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中篇小说
前 言---文徐元鸿

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人和我一样,总是将前言留到文章最后才写。不过这无所谓,因为也有许多人不看前言的。
纵使相爱,生命中有的东西也不能放弃,那些比坚贞不渝的爱情更不能放弃,爱情有点盲目,很多伤害以爱之名光明正大的进行,纵使在黑暗角落生活的人,心中,也有一丝净土,没有人是绝对的黑暗,同样,也没有人是绝对的纯净,总有一刻,心中那一丝不被人发现的秘密,将逃遁无形的闪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人不寂寞是不会写东西的。但是“寂寞”这个东西,也不能说不好。于是寂寞的我开始幻想,于是这本书就是关于,每一个人到中年应有的幻想。其实我已做好觉悟,世上应该是不会出现像何静儿那样的女孩子了。见过太多的事,遇过太多的人,我似乎已经对这个可恶的世界失望了。所以我开始想写一些东西,一些关于真爱的东西,试着来与那些和我同样寂寞的朋友共同分享。
关于《围城内外》这本书,虽然只有二十余万字,但我还是努力地揉合了当今新潮派和写实派的作风,来尽力刻画一个抽象的人性(每一个男人都可能遇到的妻子、知己、情人),真实的世界(讨论正确处理三种关系的方法)。所以文章并不长,也没有很大的波折起伏。所讲述的,是一个中年人在残酷的社会中,在感情的纠结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与这个丑陋社会所完全不同的观念。而至于结局会有朋友觉得有些仓促,因为文章的结局会在下一本书中得到发展和延伸,成为一个单独的、全新的故事。
其实说这本书写的不就是我们自己么?我指的是寂寞的朋友。天天生活在撒旦的诱惑中,我们不断地矛盾,不断地纠结,只是为了自己那一点点不值钱的执着。
有人劝我说“何必呢?人生就是用来享受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我总是一笑置之。虽然希望很是渺茫,甚至有时连我自己都不能相信,那就是世界上的真理就是自己的执着,世界的某一处一定有一个和我相同的人在等待着我。
与其说这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我的一个寄望。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和我一起,来勉励对方,来维持那么一道脆弱的真理防线,来挖掘迷失已久的真爱的感觉。
另外在这里要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替我修订错字的文友和朋友。
人生百年,犹如一瞬;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人的一生是多么的短暂、在这短暂而又渺小的一生当中,又有什么值得回味无穷、让人意味深长、留恋往返呢?我不停地问自己,一个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婚姻追求的是什么?爱情追求的又是什么?到底是一辈子安定而平凡的婚姻,还是一次美丽的爱情浪漫曲。
我希望这部小说能给朋友们带去一些启迪,用我的笔迹来帮助大家。
最后我祝愿大家在爱情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在爱情的道路上欢声笑语,
在爱情的道路上珍爱一生。
愿天下的男男女女都能够终成眷属、百年好合。
初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便被它细致、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给吸引住了,经典之句信手拈来——如描写陆子潇鼻子的一句:“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有人说,《围城》写的就是婚姻就像围城,飞出来,所以结而离。但在我看来,里面的围城不止一个,婚姻生活只是其中的一个,大围城套小围城,小围城里再套围城,人生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围城组成。譬如方鸿渐的大家庭里妯娌之间明争暗斗,封建迂腐的繁文缛节,正是方鸿渐一直想要逃出来的一个围城;再譬如在三闾大学教书期间所见所闻所亲身经历的教授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更是一座到处布满机关的围城,幸而最后方鸿渐冲了出来。
有人说,《围城内外》写的就是婚姻就像围城,挤进去,飞出来,继而结而离。但在我看来,人生的围城不止一个,婚姻生活只是其中一个,大围城套着小围城,小围城再套着大围城。你冲出来的同时,又步入了另一个围城——就这样无休止的出城,进城……学生的围城在学校和社会,成年人围城在事业、仕途和婚姻,你的围城在哪里?《围城内外》就是在钱钟书先生《围城》的影响下而写的。一个成功的中年男人,因自己的才气和还算英俊的外表,成了众多美女的追逐对象。传统、正直、有责任心,企图寻求真诚的感情交织。离婚前,与同事何静儿擦出火花;离婚后,又因前妻始终怀疑是何静儿插足导致家庭的破裂而不敢与何静儿结合。在城外漂泊了几年,结识了欧阳倩、陈玲、王薇,并与她们先后产生了一系列的感情交织,但因对何静儿一往深情,而与她们若即若离。他爱王薇,但却忘不了何静儿。道德、责任使他终究陷入感情的沼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