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俗的话题
文‖老调重弹
四月的天,清朗艳丽,气柔且嘉;四月的暖风,勾勒出七彩虹桥,以泼墨之气韵,渲染开来;山色泼翠,草色泼绿,淋漓而尽致;斡旋造化之间,拥来纷纷细雨,意象生辉的当口,花儿溢满馨香。世间万物,尽在三月里被春阳暖透,带着笑意,不经意间便跨进四月的门槛。于是,花儿格外吐艳、柳枝拂风婀娜、山峦叠起翠屏;处处芳菲,烟霞缥缈,情景繁富,直醒眉目。
已及人间最美的四月天气,我却没来得及骋足青青原野,不曾捷足先登,去欣赏百卉盛开,更没去空旷的山野里,聆听乌啼鹊燥。
终是清明节的缘故,大部分的人都会去祭扫先茔。我也会尊从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去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去到墓地,“自肃垂首、思时之敬”;凭悼已故的先祖和亲人。墓前,那山地上栽植的松柏依然挺拔,鹅黄色的春花仍在不停地迎风摇曳……
抑或是对逝者的思念与追忆;轻折几枝陌上的嫩柳、包裹几缧五色的彩钱、置办点郊祀配享的酒食,为叩开清明的花门作了些许铺垫。徘徊四顾,心底里涌起一丝哀伤。清明时令的蒙蒙细雨,使我飙升出一种无望的思念,内心深处,滋生出无可名状的悲凉。
那就是彼岸!生机寿元停止增长的地方,是某一种精神的滞留,近似于海市蜃楼,在人们心目中若影子一样地存在。于是,我试图着悄然靠近,想从中去看到什么,可什么也没看到;眼目中反而呈现出幻象,有点愕然!当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而我,实实在在又伫立于世间之上,与逝去的人相隔于阴阳两端。
清风伴着帘雨,如泣如诉,幽怨而动人,耳畔出现鸣声,和着雨水的滴答之音,仿佛是摇响了一串清脆的马帮铜铃,在那山道之中向我内心深处蜿蜒,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近前来。
一片片富有顽强生命力的翠绿色青草哦!一株株崇高而长青的松柏哦!请允许祭拜的人儿缟素行走,虔诚祭祀以慰亡灵。
春雨润泽的杏花香蕾哦!隐入绛纱的青崖钭路哦!请允许思想的穿越!让人们知道:那里的确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
哦!奇妙的地方,究竟是地狱还是天堂呢?是有迹无痕,还是渺渺茫茫?是谁为人类定制如此残酷的世界游戏规则?让人的生命顷刻之间便成为一种休止性的永恒!
当脆弱的生命弃置这冗繁的尘世,与草木同朽!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把一切的拥有都会遗弃在身后。每当这一刻的到来,人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的深渊,因为那里才是真正永久居住的地方。按现代最文明的说辞,这是一种转换!是从A地到B地的过渡;是进入到一条漆黑的隧道。在这个尽头,那里有着奇异的光亮,可给灵魂产生愉悦的感觉。那个去处是“佛国净土,是西方极乐世界”。
之所以那儿会成为人的最终去处,说那里乃是天堂与地狱的所在,有门而不可以随意通过,受黑白无常的勾索。受判官孽镜的照射,还要过奈何桥、饮孟婆汤。所有的一切毫无光明可以贯通。唯善者却能通行无阻,那是神明的疪佑,让人在望乡台上,可以最后看一眼人间。然而遗憾的却是,所有的这些都只是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我国一些个古老的传说。
人在世上,常遇悲戚之事,但最为悲戚,却是生与死的离别。仅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便可侵袭到人心的每一处角落。由无可奈何产生痛苦,皆化成唇齿边说不出的话语,以哽咽代替;人生之中,还有一种最为深沉的绝望,那就是生与死的相望。这中间竖挡着一堵难以逾越的心墙,隔绝着缤纷的万千世界、毫不情愿地封锁自己直到生命的灰白。这种绝望是尘世中最残忍的,最残忍的也莫过于眷恋美好的人生,从而也辜负了自己一趟美好的人生旅行。
人一旦失魂而落魄,其容如同槁木,其形堪比鬼幽。但也有回光返照之时,呈现在人眼最后的世界,那都是十二分地完美,已成未成,都成了不舍的遗愿。但这美好的一切,又不得不与自己告别。从此之后,再无法遇见,再无法重逢。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虚饰,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正所谓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生死殊途所体现的内涵;。
人生入世,蒹葭苍苍,道路险阻而又漫长。而我们需要的是悉心地包装自己。我们应该尽情地去享受人生。用尽各种方法让精神抚慰而倍感舒适,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乐观以达到欢愉。努力向上,淡然于心。所有的人都喜欢优雅自在地生活。所有的人都喜欢领略四季起伏的风景。当我们咀嚼平淡如水的日子之时,一定要以良好的心态来奠定自己健康的基石。
推开岁月的扉门,以鉴赏世界之繁华,再浅携一抹淡然,沿着记忆的脉络去敞开博大的胸怀。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希望能觅得一份坦然、获得一份幽逸。静坐,看青山远黛云雾缭绕。行走,同大自然依偎纵情放歌。惟超脱心境,方懂世界之宽阔。惟清浅而简约,亦可听到:天界之梵音,清明之啸歌!
2022-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