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庚子之春琐记
文/都乖堂
江河归海,山岳纳日,不曾眷恋奢望柳绿花红的粉墨喧闹,庚子之春就在一场接一场的雨雪交加和沙尘掩盖下走了。黄芽嫩叶萌动伸展,蝉叫蛙鸣催促岁月,自然生命周而复始地延续着属于自己的一切。已经、正在以及还没有发生的,正在演绎成回忆、经历和期待,谁也阻挡不了。
万象更新平静如水,道法自然敬畏如山。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措手不及,也更让我们明白了天灾、疾病和明天不知道那个会先来。

国有难,男儿当仗剑出征。江城急,巾帼岂能让须眉。特别是这个春节,疫情肆虐蔓延,医护人员逆行湖北,军队整装驰援武汉,看着电视屏幕,我落泪了。没有出征仪式的光彩荣耀,更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万家团聚除夕之夜,白袍挥戈的那一刻,她们眼含热泪告知父母“单位值班”。午夜登机的那一刻,她们微笑着告诉年幼的孩子“妈妈去打怪兽”。疲惫不堪的那一刻,她们身心交瘁的向朋友圈回复“一切安好!”。从那时起,一个个坚定的背影和急驰的步伐汇聚成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你,您,他,她,他们,她们,我们可曾记住一个个名字。
后来,我问过一个参加过湖北防疫阻击战的医护人员,她只是淡淡地说“武汉以前没有去过,这次总算去过了”,再没有说什么……

在随后的日子,我加入到社区志愿者行列,历时两个多月,平均每天坚守四五个钟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穿上红马夹,带上红袖标,好像又回到了冲锋陷阵的最前沿。期间,热心的居民送来电热宝“小太阳”,每天出入大门一个个面露感激的微笑,让人心里暖暖的;幼儿园老师每天一同在执勤点登记外来人员信息,到现在也不知道姓啥名谁;还有那个从重庆过来的打工者,害怕被隔离耽误工期,自言自语“一天不出门就没有钱花”的焦虑不安;还有出入开车的小区常住户,进入主动出示通行证明的默契配合,还有那些日夜坚守的保安和奔波于各个居民小区的社区工作者……

前不久,在市作家协会春季论坛会上,几个文友的防疫文学作品被现场朗诵并进行了创作体验交流发言,其中胡美英女士谈到武汉封城之际,省上同行约稿,她婉言谢绝了。当哽咽沙哑地说出“我哥哥一家人就在武汉”时,她落泪了。至于被多家媒体转发的诗作《你的样子》,是怎样熬煎几个日日夜夜没有人知道,但我看到了她的坚强和不一样。其实,那些日子我是哑然的,跟个实实在在的哑巴一样,只想着冲在第一线,站好每班岗,文笔下墨就更无从说起了。
回眸即逝春秋,细数起来,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也曾经历过风波浪涌:年少缺吃少穿、军营抗洪救灾、非典SARS封闭管理,尤其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更让我们对终极人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反思。

岁月静好,感恩就行。当头发花白虽没有变得稀疏,却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当面颊褶皱像沟壑一样,布满过去那饱满的脸蛋;原本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日渐变小,已有些许浑浊时,我们突然感到,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眼之所看,皆是遗憾;找遍时光所有的记忆,只为曾经那一次相遇。
每次回老家,看着立在院子里的架子车,躺在柴房里的挑水扁担,还有村口那被泥土淤积的老井,十岁挑水的艰难,跟着哥哥姐姐助推架子车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没有油水的饭菜,赤脚上学的奔波,一切一切恍若眼前。于是乎,静心小酌淡茶,翻阅春秋闲书,以最简洁的形式赋予思想或者感受,宛如天山雪莲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经历,都是馈赠。回味早年足迹,沉淀飞逝岁月,只是为了曾经感慨,动辄懂得思考就行。

没有什么可以滞留时间,春天匆忙,夏季便姗姗而来。从纷乱中觅一份淡定与从容,从喜色中找一丝美妙的乡愁。曾想花前月下,劈柴喂马;曾想驰骋江南,遍看美景;曾想行侠天涯,逍遥风流。但实际上,我们每天像皇帝批阅奏章一样,翻看着那些群消息和朋友圈,翻看着真真假假的各种消息,评论、转发、砍价、点赞,晒娃、晒脸、晒美食、晒旅行,等等等,都希望自己风光在线,一次一次只为证明自己存在,或期望有人膜拜。自己老娘老爹十天半个月不见都无所谓,就“机不可失”的恐慌跟丢了魂似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逼仄黑暗的通道里。人害怕黑暗是天性,追逐阳光是本能,更主要的是害怕照在自己身上的光芒消失,包括身份、名利、地位、财产。如果经历一些年岁后,渐渐沉稳,明白“除了生死,一切皆是云烟”这个道理,也就真的释然了。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只要不当逃兵,都是英雄。在防疫阻击战的正面战场,让我们看到了很多,雷神山、火神山“中国速度”,钟南山、李文娟“大国重器,国士无双”,还有更多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以及冲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武汉殉职医生夏思思,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对于妻子的离世,同为医生的丈夫垂泪不已,曾为军医的父亲发出“国家多了一个英雄,我们失去了一个女儿”的悲泪感慨。“英年早逝白发送黑发,噩耗横来悲人哭苦人”。岁月静好的人啊!谁可以感受夜深人静的那种破碎家庭的痛楚?
云开了,雾散了,风轻了,事淡了。在现实的世界里,因果和无常共同维系着人间生活的运转,坚强和脆弱携手守护着人们内心的秩序。遗憾丛生才叫生活,瑕疵偶现才算真实。世界万物生生灭灭,复始轮回,人在旅途何尝不是一场修行呢?一切安生与幸福,从一个善良的举念开始。做官清政、清廉,做人清净、清白,处事明理、明法,心存感激、感念、感德、感戴,记着别人的恩德、恩惠、恩泽、恩情,抛弃一切悲催、暴躁、绝望、惊恐、抱怨、逃避、报复、躲藏等等,沉淀积累一场大灾大难过后的冷静思考,诉与风雨同安也好!
一场疫情面前,让我们更多的看清人性真善美的阳光正能量,也有丑陋邪恶的阴暗负效应,但我们必须更要看到的是那么多为疫情防控做出巨大牺牲的人们,还有很多甚至奉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们。他们舍身忘我,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可歌可泣!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家。春已至,花已开,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经此一疫,大国崛起,必将势不可挡。




【作者简介】都乖堂,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人,1987年10月入伍,2004年转业,现供职于嘉峪关市生态环境局,甘肃省作协会员,“生活、激情、真诚、感恩”热恋那方黄天厚土,笔耕不辍,勤学励志书写人生真谛,执著于“寻根文学”创作,至今已有一百多篇散文、随笔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个人散文集《心路驿站》由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