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印迹”征文大赛
我曾参与创造世界奇迹
陈定方
青春,只有用来奋斗才能美丽,我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我参与创造了铁路建设史上的世界奇迹。用八个月时间修通800公里焦枝铁路,完成了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已被载入世界筑路史册。
1969年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决定秘密修建一条战备铁路——焦枝铁路。
焦〈作)枝(城)铁路是平行于京广铁路的第二条南北大通道。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主席对三线建设十分关心,他说:“三线建设要抓紧,三线建设搞不好,我睡不着觉”。为了让毛主席早日睡好觉,河南、湖北两省动员近百万民工参战,打了一场轰轰烈烈修建焦枝铁路的人民战争。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战斗。
那一年我16岁,听到修建焦枝铁路的消息后立即报名,获得大队党支部的批准。记得是大年初一,我和队里其它几名青年打起背包,自带挑土的工具赶赴荆门。我们江陵民兵团的施工地段是荆门火车东站及联络线。到达后我们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在堂屋里铺上稻草,我们二十几个人挤在一起睡,当时还有几名女知青也和我们睡在一起,只是中间稍微隔开了一点点。我们去的早的还有民宅可住,后面去的人只能自搭芦席棚子住。条件非常艰苦。
住下后立即投入战斗,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在机械化程度极低的情况下,主要靠人挑肩扛,锹挖镐刨,小推车推。我每天都在工地上挑土,体重不足百斤的我,每一担土都超过百斤,一天下来究竟挑了多少担土我也记不清,肩膀磨破了也不下火线。那时伙食也很差,菜里没有什么油水,我这样的瘦小伙一顿要吃满满三大碗米饭。修铁路虽然很苦,但因为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有坚定的信念,觉得我们是在和帝修反抢时间,是为了让毛主席早日睡上安稳觉,所以我们虽苦尤荣,以苦为乐。我们参加修铁路没有一分钱收入,只是生产队比照在家上工记工分,那时候一个工分才几角钱,因为我在生产队刚学着干农活,所以我每上一天工只是正式劳动力工分的一半,也就说几角钱除二才是我的实际收入。据说政府按人头把工钱拨给了生产队。如果按现在的观念看待当时的我们,是不是觉得有点傻?正是近百万人发扬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不计报酬的傻子精神,才创造岀了人间奇迹,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只有中华民族才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
在修建焦枝铁路时。对民工实行军事化管理,地区为民兵师,县为民兵团,公社为营,大队为连,生产队为排。当时湖北段的总指挥是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庆德将军。年近六旬的孔将军是一名开国中将,身经百战,智勇双全。他对民工实行军事化管理是十分有效的。他好像又回到战争年代,指挥千军万马奋勇前进,他运筹帷幄,制定作战方案,深入战场实地考察。在施工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工地大喇叭播放着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指示,随时播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工地上岀现的好人好事,鼓舞士气。我们团部宣传部门还将毛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指示编印成小册子,发给民兵学习。我在拿到小册子后,看了几遍就能背下来,那时年青记忆力好。在团部汇报会上,我们营长在会上说了我已经能背下小册内容时,团长有点不信,因为小册子有十多页,三、四十段,会后他同营长一起来到我们驻地,让我背给他听,我从头到尾当着他的面背了一遍,结果是一字不错不漏。我们团长非常满意,当场表扬了我,回到团部让宣传部门起草了向我学习的决定,并在工地广播站进行反复播放。我因此获得了团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称号。
在近百万民工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民兵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经过8个月的鏖战,焦枝铁路终于在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车,向建党 49 周年献了一份厚礼。党中央专门发来了贺电。
焦枝铁路建成通车后,民工们部分留在了铁路上参与管理铁路。绝大部分回到了原来的岗位。我有幸成为留下来的一小部分,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工人。当时传达招工文件后我没有报名,文件规定年满18至25岁的青年,(我那时不满17岁),政治条件合格。在报名即将结束时我们营长找我谈话,让我填写报名申请表,以我是全团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将我破格录用。在铁路上工作44年后光荣退休,为祖国的铁路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每当回想起那火热的会战场面,心中充满骄傲和自豪,因为我参与了创造世界奇迹的焦枝铁路大会战。我的青春在焦枝铁路大会战中发过热、闪过光。
2022.3.28日写于宜昌
作者简介:陈定方 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铁路退休员工,爱好文学和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