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 头 纸
段广亭/甘肃
每年的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上坟去祭祀祖先,献牲奠酒焚化纸钱,这已是几百年的传统习俗。

清明这天在上坟祭祀之前,先要查看先祖的坟冢上是否有苍鼠打的洞,如果有洞,就先撒上一些中药渣子,再撒一些切碎的小食品块,之后从离坟冢较远的不同四个方向取来四方土补塞坟上的洞穴。最后清理坟冢上的杂草,绕坟三圈(男左女石)踏青后,再进行祭祀活动。在祭祀之前,一般都要让参加祭祀的晚辈拿上一张纸,上到坟冢顶上用土块压住,这时便所有的祭祀者都跪在坟前奠酒,上香,撒食,然后焚化纸钱,叩首,作揖,思念。这些,在北方的大部分地方习俗基本一样,但在南方有些不相同处。
在北方的部分地区清明祭祀祖先时坟冢上压纸叫坟头纸,坟头纸有两种传说,一是对先祖的温馨提醒,因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由于多种原因忘了或不知道这天是寒食节,坟头纸提醒他们尽快来格来尝,取走祭祀品和纸钱。这一说是否有灵感实难证实,但表明了故人的后人的大孝尽责之心。另一说是坟头纸让晚辈去压,告诉人们这些坟冢是有主人的,而且人丁很旺。让晚辈上坟冢顶压纸,是展示故人在那边知道自己家族的后代人丁兴旺,一代更比一代攀高向上,先祖们都乐意为后代们的登高作人梯,送上吉祥顺畅。

坟头纸在西北的东部和中原北部比较普遍,一般用的是白纸或黄纸。坟头纸在去世之人没有过三年的坟冢上是不能压的,这是因为三年之内亡故的人灵魂还没有完全离家,有一半生息还在人间。


(作者简介)段广亭,甘肃省镇原县人,曾任乡村干部,后在杂志社为记者,记者站任职多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近万篇,文章朴实无华,接近地气,很受读者品味。《定远文学》编委、特约作家,《祁连文学》特约作家,现因病蜗居在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