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亡者第五十章
步步惊心
舒守伦著

新镇商业街地处湖滨开发区,那条街商贾云集,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吃的穿的用的样样不缺。算起来吕禅来这个城镇定居也有好几个月了,对这条商业街也早有耳闻,但她并没有去那条街溜达过,有两点原因,一是她不喜欢热闹的去处,二是她不讲究穿着,在意识上对新潮的商品往往还有些排斥。今天古一鸣说带吕禅去商业街,吕禅不置可否,她的心情烦躁,意识越来越不清晰了,头脑也越来越不听意识支配了,刚刚说的话就忘记,做事也丢三拉四,感觉就是一个木偶。
饭后,他们刚要出发,古一鸣却接收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你熟悉的人”。古一鸣听那人的声音,有些耳熟,但又记不起那人是谁。两天前,古一鸣就接听过这个“熟人”的电话。“熟人”在那个电话里讲了有关追捕那个逃犯的最新传闻。“熟人”在电话里说,据可靠消息,公安已经获悉了那个逃犯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还弄清了暂住在新镇的一个妓女,就是那个逃犯过去的情人,如今那个妓女在新镇的一个医院里治疗性病。这个妓女是抓捕逃犯的关健人物,警方已经锁定抓捕人犯的突破口,料那狡猾多端的人犯插翅也难逃了。至此,“熟人”才对古一鸣说,那个妓女你早就认识吧?你跟她有不同寻常的交往吧?听说你哺养的就是她的孩子,有人还看见你到医院去看望过她,你和她究竟是什么关系呀?为了你的前途和清白,你是不是应该在报上或者网上登个申明什么的,以正视听呢?这两天,古一鸣都被那个奇怪的电话困绕着,他不知道该怎样才能以正视听,他想这个冲着他來的电话却不会只是给他讲讲传闻那么简单,他耽心“熟人”的电话随时都会再一次打來。这一次,“熟人”果然又來“关心”他來了!通话的话题是古一鸣预料到的,还是有关逃犯的传闻,又是古一鸣想像不到的,“熟人”从他和妓女及妓女和逃犯非同一般的关系,推断出了古一鸣早就认识逃犯,他根本就不是什么敢与歹徒博斗的勇土,他可能就是这个歹徒的帮凶,他和歹徒打斗的那一幕,是假戏真做,这中间还有不为人知的大阴谋!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还没有抓住的逃犯是被古一鸣藏匿起來了!

“熟人”在电话里严厉地指控了古一鸣后,又警告古一鸣,主动自首,积极配合公安抓住逃犯,才是他唯一的出路。古一呜接听完了这个电话,己是一身冷汗。他感到事态严重。虽然在他收养了妓女的孩子以后,有人就拿他与妓女的关系大做文章,但把这件事和逃犯联系起來,并由此指控他的那些无中生有的罪行,却是他想不到的。他没有心思带吕禅去逛大街了。他向吕禅摊摊手,向她表示歉意。他决定把他接听到的这个恶意中伤的电话及时地向派出所的警官如实地反映。派出所离他居住的空中花园小区只隔两条街,吕禅也执意开车陪他去,不知怎么的,古一鸣接电话时,吕禅站在旁边,听到电话里传出来的声音,就已经陷入了极度的恐怖,这会儿除了留在古一鸣身边,她别无选择。
在派出所里,值班民警赵警官接待了古一鸣。古一鸣向赵警官讲述了前后两次接听到陌生电话的事,也给他详细讲述了他收养孩子的经过。赵警官是古一鸣的老熟人了,他的孩子就在古一鸣的班上读书,他经常从孩中的口中得到孩子们敬佩的这个老师的信息。家长会上,家长们对古一鸣老师的普遍认同,也给了赵警官很深的感触。从他内心來说,他对古一鸣是赞赏的,他相信古一鸣所做的一切,没有违背道德的要求,相反,正是高尚道德的体现。但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办案警官,他又不能不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案件中出现的任何一个疑点。赵警官认真听了古一鸣的讲述后,沉思片刻,才说道,早在古一鸣之前,就有人匿名举报过古一鸣反映的这个情况了,不管举报人的目的何在,对侦破这桩案件都会有用,等案件彻底侦破以后,所有疑问不解自明。他要古一鸣不要背包袱,积极配合公安的行动,用事实证明自己,谣言自会不攻自破。又说:“你來得正好!有些细节还要你证实一下。”
赵警官拿出一周前古一鸣的证词,询问了证词上的有关细节。古一鸣对那场搏斗记忆犹新,他现在的回答跟他一周前的证词完全一致。赵警官又拿出根据古一鸣描绘的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电脑合成的那个人的画像,要古一鸣做出辨认,古一鸣惊呼道:“正是这个人!只有魔鬼才有他那双喷出绿火的眼睛!”又问赵警官:“听说这个人没有摔死,逃跑了,是真的吗?”
赵警官说:“这个犯罪分子确实没有抓到,他跳了山崖,腿摔伤了。山崖旁边有一条公路,这个歹徒到了公路边,被一个货车司机发现了,那个好心的司机把他带到了新镇。这个案子发生后,新镇公安就成立了专案组,经过多方侦查,从一个采药的老农那里获得了这条重要线索。可是寻找货车司机却出现了波折。那天货车司机是到新镇旧货市场给一个老板运送一批旧货,在旧货市场搭车人下了车,货车司机就不知道这个人的去向了。
寻找货车司机也费了好一番周折。货车司机收看到了新镇电台播报的公安寻找他的消息,却躲起来了。他糊涂地认为,因为他搭救了歹徒,会受到牵连影响他的声誉,更怕由于他的证词受到歹徒和歹徒的同伙的报复。虽然他知道公安在寻找他,他却躲起来不露面。经过几天的努力,寻找到了货车司机,可是由于货车司机没有积极主动配合,错失了抓捕歹徒的最佳时机。我们掌握的歹徒的外貌特征跟货车司机描绘的那人的外貌特征完全相符,证明了搭乘货车进新镇来的正是那个犯罪分子。案件发生后,进入新镇的各条道路都严密设卡把控,从掌握的大量证据推断,逃犯应该还藏匿在新镇境内。他的腿摔伤了,在他的腿伤治愈之前,他应该不会离开新镇。新镇是否有那人的同伙?他跟新镇的同伙是否有联系?这些都还是个未知数,这也为侦破这个案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是个穷凶极恶的家伙,在没有抓到他之前,我们务必提高百倍的警惕,以防他狗急跳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有广大群公的积极配合,抓住这个犯罪份子的日子不远了!”
古一鸣说:“有你们公安民警维护一方平安,再狡猾的歹徒也休想逍遥法外!”
赵警官说:“你与歹徒英勇搏斗的事迹在新镇已经广为传播,大家都行动起来了,抓住这个凶恶的歹徒就有了最切实的保证……”

留在车里的吕禅心绪不宁,眼睛紧盯着车窗外。公路的对面,二十多米远的地方,就是派出所的大门。时而有民警从大门里出入,也有警车从大门里进出。这个既给人安宁又让人敬畏的所在,是安居乐业的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地方,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它的保护,老百姓愿意接近这个保一方平安的地方,他们有事都会来这里寻求法律的保护,而诅咒它的人看到它则心生恐惧,他们躲着这个地方走,一旦发现了在那大门里有不寻常的动静,他们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吕禅曾经也把那个大门上方悬挂着庄严的神圣的国徽的地方当成是她的保护伞,在她人生际遇中最困难的时候,正因为有保护弱小群体的国家政体和威严的法律,才给了她生的希望,把她最终从绝望的泥潭中拉了出来,给了她正常的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可是现在,就是这样一个让她看到就会感到温馨想到就会感到安宁的所在,却给了她相反的感觉,是不法之徒才能有的震慑心灵的感觉,不为别的,就为她发现了不法歹徒不举报,反而成了歹徒的帮凶,就为她这不可宽恕的可耻的事实!她猜想着派出所找古一鸣的目的。她仿佛已经听到了民警和古一鸣谈话的内容。她觉得,民警给古一鸣讲的,都是针对她讲的。她仿佛看到,古一鸣正带着民警走来,民警即刻就会烤着她,然后又会把她拉向为她掘墓的地方……
一切都是幻觉!吕禅度日如年,总算把古一鸣等出来了。只有古一鸣一个人从大门里向她走来,他的身后没有拿着手铐的民警!
吕禅靠着小车座椅,仰头长出了一口气。

作者,舒守伦,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网络上刊发过长篇小说及散文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