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31)
文/彭太光
熊石安是萍乡市邮电局的副局长。在文革的文攻武斗中,熊石安在萍乡这个小城市,是赫赫有名的造反派头头。
熊石安被提拔任市邮电局副局长之前,他是萍乡市商业系统的革委会副主任。
熊石安是知识分子,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优等生。熊石安是独子,也是孝子。他从湘东的东桥出来萍乡中学读书,家里是卯足了劲儿缴的学费:父母亲务农,生育二女一崽。是大女儿嫁入湖南浏阳的花炮王孙贾的儿子孙思诚,家里经济状况才有了好转:女儿会常常寄些钱回来给自己的父母亲。弟弟能去萍乡一中上学,也是姐姐熊平安的财力支持。熊石安打小就好学,在东桥小学毕业时是学校的前二名。到萍乡中学读书后,吃住都在学校。为了父母亲,为了姐姐的厚望,他仍然发奋努力,高中毕业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这个是当年萍乡的唯一,是萍乡都值得庆幸的事情。东桥乡政府出钱,在熊石安的家里摆了十桌酒席,以示祝贺。
熊石安去北京,父母亲、两个姐姐都一起陪着去了,费用都是姐夫承担。
在北京,一家人不仅逛了王府井,也去了长城。姐姐一直都在说:弟弟,好好读书,毕业后就留在北京。
熊石安是在好好读书,毕业后他是可以留在北京的,他可以留在学校当老师,也可以选择去北京市政府工作部门。作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是很受北京市政府部门欢迎的。
熊石安一个人孤单单的在北京,他不想。假如他有兄有弟,也许他就真的不会选择回家乡。正因为无兄无弟,两个姐姐都已经结婚离开了东桥,他不回去,他的父母亲谁来照顾?熊石安是个孝子,他要回家陪伴父母亲,他要把父母亲、姐姐给他的爱,回报给他们。
清华大学毕业,熊石安回到萍乡。他拿着学校的毕业介绍信,找到了市人事局。因其学的是国际贸易,市人事局将熊石安分配到市商业局工作。计划经济的时代,市商业局是一个热门的单位,商业系统很跑火。
熊石安到市商业局报到,人事部安排熊石安在市百货大楼做了一名营业员。商业系统,除了在局机关工作,在基层单位,大多的岗位都是营业员、售货员。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一个单位做营业员,从最基层做起,没有什么不好。收款、找零、清货、进货、点货、交班、接班。很简单,很平凡。只要工作中不出差错:找错钱,拿错货。只要工作中对顾客以礼相待,笑脸相迎,你的每一天都会很开心、很愉快的度过。
熊石安大学毕业回到萍乡,他没能回到东桥乡,也没在湘东区,而是直接在市区工作。在营业岗,每周都有一天休息。若是跟同事换好班,每半个月休息两天也行。休息两天,熊石安就可以回东桥陪陪父母。熊石安在东桥是出了名的人: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又分配在市商业局,前途无量。乡政府(注:那个时候是人民公社,为了行文方便,统称为乡)的领导看好熊石安,对熊石安的父母也给予了特别的关照:村上安排一些轻松的事情,给熊石安的父母亲记最高的工分。乡上有的福利待遇,熊石安的父母亲都可享受到。
熊石安的父母也总是交待:儿子,好好工作,以后有机会,你可要帮帮乡政府,帮帮乡里乡亲。
在营业员这个岗位上,熊石安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他只能将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除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费之外,其余的都给了父母亲。他心里知道:父母亲是对他有期望的,乡政府的领导对他是有企盼的。都希望他在市商业系统出人头地,有所作为。熊石安心里也清楚:自己只有一张比较“硬”的文凭,除了这,他什么都不是。商业局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他只见过人事部的武主任,再就是百货公司百货商场管理营业员的店长。
为了能在营业员岗位上有所喜色或者是小有影响,必须做与其他的营业员不一样的事。只有多一点付出,多几分努力,无私的奉献才能被领导重视,才能被领导发现,才能从最基层的营业员岗位,走上更好的岗位。熊石安想的是:好好干几年,打下坚实的基础,扎稳脚根。条件成熟时,把在乡下的父母亲接到萍乡来生活。
熊石安在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没有比熊石安更差的工作:他们中,都是在单位的机关里的管理岗位上。最差的,也是在机关打打杂,但其待遇仍是干部编制。这个是熊石安在与同学们的通信交往中知道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按照国家教委和组织部的规定,其毕业生就业后都是国家正式在编的干部,是要按照干部管理纳入本单位的。熊石安在市商业局,也是干部编制,但他从事的是工人岗位的工作,享受的也是工人待遇。但熊石安没有跟同学们说实话,也是说自己是在商业局的机关里,现在在商场实习。这样说,是可信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单位上工作后,第一年的工作安排,就是实习期。实习期结束,才会确定岗位。而市商业局的人事部主任,并没有这样明示过。
熊石安的事迹上萍乡报了。这个写熊石安事迹的,是他的同班同学解苏联。解苏联在萍乡中学时,跟熊石安只能说是同学,没有特别的亲近。城市里的孩子,是有些瞧不起农村出来的孩子的。是熊石安考上了清华大学,而自己只是进了萍乡师范学院,他才对熊石安另眼相看。在学校举行的欢送仪式上,才拉着熊石安的手说了几句话。
熊石安的性格比较内向,也比较倔,不会轻易去求别人帮忙。熊石安回到萍乡,并没有主动去联系过同学。反而是同班同学在逛商场时看到熊石安,主动跟熊石安打招呼。有的同学也是在市里的某单位,有的也是在政府部门,大多都留下了联系的方式。
解苏联也是在逛商场里看到熊石安的。解苏联像是见到了老朋友一样,分外亲切。除了问寒问暖,也了解了熊石安的一些情况。后来,解苏联以报社记者的身份去找了百货公司的黎经理,想要从经理这里,更多的了解到熊石安的情况。没成想,这一了解,让他写了一篇很具煽动性的文章:
默默付出 真心奉献
—记百货商场营业员熊石安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pengtaiguang123@163.com 诚招:电影、电视剧改编、拍摄、图书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