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即兴》
作者:李华(唐代)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华,此人擅长写散文,与颜真卿、萧颖士等文人一起开启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先河。这首七绝描写春景,但却是一首饱含深情的作品。
绝美的风景。宜阳城的风景绝美,这里有女几山风景区,唐朝在这里设立连昌宫,而且唐玄宗还留下了“鸣流走响韵,含笑树头花”的诗句,也引得无数游人参观。
诗人李华在此路过,他的眼中也是绝美的春景,有茂密的野草,有潺潺的流水,有繁花似锦的春景,尤其是在山间的小路上漫步,山花烂漫、鸟语婉转,令人陶醉。
即使今天,宜阳城也是著名的旅游盛地,来这里游玩的人,不仅可以游览瞻仰唐代诗人李贺的故里,而且唐代时期的女几山上,如今山果杂集,春华秋实,以其风物特色享有盛名。
寂寞的环境。这首诗句句描写景色,但那种转折的语句让人感觉寂寞。首先第一句的草萋萋,形容荒草茂盛。大片肥沃的土地应该是很好的耕田,作者看到的却是荒凉。
第二句描写连昌河的涧水,初读似乎是涧水自然流淌,东流西淌,无拘无束,然而在春日耕种时节,农民需要利用涧水灌溉农田,而作者看到的却是一片冷冷清清。
接下来作者感受到的更是寂寞的环境,那满树的鲜花没有人来观赏,任由花朵随风零落,而走在山间小路上,虽有芳草茂盛,山花飘香的美景,却毫无人气,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声。
凄凉的心境。读到此处,读者自然就开始疑惑,为何绝美的风景无人欣赏?作者在这首诗中想表达什么样的心境?了解了写作背景,顿时会恍然大悟,作者此刻的心情除了寂寞还有凄凉。
作者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战乱期间这个城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烟稀少,景物荒凉,即使在农忙的春耕季节,也见不到太平盛世期间的农耕繁忙场景。
作者本人也是战乱的受害者,他是一位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本想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却在战乱中被迫担任伪职,之后被贬,此刻,他的心情除了凄凉还是凄凉。
文人的经历是时代的缩影,文人的作品描绘了一座城市当时的状况,他们的作品为揭开一座城市古老的秘密提供了直接的线索。阅读李华的这首唐诗,读者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也穿越到了一千年前,看到的是行吟的诗人,也看到了一座城市在唐代时期的样子。
唐诗是神秘的图谱,其中有一座城市的山水风貌、风土人情,也有关于这座城市的爱恨情仇。就像李华的这首诗,每一句都在写宜阳城的风景,每一句都在写荒凉,而美景和荒凉之后,描写的则是安史之乱之后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当然还有诗人对时局深沉的叹惋。句句写景,句句动情。
李华的诗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诗情画意犹在,春暖花开今又是,换了人间。历史的脚步来到了2022年的4月……
正是:
《四月你好》
鲜花遍野绿满山
碧水涌波春拍岸。
梨花含露燕归来
子规声里雨如烟。
松花酿酒,
春水煎茶;
让生命若水,
静静流淌一泓清澈。
无论走过多少坎坷,
有懂得的日子,
便会有花,
有蝶,
有阳光。
人生,
就是磨难在枝头上,
被晾晒成了坚强。
选择该选择的,
该珍惜的珍惜,
遗忘该遗忘的。
自信四月风光馨,
世事深浅在个人。
芳菲落尽绿犹在,
春梦醒来惆怅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