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蕊巾帼不让须眉的蛟龙女汉子 王有震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2019年付蕊加入了泌阳县红十字蛟龙应急救援中心,担起新闻宣传之责。“我以为宣传员就是简单地拍照写稿,没想到工作起来极其不容易,不仅要会最基本地拍照写稿,更要与时俱进,懂得各种应急救援安全知识。”付蕊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各种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走进泌阳县城乡的30多学校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拿起“武器装备”跟着“战友”奔赴救援现场,拍摄记录“战友”科学有序的救援;发放宣传爱心黄手环,做好特色公益项目,让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易走失的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也称老年痴呆症)人群;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做好宣传员,当好记录救援队英雄壮举的记录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手中的笔和相机的镜头是她的武器,她记录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曲曲阻击疫情的嘹亮战歌,讲述着蛟龙救援队为人民的故事,谱写蛟龙救援队奉献动人的乐章。从疫情开始,她那亮丽的红色身影一直默默无闻的坚守在战“疫”一线。她放弃陪伴家人孩子的宝贵时间,义无反顾的投入战“疫”之中。白天在路上,她的身影在疫情防控消杀中每天出现,拍照、摄像,晚上在电脑旁编辑素材、撰写稿件、发公众号……防疫期间的每个夜晚,她几乎都坐在电脑前,一忙就到凌晨,次日又拿起“武器装备”继续战斗。她说当看到自己采编的撰写的作品在公众号上、在各大媒体和报纸上出现,大家了解到蛟龙救援队各项工作动态时而感到特别有成就感,而且这些素材经过时间的流转就变成了反映泌阳蛟龙应急救援队发展变化的历史资料、变成了蛟龙救援队员在各项应急救援的纪念时,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能近距离拍到队友们的身影,她每天都要被84消毒液从头到脚消毒,她经常开玩笑的说:“我每天都是在消毒水里泡着里,疫情结束后我就能百毒不侵了。”虽然听起来是玩笑,可是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因为84的腐蚀性强,虽然稀释过,但是对皮肤还是有一定的刺激,她的眼睛周围、脖子和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她只希望大家能在离”战友“最近的地方以别样的角度记录着蛟龙救援队消杀队员的风采。点点滴滴的汇聚,付蕊凭着对救援队的热情和执着白天奔走在抗疫现场,晚上就在电脑加班赶稿子,编发防疫工作每日信息、疫情动态等工作全面囊括,保证所有人员及时掌握蛟龙救援队防控进展;在她和蛟龙救援队消杀队员的齐心努力下,蛟龙救援队疫情防控工作紧张有序,防疫物资储备充足,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付蕊是一位用镜头和笔头记录蛟龙救援各种现场出色的宣传员。谈起在蛟龙的点点滴滴,她总是谈笑风生,但说到父母孩子,她的眼圈却泛红了,因为近几年工作任务多,留给孩子和父母的是每日匆匆的身影和经常不能兑现的承诺。做为母亲和女儿,对家人是有愧的,特别是年逾古稀的父母和7岁的小儿子。她说:疫情期间每天出门前,7岁的儿子总是叮嘱“妈妈加油,打败怪兽,你要早点回来”。一个年幼的孩子,他不知道病毒的可怕,但是他的思想里知道怪兽是坏蛋,所以妈妈就告诉孩子每天去打怪兽,孩子看到姥姥姥爷担心,就安慰姥姥姥爷:“我妈妈和蛟龙队的叔叔伯伯是超人,他们是在和怪兽作战,超人一定会把怪兽打败的!”2月25日那天,儿子有点不舒服,躺在床上不想动不想吃饭,本来付蕊打算请假在家陪陪孩子的,但是儿子却说:“妈妈,我没事的,你去打怪兽吧,你们把怪兽打跑了,我就可以去上学可以和小朋友玩了。”当付蕊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泣不成声。 “付蕊用坚强和奉献,诠释着蛟龙救援的真正内涵,展示着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绽放着铿锵玫瑰的别样风采,”被评为“中国好人”的蛟龙救援队队长平恩东说。付蕊说:“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女子虽柔弱但也有尽绵薄之力的责任,对父母孩子虽心有愧疚,但想到背后守护着千万家人,我毫无怨言,只感到满满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如今,做公益已经融为付蕊自觉的行为,帮助人像是她的一种天性,具体帮助过多少人,没有统计过;捐赠过多少钱,也没有计算过。她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只告诉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付蕊的先进事迹先后被驻马店日报、驻马店人文网、驻马店文明网和说泌阳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付蕊曾多次被评为“驻马店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先进队员”和“驻马店市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付蕊还被泌阳县社会科学联合会聘请为泌阳县第一批正能量宣讲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