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九六九年应征入伍的,曾担负过保家卫国的重任。当年二月二十八日走进军营,第二天三月一日进入紧张的新兵营集中训练。三月二日就爆发了中苏珍宝岛战争,我团是战备值班部队,为应对突发战争,准备打仗,部队停止了新兵营集训,直接把新兵分配入连队,边训练边紧张备战,随时准备拉上前线。但最终没能拉上前线参加战斗。
几年的军旅生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部队锤炼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九七四年我退伍回家务农,倍加关注当过兵的战友,我认为不论入伍早晚,凡走进军营,度过军旅生涯的都是战友。
我很羡慕参加过战斗的战友。也敬佩他们,爱听他们讲战斗故事,他们都是共和国的骄子,民族的脊梁。我们村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有人参加。有烈士,有伤残军人,也有复转军人,但大多已仙逝。
最近我调查了我村——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十九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退伍军人的情况,冒昧公布于后:
1976年入伍,原13军37师战士3人。
刘万魁,原13军37师111团1营1炮连。
董建国,原13军37师111团2营6连,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
李治民,原13军37师111团2营2炮连。
1977年入伍,原20军58师战士2人。
张新治,原20军58师炮团指挥连。
马茂闯,原20军58师炮团指挥连(已故)
1978年入伍,原13军39师战士2人。
杨世民,原13军39师115团2营6连,荣立三等战功。
马治乐,原13军39师115团2营5连。
1979年入伍,原43军战士12人。
董金豹,原43军129师385团特务连,荣立三等战功。
王治国,原43军129师385团3营机枪连,荣立三等战功。
吴宝春,原43军129师385团高机连,荣立三等战功。
王新治,原43军129师385团1营2连,伤残军人。
韩根友,原43军129师385团1营炮连,在故县乡故乡村入伍。
张白治,原名原43军129师385团三营七连,连队荣立集体三等战功。在东宋乡方里村入伍。
知青入伍6人
王三林(王明伟),原43军129师385团三营机枪连。荣立三等战功。出席军表彰会。
张占青,原43军129师385团高机连。
程建军,原43军129师385团高机连。
王春生,原43军129师385团三营八连。
梁治国,原43军129师385团三营八连。
吴荣耀,原43军129师385团八二炮连。
这是他们人生中引以为荣的光辉片段,可歌可颂。在我心里他们都是英雄,致敬英烈!致敬所有参战的英雄!同战友交流能勾起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难忘绿色军营的日日夜夜,难忘关心我们成长的首长,并肩战斗的战友。残酷的战斗场面使他们经受了战争的洗礼,锤炼了他们保卫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爱党爱人民的赤胆忠心。
致敬部队!致敬军旅!致敬战友!无数的战友曾用血肉之躯,构筑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的伟业永驻史册!
为国征战无尚荣光,他们都是把青春献给祖国的人,都是最可爱的人!
作者简介:马生彩,生于1948年,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一组人,1969年参加山东曲阜防山炮兵部队,1974年退伍后历任村干部,2015年出版文史资料《在礼百年》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