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光虽好,但往往会透支的。而透支的结果,那是要连本带息地支付余生的,搞不好还会信誉扫地,当然没法领略好旅程上的风景。
有心的又想成大事的人或集团,就需放慢匆忙赶路的脚步,回眸过往的得失,修补暴晒与风雨下的创伤,然后优雅地前行着。
毕竟,功到自然成。没有一定生命长度,任何功夫是练不成的。
不是吗?
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yu,读第二声)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
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韩信军本来是由老弱病残的底层人组成,虽然之前想必有某种好政策激励,但是在此时见到了千金抓俘虏事,想必会有林林总总的怨言出来。
没好士气的军队,是不能打好硬仗的!
但是,其若朝着善待底层思路发力,就能把一些俘虏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遗憾!
韩信曰:“然则何由?”
腐朽旧贵族余孽分子的韩信核心派,并不愿意与这类士兵打成一片,也许对历史上吴起集团善待士兵的记录是嗤之以鼻的,否则不会如此说话,当然没法朝善待底层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之路发力。
因此,其便朝着终南捷径发力,加上后来的一系列所谓的成功,在必要反思力之路上越走越远了,自然没法拥有大家所理解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