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疫情,和流动的雪人(外六首)
文/静 川
一场严重的疫情,检验了
城市的管控能力
和应急措施
一场严重的疫情,更是一次
大浪淘沙的过程
对所有人的体质、阅历、认知、人性
良知、勇气、道德、灵魂
理想和价值观……
是一场筛选
大街上这么长时间的萧瑟
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把病毒,一次一次地
从这座城市里——
逼出
洁白的街道上
一个流动的雪人
率先找回昨天的路
小区的大门口
核酸检测点……
还有很多我看不见的地方
都有他们的身影
楼下的长队很长
小区里的雪人越来越多
他们都是
一线的工作者
虽然我看不见
他们的性别和年龄
但一件防护服
是藏不住他们的帅气
和美丽
被棉签擦过的喉咙
依然坚守昨天的绿码
天空的阳光并不温暖
雪人还在不停的忙碌
我真希望明天的微信群里
不再收到
核酸检测的消息
二十多天的自信二十多天的煎熬
真想到小区的外面
触摸一下,那很久没有触摸的天空
让云端里的雨
全部落到我的身上
清明,已越来越近
时隔多年,我不需要
流着眼泪怀念父母
能让我翻出记忆的泪水
都是我小时候的磕磕碰碰
时间的闹钟即使停下
时间也会在我活着的日子里
悄悄赶路
在我面前的阴阳永隔
其实就是一捧黄土或黑土
让我终生守着诚实——
爱着你们
清明,它只是一个季节、一条河流
我低下头才能看到一种流动
那是我们祖传的
血脉
爱着你,我的父亲、母亲
我怕今年的清明
一直有病毒
封堵城乡的路口
春天的事故
疫情,只是让我禁足
却让城市的管理者
纷纷落马
劳动力的手,都在屋里闲着
无所事事的想法和委屈
越来越多
有人看到不是劳动力的手
成为了逆行者
他们站在真正逆行者身边、街道或小区门口
摆拍他们自己
假意送菜的风景
疫情之后的愧疚
我的愧疚,来自广袤的深处
眼睁睁地目睹了
盆景植被的枯死
吸水石下,一群草鱼
集体变成了干尸
牛羊沉默
仿佛它们还在啃食
这陆地上永恒不变的仪规
桥底下的卵石
被死去的青苔抱紧
它们的样子
骗出我很多泪水
全民,都是战士
一座美丽的城市
又被怒放的病灶
和含苞的炎症
封堵
生活,摘不下口罩
吉林,又穿上了防护服
几年的冠状梦魇已经熟于人心
病毒,并不可怕
恐慌,甚于疫情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
唯有拿出良知和信任
方能遏制,防不胜防的
无知和病变
攻克时疾,吉林
已经成为前沿战场
全民,都是战士
我们每一天,都要服从
管控人员的
命令
禁足者
面对严峻疫情
我惭愧于自己是个禁足者
不安于心的内疚
是我没有资格
穿上防护服
我可以让手机替我值班
盯住小区群里的消息
不漏一次核酸检测
这是大灾之年
禁足者也要学会藏起自己的脾气
和暴躁的个性
灾难时候记录下来的美与丑
一定会脱颖一座城市
或抽打一座城市的脸
即使你冲动之后有了平静和悔意
你还得面对别人的委屈
鞠躬道歉
假如明天我不被禁足
人活着,不过是一次浮生,无所惧
所以我一直就像
透明的玻璃
这样,你才敢前来
与我说话。面对你
有人说我就像个傻子
假如明天我不被禁足
我会带上酒、煮肉,或是土豆
钻进远处的树林
我的世界没有隐喻
我要喝光所有的酒
挖出身边所有的花
你可以把我当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清明的雨很凉
我想让雨淋湿
昨天留给我的忧伤
2022.4.7.

作者简介:静川,本名于江龙。现代浪漫主义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网络诗歌学会首届理事,吉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吉林省作协会员,吉林市作协理事、副秘书长,吉林市诗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昌邑区作协首任主席。有作品刊发《诗刊》《诗选刊》《星星》诗刊《芒种》《绿风》《兵团日报》《吉林日报》《岁月》《知音》等。
责任编辑:雪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