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華英总编:涓子(美国)
海外華英主审: apple张平(加拿大)
海外華英编审:雅诗兰(日本)
【作者简介】Gen He 上海人, 旅居加拿大,曾任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企业发展年鉴》副主编、北京科技管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1987-1990年, 任加拿大著名学者·世界未来研究会主席弗兰克费瑟教授的助手和副研究员; 1994年起, 任加中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英双语版《加中经贸与投资》主编。1996-2000年,任加拿大加中企业家协会会长。1999年,应邀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2001年2月,随加拿大总理访华。11月,在上海创办了思考乐书局, 任董事总经理;2004年,当选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副会长;2005-2009年任上海大众书局副董事长, 中国书刊发行协会理事,上海市黄埔区政协委员。2005年, 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促进创业带头人称号。同年, 购买加拿大已故总理特鲁多《红色中国的两个天真汉》中文版权, 并策划在加中建交35周年时正式出版。2010-2013年,任上海中侨学院副院长、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理事。2011年, 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高职教育模式要与国际接轨》一文,获全国教学改革论文一等奖。期间, 还应邀担任一家加拿大上市公司的董事。2014年起, 在加拿大创办阳光留教育控股集团, 任执行董事。主要著译有:《现代管理学》《现代管理者》《面对挑战的抉择》和《论语通读》。
守护我的家园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这世界这么大,而我有一个上海。因为爱,所以珍惜,因为爱,所以愿意为之守候,为之付出。
守护黄浦,那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回囯创业的地方。
抗战胜利后,父亲与一批热血青年海归,在上海大世界附近的瑞福里置业。上海解放后,我就出生在瑞福里21号 (现属于黄浦区延安东路地段,重建为瑞福大楼)。
2001年,我从加拿大海归,也在黄蒲区注册创业,建立了思考乐书局。作为董事总经理,我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创业带头人”称号,并成为黄蒲区政协委员。
守住虹口,那是我少年时代居住和学习的地方,我海归后带来了一个生物技术项目。2001年,我在加拿大看到了一则新闻: 多伦多大学张红霞博士发明了转基因抗盐西红柿🍅可用于盐碱地改良我向虹口区推荐了这个项目,并担任项目总经理。区科委给了一笔启动资金,推动该项目申请了专利,最后该专利被列入中科院863项目。

守护徐汇,那是我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我的工作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位于绍兴路54号,与中共一大会址同属于解放前的法租界,现在的淮海中路地段。那里的工作环境优雅,特别讲究编辑质量,为新中国出版了很多名著。
我曾参与多部获奖作品的编辑工作,包括《上海经济》、《新学科丛书》和《当代新学科手册》等。同时,我也发表了《现代管理学》、《现代管理者》和《面对挑战的抉择》等著译。

我创建的思考乐书局,第一个门店设在徐家汇的美罗城。“我读书,我思考,我快乐”,以及新知、格调、情趣的理念,引领和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
2005年夏天,经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推荐,上海思考乐书局并入大众书局,成为上市公司皖新传媒的旗下企业。目前,大众书局在上海已经有8家门店。很遗憾最近这波上海疫情就发生在距离徐家汇不远的华亭宾馆。我怎么会不担扰呢?

守护静安,那是我海归后首次置业的地方。
听从好友黄奇帆的建议,1990年我用全款购买了静安三和花园。这是上海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商品房,距离静安寺仅500米,地段相当好,升值空间很大。当时,黄奇帆是建议我不必用全款购买;而是应该利用银行贷款,用这笔钱购买5-10套。可惜,本人思想保守,错过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守护浦东,这是我实现教育梦想的所在地。
尽管在读研究生时,我就开始在高校任教;2003年起,还被上海师范大学聘任为兼职教授,但都属于兼职性质的。
2010年,经上海致达集团董事长推荐,上海市教委批准,我出任上海中侨学院副院长,分管国际教育,兼基础教育部教授。期间我在中囯教育报发表了《高职教育模式要与国际接轨》,被评为全国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理事。2020年,上海中侨学院成为上海第一所职业教育本科大学。
上海中侨学院原来位于浦东新区康桥镇。上海最近这波疫情,浦东新区是重灾区,据悉康桥地区的疫情防控非常艰巨。虽然我已经不在那里工作,但是我在那里还有很多同事和朋友。当然会关心浦东,特别是关心康桥地区每天的疫情通报,祈祷那里尽快摆脱疫情的困扰……

守护黄浦,守护虹口、守护静安,守护徐汇,守护浦东……就是守护我的出生地,守护我曾经学习、工作和居住过的地方,也就是守护我自己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