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叮嘱 ­——给远行的孩子
蔚红/文

刚刚成年的孩子,就要出门远行了,他们甚至还没有成年,只有十五岁、十六岁。
在孩子就要离家去求学、工作,开始独立生活的时候,父母们总是喜悦、感慨,也心怀忧虑的,他们有很多事情、满腹话语,要一一地叮嘱孩子……
我在乡村的路口,看到过送孩子去打工、参军的父母及爷爷奶奶;他们把水果、煮好的鸡蛋,塞到孩子的行包里;在城市的火车站看到过送孩子上大学的父母,火车已经开动了,他们还久久地站在那里,目光追随着孩子远去的方向;在首都机场看到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父母,孩子刚走进安检口,他们的眼泪就涌了下来……

自古至今,送子远行,都是家庭的重要事情,牵动着最深切的人性。父亲们大都是沉默无语,母亲们则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在交通不便、路途艰难的古代,一次远行与送别,就有可能是一生。

有一张乡村老母亲的照片,就感动了看到它的每一个人。那是春节后,一位乡村的老母亲在送别返城的儿孙,她的胸前还没有解下做饭的围裙,儿孙们已经上车,车子就要开动了,老母亲又从车窗探进头,看着、叮嘱着他们,期盼着他们再回来。她已年过八旬,依然在履行着人生的职责,苍苍的白发与深深的皱纹,满是留恋与慈爱。
我也在儿子离家上大学前,写下了对他在衣食、学业、生病、交友、婚恋、身心安全上,这一件件重要事情的深切叮嘱。我把它整理成了这本《妈妈的叮嘱》,希望它能够表达天下送孩子远行的父母亲的心愿,并且对离家远行的孩子们有用,成为陪伴他们的一本温暖、美好、实用的行李书。

我将自己成长与养育孩子成长的一些亲身经历、感受,以及多年家庭教育研究积累的一些科学知识,都融入了此书。作家出版社的责编李雯与美术编辑,精心地设计、编辑了此书。
它们有这些重要的内容:
开始独立生活了,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事情。
要在每个早晨把自己叫醒,开始一天的学习或者工作。有些孩子匆忙起床,经常不吃早饭,而长期不吃早饭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朋友是比肩的树木,要有几个好朋友。
“离开家人了,你就需要朋友了。在你病了,需要别人倒一杯水的时候,在你一时失意,期望有人理解和鼓励的时候,在你深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孤独得需要人说话的时候,在你终于研究完了一个课题,很想放松一下心情的时候……你都会需要朋友。”
同学、同事、战友,是一起生活的群体,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经常与他们交流,学习他们的优秀之处,并且与那些志同道合的成为朋友。朋友是一个亲切、真挚的概念,它包含着理解、信任、互相喜欢和依赖,并且能够分担生活中的苦难和分享幸运。
恋爱是美好的。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表达自己的爱情也接受对方的爱情。
“有人爱,是幸福的;被人爱,也是幸福的。”
恋爱与婚姻,都讲究
“门当户对”,这里的门当户对,不只是指双方家庭的一些条件相当,也包括我们个人的性情,所受的教育,以及一些文化习俗、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理解、认同。
人类的性爱、婚姻和家庭,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繁育后代而进化形成的。我们在出生时,就被问及是男孩还是女孩了,性别甚至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我们了解、认识到这些,在恋爱时,就能够避免一些错误。比如,能够避免容貌重于健康的错误;避免金钱重于心性、才能的错误;避免多恋、乱情的错误;也避免失恋的痛苦与伤害。
在异地他乡生病,是父母极为担心的。
我们在身体不适或者生病时,要做好这些事情:
1、对自己身体的不适、症状有准确的感受;
2、自己查询、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基本医疗知识;
3、找出引起症状的原因;
4、要告诉家人、身边的人,获得他们的经验与帮助;
5、选择正确的医疗。
6、感谢那些帮助过你的人。
我们都是在被养育中成长起来的,幼小时,我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即使成年了,我们的生活也会由于缺乏经验和某些方面的能力,而不时地遇到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
自幼至今,有很多为我们付出过关爱、劳作的人。他们是父母、与其他一些家人;一所所学校里的很多老师;不同时期的伙伴们,也与我们相伴着成长,与我们一起嬉戏、欢笑、伤心,留下了一些难忘的友谊。
天地万物是养育我们的自然环境,它们给予着我们阳光照耀、水源、食物、季节轮换这些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
我们要逐渐地领悟这些养育、帮助、陪伴,领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蕴含,领悟它们与我们的关系。
我们更要心存感激,并且适时地表达对他人的感谢、感恩。
平安、健康,然后多加努力。
在有了稳定、安宁的环境,有了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时,我们应该为学业、事业而努力。在每一天,都做好一些重要的、有益的事情。
“人生短促,每一天都是一个好日子,应该心情满足和愉悦。你小时候,我告诉你要做一个勤奋的人,因为天道酬勤,努力就会有进步、有成果,劳动的规律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有了进步、成果,人才能真正地充实、快乐。当你一点点地完成着一些艰难的事情,甚至他人没有做成的事情,有了经历也有了成果,并且获得了人们的赞誉,怎么能不快乐呢?”
平安、健康、努力,是人生很美好的境界呢。
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总是有一些危险。自然的环境中,充满了阳光、绿树和诗意,也不时地有一些阴暗、风雨与各种灾害;社会环境中,总是有一些品行不端,甚至粗野、邪恶、残暴的人,他们是我们要有所了解与防备的。在离家、独立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安全,永远的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报个平安》。平安是父母们最重要的叮嘱和期望。
离家远行,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及时地向父母、家人报个平安。
山东荷泽一名在外地上学的女生,凌晨误拨了母亲电话,之后睡了过去。醒后发现母亲3小时内给自己打了22个电话、发了38条信息,不停地询问她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是否安好。她马上回了电话,说自己没事,是误拨了电话。母亲哭着说没事就好。这位母亲一定是担心女儿遇到了不测,所以她不停地打女儿的电话、发信息,是想它们能救女儿一命……湖南一个清纯的女孩,就在清晨跑步时,遭遇了歹徒,失去了美好的生命。
这两年,新冠病毒危害着我们的生活,使很多人感染甚至死亡。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疫情相对严重。疫情也增加了种族分歧与冲突,那些留学生家长每天都忧心忡忡,他们在视频里问候、叮嘱着孩子。我所在的一个留学生家长群里,不时地有家长在几天联系不到孩子以后,发出的求助信。有一位英国留学生感染了新冠后高烧,一个人躺在出租房里,没有药物、食物……他的母亲知道后,打遍了儿子学校、社区所有的电话,最后联系到了儿子的一个同校校友,前去帮助、照顾。这位母亲一边感激着这位校友,一边责备着自己,没有提前叮嘱孩子,备好一些常用与急用的药物。
离家远行的孩子,即使已经成年了,已经拥有一个新家了,也永远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心中的最爱。孩子走到那里,他们的牵念、担忧、叮嘱和祝福,就会伴随到那里。
一位离异后独自抚养大女儿的母亲告诉我:“送女儿出国那几天,我坐立不安,不时地想着一件件需要携带的物品,需要叮嘱女儿的事情,但送走孩子后,发现还是有有些重要的物品没有带、重要的事情没有叮嘱。她一个人上了飞机,去了异国他乡。她只知道学校的联系电话,没有一个认识的人……我心里担忧死了!”
这也是我写作《妈妈的叮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想把它送给更多的父母、孩子,让它成为离家远行的孩子们的一本行李书,随手翻看,或者是在生活遇到困难时,有一份经验与启示,对他们的学习、工作有所帮助。
每年的开学季,都有孩子们要离家远行,父母们在殷殷地叮嘱着,送别他们。古今中外,人们重复着这样的情景,这是人性的使然,亲爱的驱动,身心的牵念。
世界丰富又辽阔,有很多新奇、美好的事物,有很多不同的生存观念与方式。孩子们,从容、快乐地走出家门,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努力于学习与工作,平安、健康在生活,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美好与幸福!
妈妈的叮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爱的佑护。让这本小小的行李书,佑护每一个离家远行的孩子吧!
本文作者:
蔚红,研究员、作家,现居北京,从事母亲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