老爷……老爷
高则诚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竟敢在此拦路抢劫,你们是何方神圣,通报名号。
强 人 名号?哈哈……老子手中的刀就是名号,要性命的,乖乖留下货物钱财,饶你们不死。
高则诚 难道不怕王法吗?
强 人 王法?哈哈,王法管不着我们。弟兄们 ,上!
(上前抢夺货担)
众 人 是。
高则诚 哎呀,我好怕呀,哦,我平时最怕这种流血的场面,李四,
就把这些货物转送给好汉吧。
高则诚 (高喊)来呀! 拿下了!
[衙役和捕快冲上,围住蒙面强人,格斗,强人们不敌,被擒。
高则诚 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强 人 (反问)你们是什么人?
高则诚 处州录事高则诚。
强 人 (被脱去外衣,露出士兵号衣)小小一个八品录事你管不着我们。
高则诚 本官责在维护地方治安,你们拦路抢劫,已触犯律条,我岂能不管,来呀!将人犯带回处州!
众衙役 是!走!
[突然,传来一阵笑声:“哈哈哈哈!”人随音到,大踏步走上一位蒙古贵族——万户不花孛罗,躬身前行的却是前任处州录事朱文富。
不花孛罗 哈哈哈哈,高老爷!久违了,真是山不转水转,故人又见
面了。
高则诚 噢,原来是千户大人。
朱文富 高老爷,你叫错了,不花大人现在才是万户大人。
高则诚 下官高则诚,参见万户大人。
不花孛罗 免了免了,我奉调驻兵浙西,征剿土匪。怎么?我
的士兵冲犯了你?要把他们送衙门究办?
高则诚 你的这些士兵,假冒强盗,拦路抢劫,被我逮个正着,人证
物证俱全,我身为州府录事,不但要办他们的罪,还要追查他们的主
谋。
不花孛罗 (对众士兵)混帐东西, 为非作歹,给老子丢脸。 哪个
是头?(众士兵互相推诿,最后推出甲)你, 坏了我的军规,去死
吧 !(拔出佩刀)
众士兵 大人?!
不花孛罗 (略一思索,收回)高老爷 ,军有军规,犯了军法军士,
还是让我带回军营处治吧!
高则诚 万户大人,这几名军士,这一个多月来,假冒强盗,拦路抢
劫,以致处州地方不宁,商旅不行 ,还险些把李四这样的良民诬陷
抵罪。这已经不光光是军纪不严的事了,而是触犯国法、危害地方的
罪恶行为,我作为地方司法之官,有权查个水落石出,以保百
姓安宁、地方安宁。请万户大人以国法为重,允许高某行使职权。
不花孛罗 唔,高老爷说得有理,那就麻烦高老爷带回衙门讯问。高老
爷可要秉公而断,万不可因为我们是老相识而手下留情呵。
高则诚 多谢万户大人,本官定会依法处置。
强 人 大人!看在我们跟着你从军多年的份上,救救我们呀!
不花孛罗 你们的生死都在高老爷手中,高老爷审问你们,可要想想
清楚,什么该说, 什么不该说。放心去吧,你们的家小本万户会养
着。
高则诚 来呀!带回处州。
众 人 是
不花孛罗 嘿嘿,一个臭老九,真不识抬举。
朱文富 大人,这……
不花孛罗 你速去州府,叫他们立即放人。
[灯暗。
三 、辞官
[处州录事府后院。
[高则诚上。
衙 役 老爷回来了?
高则诚 你们说说,这知府大人压下这个案子,还要我立即放人,这公理何在?这公理何在呀。
衙 役 老爷!处州是不花万户说了算,能有公理吗?(摇头叹息下)
高则诚 (坐下,见桌上有酒,提过酒坛,自斟自饮,连喝三杯,渐渐平静下来。)
(唱)乌云遮月夜深沉,
狂风摇曳花木影。
鸟归林,万籁俱无声,
我心中,思绪万千不平静。
李四案,水落石出根在军营,
再深究,已遭遇,障碍层层。
恨自己,官卑小,人微权轻。
军中帅,州主官,难以抗衡,
难道说,依照上司作罢论?
难道说,装聋作哑做个朦胧人?
赴试前,也曾立大志,
秉祖训,要为民生持公正。
未料想,初入仕途就碰壁,
就这样,头破血流遭蹭蹬……
唉!(颓唐地落座,无语)
[高林端点心上,后随陈儒文,高林欲喊,陈儒文阻止。
高 林 相 公!
陈儒文 呀!
(唱)夜深露重裹寒气,
官人独坐长叹息。
却原来,甫到任就遇难题。
庆幸我,来处州正是时机。
夫妻本是同林鸟,
与官人,同迎风浪形影不离。
高 林 相公,相公, 我们回来了?
高则诚 高林,你回来了,家里怎么
样?夫人好吗?少夫人好吗?
高 林 相公,你不用问我。你看,谁来了?(让开身子)
高则诚 (一眼看见了陈儒文,喜出望外,一下子呆了)娘
子……
陈儒文 官人……
高则诚 娘子。
陈儒文 官人。
高则诚 这深更半夜,路远迢迢,我不是在做梦吧?
陈儒文 做什么梦,为妻不是站在你面前吗?
高则诚 娘子……(不知说什么好)
陈儒文 官人 ,你一定饿了。喏,不要空肚喝酒,先吃碗点心吧!
高则诚 灯盏糕,家乡小吃,我最爱的。(拿过碗就吃,噎住了,咳嗽)
高 林 相公,相公。
陈儒文 你呀你呀!(捶背)还是那个猴急的性子,又没有人抢你的,慢慢吃不成嘛!做官了,要有个稳稳重重的做官的样子。
[高则诚吃完点心,高林收碗下
陈儒文 (定定地看着高则诚)几个月不见,你瘦了,见老了,太劳累了吧,赶快歇歇。
高则诚 不!酒也喝够了,肚皮也填饱了,精神也来了,我要连夜审案。来呀!
[一衙役上。
衙 役 老爷,有何吩咐。
朱文富 高兄,高老爷,这位是……
高则诚 这是贱内。夫人,这位朱老爷,是前任处州录事。
陈儒文 朱老爷有公事,为妻回避了。(与高林下)
朱文富 高兄,万户营的士兵已被我
放了,这是知州大人的公文。
高则诚:明明是军士假扮强盗拦路抢劫,怎能说放就放,我要上呈行省,继续缉拿,究办到底。
朱文富:嘿嘿,高兄不用忙碌了,行省已有文书到来,请高老爷拆看。(递过另一封文书)
高则诚 (接过,拆看)嗬!行省调我去浙东经略使幕府,征讨方国珍?
朱文富 高兄!你可知道浙东经略使大人是谁?他就是不花孛
罗万户大人。
高则诚 (一呆)嘿嘿!我已经猜到了,朱兄背靠大树靠得好呀!恭喜你又官复原职了。
朱文富 不得已而为之不得已而为之。不过,高兄放心,这个李四,好在万户大人已调浙东,我会马上放他回家,我也不想落个昏官的名声。这件案子么,就这样一笔勾销。
高则诚 嘿嘿,这就叫“刀切豆腐两面光”,到哪里你都是好人?
朱文富 只能如此,只能如此,万户
大户即日就要西征,高兄准备准备,前去军营报到吧。告辞!
高则诚 (一把抓过桌上的两封文书,看着,双手发抖,突然,双手用力去撕行省公文……)
陈儒文 (冲上)官人,撕不得。(抢过)
高则诚 娘子,你看看,看看,我早
就说过,我不是当官的料。这个官场我兜不转,我还是喜欢文场戏场,写诗填词,唱曲作剧,多么自在,多么
潇洒,考什么进士,做什么录事,到处碰壁,一事无成一事无成哪……娘子,我们还是辞官回乡吧。
陈儒文 什么?官人,你要辞官回乡?
高则诚 对!辞官回乡。
陈儒文 (惊)你受了这么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要辞官回乡,你不顾母亲伤心?你不体谅为
妻寒窗陪读,添灯加油,冬生火炉,夏摇凉扇,为你奉菜端汤送点心的十分苦心?你……我。
高则诚 娘子!娘子,娘子,
(唱)我也是宦门之子,
我也有雄心壮志.
我也想荣宗耀祖,
我也想为民办事.
怎奈是朝代更迭,
遭际这黑暗时势。
非是我不求仕途,
实是我生不逢时。
辜负你,多年心意,
求娘子啊,体谅宽恕。
娘子,我们回家吧!
[高林急上。
高 林 大人,有一男一女深夜来
访,说有要紧事求见高老爷。
高则诚 这么晚了,还有谁来找我。
陈儒文 深夜来访,必有要事,就请来相见吧!
高 林 是,有请(下,引来访者上。原来是龙楼景和龙妹兄妹二人,龙楼景背包裹,龙妹肩背琵琶.)
龙楼景 龙楼景兄妹见过高老爷、高夫人。
高则诚 嗬,哎哟,瑞安老乡来了。请起,请起。飞云江畔,你们被不花万户抓去,现在
如何呀?
龙楼景 我们兄妹被抓进万户府,妹妹充当了乐伎,我么,因为也是个读书人,就充当了万户府的文案抄抄写写。听万户府兵士说,那天在仙都峰高老爷一身正气,为百姓伸冤,和权贵抗争,回想起飞云江畔为我们兄妹出头,心中十分钦佩。
高则诚 这是我的该管之事,请问龙
兄,深夜找我,所为何事?
龙楼景 高老爷、夫人, 大事不好了!
高则诚 (惊)出了什么事?
龙 妹 老爷 、夫人、
(唱)万户府,歌舞宴乐请贵宾,
不花挂帅征讨方国珍,
酒席间,只听主客商军情,
几次提到老爷的名。
明的是委任老爷主帅幕,
朝廷重用官职升,
实的是寻机报复留帅帐,
暗存杀机陷害贤良诡计定。
敬重老爷德才高,
敬重老爷官清正。
敬重老爷作传奇,
是我们伶人的好先生,
连夜逃出万户府,
冒死前来报凶信。
高则诚 娘子,果然不出我所料,果然不出我所料,龙家兄妹,你们连夜逃出万户府,冒死前来送信,这以后你们该如何是好?
龙楼景 高老爷放心,我们本是江湖卖艺伶人,一副鼓板一支琴,浪迹天下。我么,回平阳再组戏班子,专门排演
高老爷写的传奇。至于小妹么……
龙 妹 高老爷,你不是也打算把赵
五娘、蔡二郎编成戏文吗?我和哥哥商量过了,我想,我想跟着老爷回家,一来么,我缝补浆洗、挑水烧饭都会做,我在高家做个丫环;二来么,我也可以帮老爷唱曲演戏编传奇。万望老爷、 夫人收留我。
高则诚 这样正好,这样正好。你真是一个写作的好帮手。娘子,你看呢?
陈儒文 这……(迟疑)
高则诚 娘子……
陈儒文 龙家妹妹跟我们一起回家,互相有个照应,最好不过了。不过……龙家妹妹是我家的客人,又是有恩之人,不是丫环,应作姐妹相称吧!
高则诚 好呀,那你们就不要叫我们老爷、夫人,叫她么,姐姐,叫我么——
龙 妹 —— 先生。你是我们最敬慕的先生。
高则诚 好!好!这个称呼好。我正要把我的一肚子话写进戏文,让赵五娘、蔡百喈来替我诉说内心的愤懑,这本戏文的名字么——(看着龙妹背的琵琶凝思),就叫《琵琶记》。
龙楼景、龙妹(合)
好,这个戏名取得好。
高则诚 来, 我们一拍即合。
龙楼景 让戏上舞台,和瑞安百姓见面。
龙 妹 好!击掌为誓。
陈儒文 还有我呢。(四人击掌)
高则诚 高林,高林。(高林上)快整理行装,我们要回家了。
高 林 怎么,刚回来又要回去了?不做官了?官府追究下来又不受制于人了 。
高则诚 这------,那就先羁旅他乡,对,先隐居为妙。
[灯暗。
四、写书
[一年后。
[瑞安阁巷镇柏树村高家书房。
[高则诚摊开厚厚的稿纸沉思,在纸上奋笔疾书,写下《琵琶记》三个大字。
主题歌 俯仰天空青,
舟在镜中行。
瑞安才子高则诚,
不做官人做剧人。
悠悠一曲《琵琶记》,
描尽沦桑千古情。
了却心中愿,
赢得那身后名。
[高林捧茶上,龙妹跟上。
龙 妹 高小弟, 以后为先生递茶奉汤的事,交给我吧。(拿过茶盘)
[陈儒文上。
陈儒文 龙妹,这递汤奉茶应该是为姐的份内事,还是由我来吧。
龙 妹 姐姐不要见外,小妹家道贫寒自幼吃苦,什么粗活我都做过,从今以后,这服侍先生的事我包了。
高 林 (旁白)好了,客人不做情
愿做丫环,看来我要失业了。
龙 妹 高小弟,你的两只脚跑得快,以后先生每写一折戏,你就快跑送去平阳给我哥哥,让他排练,这样一边写一边排练,琵琶记就能边写边排,很快就能上演了。姐姐,你说呢?
陈儒文 好,好。你呀,真像个开酒店的孙二娘,说起话来清脆利索,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办起事来干净利落,正合我相公的脾胃。
龙 妹 姐姐,你这是夸我呢还是骂
我呀?
高 林 龙姐姐,《琵琶记》里给我个角色演演吧。
龙 妹 好啊!你就演个插科打浑吧。
高 林 好,好。(下)
[突然,高则诚把笔一摔,立起身来,高声吟唱起自己刚才写的剧中唱词。
高则诚 (吟唱)有贞有烈赵贞女,
施仁施义张广才。
不仁不义牛丞相,
陈儒文 不可不可,官人,这牛丞相虽然逼婚,害得蔡中郎回不
了家,但怎么能说他不仁不义,他也是为了给皇帝女儿寻一个好女婿呀!
龙 妹 姐姐差矣!牛丞相明知蔡中郎家中有妻,却硬是要把他招赘在府,还不准他回家探亲。高中皇榜、衣锦还乡是读书人的常理,这都被牛丞相生生地剥夺了,这牛丞相的确是太不仁义,太可恶了。
高则诚 龙妹所言极是,当年我们为避官方追寻隐居宁波栎社沈氏楼在烛光堂撰写初稿时龙妹也曾谈到此亊,很有见地啊。
陈儒文 (有些不快)官人,我知道这牛丞相逼婚的确是蔡家 悲剧的根源,不过,台上唱不仁不义牛丞相,那些类似不花孛罗的蒙古人又要来砸场子了,我看还是改“大富大贵牛丞相”吧。
高则诚 不好不好,哎呀,这不是我的本意。(略思)对,用一个“极”字,(继续吟唱)极富极贵牛丞相,全忠全孝蔡伯喈……“极富极贵”。这“极”字么,有两种含意:常言说“物极必反”,事不可做极;还有一种意思是极做,那就是“穷凶极恶”了。对,用个“极”字,这才是我的意思了。
龙 妹 改得好,先生真不愧是瑞安才子。这样既说出了我们意思,不花他们也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
陈儒文 不过,还有这个蔡伯喈,他停妻再娶,抛弃父母、抛弃糟糠, 这样的人,十足的不忠不孝,怎么还能说他全忠全孝?(喉咙响起来了)
高则诚 娘子,你休要气急,听我道来。
(唱)读书人,孔孟之道深入骨髄,
仁义六艺是根本。
蔡中郎,明明是位大学者,
莫名其妙成了大罪人。
为什么,民间传说谬误千里?
这其中的原因不说也分明,
我为他,平反昭雪,
我为他,去伪存真。
这时刻读书人变成臭老九,
难道说,我们岂能自染污秽毀清名?
龙 妹 (唱)一番话说得我迸发激情,
先生骨气令人敬。
龙妹有幸遇先生,
终生的导师我跟定。
高则诚 来,你们再听我说说这段剧情细节……
[三人凑在一起商谈。
高 母 (唱)明儿辞官回故里,
数日蛰居门扉闭。
体谅他,仕途挫折心意灰,
担心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到厨下,炖一碗,绿豆小米莲子羹,
清火固神补身体。(推
门进来)
明儿,儒文,你们在做什么?
高则诚 (一惊)母亲来了。(高则诚急忙收拾桌上稿纸)
陈儒文 (急迎上前,端过食盘)母亲,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高 母 我为明儿做碗莲子羹。
高则诚 莲子羹,谢母亲。龙妹,来,见过母亲。
龙 妹 (上前)龙妹见过夫人,愿
夫人福寿绵绵健康长寿。
高 母 姑娘好一张巧嘴,免礼免礼。
龙 妹 谢夫人。
高 母 明儿,这位姑娘是谁?
高则诚 这位姑娘名叫龙妹,就是在处州连夜报信告诉我不花万户要害我性命的恩人。
高 母 多谢姑娘。不知姑娘哪里人氏?家中还有何人?
陈儒文 婆婆,龙妹家住平阳,是个伶人,家里父母双亡,跟着哥哥四海漂流跑码头的。
高 母 是个戏子?(脸色不
好看了,转而缓和)龙姑娘,大恩不言谢,处州路遥,瑞安平阳犹如近邻,容我们宽待几日后,送你回到平阳吧。明儿!
高则诚 孩儿遵命。
龙 妹 夫人……
高则诚 高林,高林(高林上)你领龙姑娘回房歇息去吧 。(对龙妹)(耳语)
高 林 晓得啦。(偕龙妹下)
高 母 (走进书桌)明儿,这几天你在读什么书?(翻弄桌上书稿,突然看见剧稿)琵琶记?明儿,你在作剧?你在
写戏文?
(对陈儒文)明儿, 你辞官回家我不怪你 ,是否瞒着我为写这乱七八糟的东西而弃官?你不体谅为娘的良苦,忘了高家祖训。儒文啊儒文,你怎么不管管你这个不争气的丈夫。
高则诚 母亲,跟你实说,其实孩儿这几年一直在宁波鄞县瑞光楼编写赵五娘的戏文,现在回家了更好把这本戏文写好上演,既然不做朝廷小官,我也可以当 个“梨园才人”。
高 母 你呀你呀!总是不务正业,专心这些下九流的行当,还说做个“梨园才人”, 还把戏子留在家中,你,你气死为娘了。(坐)
陈儒文 母亲……(上前为母亲按摩消气)
高则诚 母亲,你消消气,待孩儿讲个故事给你听听。
高 母 谁要听你讲故事?我要听你讲四书五经。
高则诚 母亲,孩儿小的时候,母亲不是也常讲故事给孩儿听的吗?还要孩儿记住,学着讲,母亲听得不是哈哈大笑?如今孩儿长大了,讲个故事给母亲听听,母亲怎么就不要听了,是不是孩儿讲的故事不好听呀?那孩儿一定好好讲,让母亲听了满意……
高 母 好,好,你讲你讲。
高则诚 (清清嗓子)嗯哼……(拿起一块镇纸,当作惊堂木,重重一拍)话说蔡伯喈上京赴考,六年不归,了无音讯。陈留郡三年大旱,颗粒无 收。可怜蔡家俩老,饥寒交
迫,重病染身,眼睁睁看着门口的大路,嘴里唸着二郎的小名,两眼不闭,一口气却跌下,双双归天去了。可怜赵五娘身无一文钱,家无一粒米,首饰衣衫早已当尽卖光了,哪来的铜钱为公婆成殓筑坟……只得剪下头上的青丝,换了两张芦席,包裹了公婆,停放在家,却是无力下葬……
高 母 这叫赵五娘怎么办?怎么办呢?
[霎时,风紧云暗,山雨欲来。
赵五娘 公公、婆婆。
[赵五娘(龙妹扮)内唱:松涛吼,荒草乱,朔风悲怆――(上)
赵五娘 公公!婆婆――(跪拜)
(唱)撇却我,苦命的媳妇,形单影只,更受凄凉!
生前未享一点福,
死后未受一柱香。
媳妇我,新婚两月就夫妻离。
落了个,有名无实守空房。
恨儿夫,他六年不归无音讯,
莫非他,抛弃了妻房忘却了爹娘?
临别的话儿犹在耳。
莫非他,违背了诺言丧尽了天良?
不会的,
他孝顺体贴宅心厚,
他读书明理见识长。
媳妇我,跋山涉水把蔡郎寻,
寻他来,到坟前认罪唤爹娘!
[天色更暗了,响起了隆隆雷声。
天昏地暗山风紧,
天边响起滚雷声。
眼看大雨要倾盆下,
怎能让,公婆的身体任雨淋。
眼望四周无人影,
谁帮我挖土搬泥叠成坟?
罢,罢,罢!
双手挖土裙包土,
拼性命,我也要把坟筑成!
[解下麻裙,双手挖土,麻裙包土,一趟又一趟地挖土包土倒土,越挖越快……最后,双手疼痛无比,停了下来。举起双手一看,鲜血淋淋……
[一声炸雷。
龙 妹 蔡伯喈,你在哪里呀,你在哪里呀。
高 母 五娘――(一跃而起,冲上前去,捧住五娘双手,掏出袖中汗巾,为五娘包扎)儒文!快拔把药来!明儿,快去拿锄头铁耙,把高林叫来,我们一起为五娘的公婆修好坟墓。五娘,不要急不要急,我们大家帮你,大家帮你……
高则诚 母亲,这是演戏,又不是真
的,她是龙姑娘呀!
高 母 龙姑娘?不是赵五娘?
龙 妹 老夫人,是我,我是龙妹,我扮的赵五娘,在演高先生编的戏文。
高 母 好,好!演得真好,真好!(为龙妹披上外衣)
高则诚 母亲,那孩儿把赵五娘有贞有烈的故事写成戏文,搬上舞台,母亲也喜欢啰?
高 母 (语塞)我……我从小就爱看戏。
高则诚 母亲,让龙姑娘在家里帮助我编戏文,我编她演,演给母亲看,母亲也喜欢啰?
高 母 这……好你个小猢狲,原来讲了这么个故事,演了这段戏文,为的是引出我的话头,让我允许你写戏文剧本、留住龙姑娘……
高则诚 母亲……
龙 妹 夫人……
陈儒文:婆婆……
高 母 好,好……我不------。
高则诚 母亲?!
高 母 好,好……我不阻拦。
高则诚 (大喜)谢母亲!(捧起碗就吃)
[灯暗。
五、吃糠
[高家书房,孤灯,窗外月色朦胧,树影婆娑,高则诚埋头修改剧作。
[凄哀的琵琶乐声起,光圈中,李四高叫冤枉,忽而又转换为赵五娘祝发买葬……
赵五娘 (唱)卖头发——卖头发
买的休论价,
念我受饥荒,
丈夫出门不回家,
哪堪公婆连丧。
没奈何,没奈何,只得剪头发,
卖了钱,卖了钱,把公婆埋葬……
[突然传来一声怒喝;“穷婆子,滚开!”出现不花孛罗骄横的身影,抡起皮鞭向赵五娘抽去……激越的琵琶乐声嘎然而止。书案上双烛交合。
[高则诚停笔凝思。
高则诚 (唱)琵琶声声话沧桑,
双烛交合泪悲怆。
都说是,五娘吃糠孝心重,
谁取米粒留下糠。
一贵一贱分兩处,
叫五娘,吃糠充饥苦难当。
这世道,昏庸无道天下乱,
灾荒年,害死我的爹和娘。
素笺儿,溅满的都是五娘的泪,
声泪下,叫一个弱女子孤苦难挡。
糠咽公婆糠作孽,
怨气冲天哭断肠。
这吃糠的滋味怎么样?
苦思冥想也费思量……
(起身,踱步,写写撕撕……焦虑。)咳!这糟糠之味,必要亲自尝。高林高林!
[高林上。
高 林 相公,什么事?
高则诚 高林,去,寻碗糠来。
高 林 相公,你又不养鸡、不喂猪,要糠做什么?我们家也没有糠。
高则诚 你就不能想想办法,去村里养鸡喂猪的人家去讨一碗来。
高 林 嗳。(疑惑地下)
[龙妹端茶上。
龙 妺 (唱)先生辛劳编戏文,
殚思竭虑费精神。
龙妹我,看在眼里痛在心,
我只有,我只有奉汤送茶勤照应。(进门)
先生,好歇歇了,喝口热茶解解乏。
高则诚 (正在手舞足蹈地模拟剧中人动作,全然不知龙妹进来)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难宽解的愁绪,骨崖崖难扶持的病身,战兢兢难捱过的时和岁……(不小心碰翻了龙妹端着的茶盘,茶水泼了一身)啊呀呀……
龙 妹 先生,龙妹这厢赔礼了!
高则诚 不怪不怪……
[高林上。
高 林 相公,糠来了!(把糠碗放桌上,下)
高则诚 糠来了。
龙 妹 什么?糠?先生,你要糠做什么?
高则诚 唉!赵五娘吃糠这折戏,我写了又撕撕了又写,总是写不出赵五娘那吃糠的苦楚,就叫高林去邻家讨些糠来,我也尝尝这吃糠的滋味。
龙 妹 先生,这糠么又粗又苦,怎能吃得?
高则诚 赵五娘吃得,我也吃得。
龙 妹 先生,既然你一定要试试吃糠的滋味,还是让我来吃吧,我把这吃糠的滋味告诉你。(抢过糠碗)
高则诚 不成不成,别人吃和我自己吃,感受大不相同,还是我自己吃吧。(抢夺糠碗)
高则诚 (哈欠)龙妹……
龙 妹 先生……
高则诚 (抢上一步,抢住龙妹)龙妹,龙妹,你醒醒你醒醒…(为其揉胸、捶背、探气息、掐人中,手忙脚乱,最后,索性低下头去,嘴对嘴地为龙妹补气)
[陈儒文上,进门,突然见此一幕,一阵头晕,掩面急下。
[龙妹渐渐缓过气来。
龙 妹 先生,这吃糠的滋味我尝过了,真是又苦又粗又涩,吃得不好,要噎死的呀!
高则诚 你刚才就差点噎死送了命了。
龙 妹 先生现在可以写赵五娘吃糠了。
高则诚 你这个傻小妹呵!
[高母、陈儒文上。
高则诚 母亲来了。
龙 妹 龙妹见过夫人。
高 母 龙姑娘,你离家已经日久了,也该回家看看你兄长了。喏,这是纹银五十两,这是老身答谢你通风报信,使我儿免遭祸害的恩德。你今天就起程回平阳吧。
龙 妹 夫人……
高则诚 母亲,不是说好的,让龙妹住在我家了吗?
高 母 哼!我可不愿让人家兄妹分离。明儿,天下没有不散的
筵席,你应该让龙姑娘回家啦!
高则诚 母亲。
龙 妹 夫人,龙妹谢过老夫人这些日子来的款待,先生,龙妹拜别了!(下)
高则诚 龙妹!
陈儒文 相公,这碗糠?刚才你们……?
高则诚 刚才你来过?你呀你呀!我写赵五娘吃糠这一折戏,想尝尝吃糠的滋味,是龙妹替我吃糠,差点噎死。可你,唉!
陈儒文 原来是这样,那你还呆着做什么?还不快追她回来。
高则诚 对,龙妹,龙妹……
[灯暗。
六、首演
[元至正十八年。幕前,几个南戏伶人,化装成《琵琶记》中的生旦净末丑各人物,肩扛戏牌,上写《全本琵琶记》,敲锣打鼓,招徕观众,过场。
[灯亮,瑞安柏树村,大柳树下,临时搭起一个戏台,《琵琶记》在这首演。
[一个伶人扮副末上。
高 林 乡亲们 ,乡亲们!今朝瑞安柏树村要做戏文啦,由角儿龙妹,龙楼景兄妹俩扮演的赵五娘和蔡伯喈,全本《琵琶记》上演了,戏文好看得很呐!快来看戏啦!快来看戏啦!
[牛府书房,窗外西风萧索,室内温暖如春。琵琶声起。
[赵五娘(龙妹饰)弹着琵琶。
[蔡伯喈(龙楼景饰)内喊:“五娘在哪里?五娘在哪里?”急上,赵五娘起立,转身面壁。
蔡伯喈 (不禁呆住了)你……?你是赵五娘?你是娘子……
(唱)短发菜面眉紧锁,
风尘仆仆衣衫破。
哪里是,我新婚燕尔的姣姣妻,
分明是,穷途末路的一乞婆。
莫非是家中遭变故?
见此情,不由我万分凄楚。
娘子 ——
赵五娘 (转身)相公——你应该先来拜见爹娘吧 !
[霎时,从天幕降下一轴画,画上是蔡父蔡母,骨瘦如柴,形容枯槁,拄杖而立,倚门眺望。
蔡伯喈 看!(惊呆)这是我爹我娘?
赵五娘 你仔细看来。
蔡伯喈 (唱)看容貌,依稀是梦中
常见的父与母,
为什么,衣衫破损,形容枯槁,
真似那灯尽油干将赴黄泉路。
莫非你,侍奉公婆有差错?
爹娘现在在哪里?
你为什么离开爹娘到京都来?
你说呀,说呀!
赵五娘 (唱)公婆俩, 盼儿不归,双双亡故!
蔡伯喈 (跪扑)爹爹!母亲!
赵五娘 相公!
(唱)那一年,五娘初嫁做新人,
与相公,新婚二月就离分。
相公上京求功名,
五娘在家奉双亲。
家有薄田可糊口,
俩老待我如亲生。
只盼着,相公蟾宫折桂枝,
荣宗耀祖改换门庭。
几年来,俩老思儿心切切,
为妻盼夫情殷殷。
饭桌上,每餐多放一双筷,
婆婆说,一家团聚乐天伦。
夜来时,门口挂盏避风灯,
公公说,照亮远行的夜归人。
哪知道,天道不与人方便。
大旱三年陈留郡。
赤地千里 ,百草凋零,
颗粒无收 ,仓底刮净。
风烛残时,公公叫我搀扶他
起床,
拄着拄杖来到大门口……
(唱) 颤抖抖 ,倚门向北望……
呐呐叫着相公的名。
二郎二郎我的儿呀!
为什么,一别成了陌生人,
你,你,你——是死是活,是高中是落第,
你总该 ,给爹娘报个信。
你,你,你——你这个不孝的儿子丧良心!
蔡伯喈:(痛心至极,摔帽,甩发,捶胸顿足)爹爹!母亲!娘……
(唱)千错万错是儿的错,
儿不该,贪图富贵恋红尘,
千悔万悔悔不尽,
悔不该,俯首听从这三不
准。
三不准,抹煞了我读书人的本性,
三不准,勾掉了我爹娘的命!
三不准,耽误了娘子的好青春,
三不准,害得娘子祝发埋亲、刨土筑坟,
身背琵琶、千里乞讨,受尽
了艰辛。
娘子,这是爹爹的拄杖?
赵五娘 正是,它陪伴公公一生,是它又陪伴为妻一路来京。
蔡伯喈 娘子, 你就替父亲母亲责打我这个不孝儿子吧!(跪地受罚)娘子!这柱杖就是父亲母亲,你要打得重、 打得狠,这是我罪有应得。
赵五娘 (狠下心来,举杖)蔡伯喈,这第一棒是代公公打的。(打)这第二棒是代婆婆打的。(打)这第三棒么……
蔡伯喈 娘子 ,是小生负了你,你
狠狠地打吧!
赵五娘 你要辞官, 皇帝不准,我又不能打皇帝;你要辞婚、 牛丞相不准,我又不能打丞
相。想起这六年的苦楚,我是要打你,可你又是我的夫君,我不忍心 ,我……咳!(猛地举起拄杖)
蔡伯喈 娘子!你打吧
[突然,传来一声喊:“不要打了,”高母急上,护住蔡伯喈,陈儒文随上,观众噪动。
高 母 五娘 ,不要打了,这不是蔡伯喈的错 !
陈儒文 婆婆,你又来了,
高则诚 母亲,这是演戏,不是真的。
高 母 咳, 我身入其境,又把戏文当真了。(向龙妹)继续
演戏, 演戏!
[众不动。
陈儒文 婆婆,戏演完了!
高 母 演完了?
龙 妹 老夫人,全本琵琶记演出到此结束。
[众拥高则诚上。
[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夹伴着欢呼声:高先生 !高则诚!……
[音乐大作,灯光大亮,天幕上出现
“南戏鼻祖”四个大字,闪闪发光。
[主题歌起:
俯仰天空青,
舟在镜中行。
瑞安才子高则诚,
不做官人做剧人。
悠悠一出《琵琶记》,
描尽沧桑千古情。
了却心中愿,
赢得那身后名。
[龙妹奔上,向高则诚献花。一群姑娘、一组演员(脸谱)和一组赵五娘共同献花、献舞。
[空中撒下飘飘洒洒的彩带、彩絮,全场生光。
[众簇拥高则诚向观众致谢。掌声四起。
【剧终。
2009年5月编剧: 金 耘 黄良成
2010-7-1 第2稿:黄良成改于北京,
2014-4-2 第3稿:黄良成改于温州
2014-10-12 第4稿 :黄良成第三届中国越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