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福生(网名乘风破浪)原第二炮兵(现火箭军)退伍军人
创作素材源于出生和生长在九台营城煤矿。
营城煤矿是一座百年老矿,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煤矿的辉煌和鼎盛时期,年生产原煤100多万吨,有矿井十座,有职工和家属八万余人,有子弟中小学十五所。当年的营城煤矿属于计划单列企业。矿区的规模在那个年代属于非常宏伟的,比当时的九台县规模大的多,行政级别上也要比九台高。今非昔比,百年老矿资源逐渐衰竭,最后于2002年改制走破产程序。破产后整个矿搬移,最后落得今天的满目苍痍,杂草蒿荒的景象。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营城煤矿的后代,看到家乡的这般模样,心中五味杂陈,写下了这首怀念故乡的小诗,以示纪念。
赵庆丰,吉林长春人,从小热爱文艺,利用工作之余活动在基层百姓之间,并掌握了多种乐器技能,如小号,架子鼓,快板等,并自编自演了小品《赤卫队新编》《穷途末路》,舞台滑稽剧《忐忑》和架子鼓演奏《马兰花》等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而且在省群体诗歌朗诵会上由自己创作的配乐诗《让激情永驻时空》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由于自身的悟性在群众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