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清明,木棉花开,万物充满了勃勃生机。
清明前后,阴雨连绵,还夹杂着些许寒凉,给人营造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感。所以就有古人写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名句。
四月,是最美的时光,也是祭奠的清明。俗话说,“早清明,晚十月一。”今年清明,本来在宝鸡的二姐和哥哥说好,今年清明无论如何都要回来,和我们一起祭奠爹娘,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计划。三姐在英国,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趁着清明前没有下雨,我们这疫情不是很严重,我和爱人赶了回去,同四姐一起,为被葬在乡下的父母去上坟。
坐在外甥开着的小车里,有一种想念的情愫,不停地萦绕在心头。外甥开车的技术还算娴熟,一路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我们坐在一旁不时提醒着外甥:“咱们不急,慢着点开,安全第一。”
去乡下以前的老路,这几年被重新修整过,平坦也没有那么颠簸。从车里往外看去,树木,房子,行人,一一不断地向后闪去。
在车里,我们姊妹聊着过去话常,感受着久违的亲情温暖。嗅着大自然泥土的气息,循着曾经下放故乡的方向。猛然间,一些缓缓而来的琐碎记忆,浮上了脑海,间接抓住了内心的柔软。心伴随着远方的缕缕炊烟,飘向昔日的故乡瓦舍小院......
幼年的我和四姐,并排站在门前的白杨树下,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归来。父亲在镇上上班,只有到了星期六的下午,才能回家休星期天。父亲有一辆很旧的自行车,总是靠着它,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奔波。
远远看见父亲高大的身影,我和四姐便张开小手,像鸟儿一样,飞快地向坡上跑去,嘴里喊着:“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向着慈爱的父亲奔跑。
每每这个时候,父亲总是温暖地笑着,用他那宽大的双手,将我俩一前一后抱上车座。夕阳余晖下,弯弯的路上,响起了开心的笑声,闪动着幸福快乐的画面。
厨房里,小院处,母亲在做饭在忙碌,在门前的白杨树下,向远方张望。那种温馨相聚,久别重逢,炽热的亲情,仿佛就像在昨天,在向我一步步走来靠近,把我一声声深情呼唤。
往事依旧,人却已非,心情突然感觉有些酸楚。下了坡,拐向东边,远远地看到了父母的墓地。前面青青的麦苗,长势喜人。侧旁高高的松柏随风摆动,就像父母轻轻地招手示意,欢迎着他们亲爱的孩子。此情此景,一下子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让我们的心,又一次沉浸在忧伤里,强忍住半天的泪,一下子溢出了眼眶。
一步一步,向着父母亲走近,一步一步,脚步越来越沉重,终于来到了父母近前。土堆荒草石碑,鸟儿在鸣啼,四处透出一种说不出的悲凉。
我们五人一起,开始为父母打扫墓地,用铁铲铲掉周围的树根,用锄头大剪子,剪去周围的荒草。再用铁掀把父母坟前的地面,铲起修整的更加平整些,把新土一点一点,洒向坟地的上面,等感觉一切打扫的差不多了,就擦拭干净父母的墓碑,用树枝划一个大圈,点起香和蜡烛,铺上白纸,摆上许多供品,有苹果,香蕉,猕猴桃,小蛋糕等。便开始了向父母问好,细说从前往事,还有我们心中的唏嘘伤感,以及对韩家子孙的多多护佑。
回忆我们的母亲,个子不高,却有着大家闺秀的风范。走路脚步轻轻,喜欢留一头齐耳短发,穿件淡蓝色的短褂。带着蓝田方言的陕西话。如 “这个好的太太,这个娃真心疼,非真甜,也就是水真甜。”
下放到这里后,也跟着当地人,学了不少方言,就像“这娃蛮的很,就是漂亮的很。这人不当的很,也就是可怜的很。”等等
尽管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大哥出生不久便夭折了,但是母亲还是很喜欢小孩子。不仅爱护我们,还经常给村里的小孩带吃的。平时一出门,只要家里有吃的,口袋里总不忘装点零食,好带给村里的孩子吃。
母亲的离去,是在一个秋天的下午。那天的夕阳正红,菊花开得特别茂盛。母亲已经昏迷好几天了,她就那样手上打着点滴,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迟迟等待着千里之外大姐的归来。
当大姐带着一双儿女,风尘仆仆地来到母亲面前,母亲一下子睁开了眼睛。可大姐的归来,最终没能唤回母亲,她把我们所有人望了一眼,嘴巴张了几下,就溘然辞世。让我们肝肠寸断,痛不欲生。母亲的一生清清淡淡,乐于帮人,勤劳节俭,如莲如菊一般。
提及我们的父亲,平时很喜欢笑,身材高大伟岸,有着竹一样的品格。为生活打拼,从不畏艰艰险阻,不为困难折腰。他乐善好施,只要谁有需要,父亲总能挺身而出,默默奉献,有着对幸福生活,情不自禁的渴望和期盼。
父亲的离开,是在三月的一个夜晚。那天的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就像我们流不尽的泪水。当时,守在父亲身旁的哥哥姐姐,正在和父亲说着话,父亲高兴地笑了一下,就忽然低下了头。任哥哥姐姐千呼万唤,父亲却再也没有醒来。
当看到姐夫把父亲的被褥,拿进家门的那一刹那,我感觉到我的天空暗了,心里一阵阵刺痛。我把幼小的孩子推给姐夫,疯了一样冲向医院,跪倒在父亲身边泪如泉涌。
母亲走了,父亲也走了,我忽然一下子没有了家,没有了可以倾诉,停歇的港湾。就像是一片落叶,水里的浮萍,没有了根的所在,随风四处飘零。仰天长问,从今往后,哪里是我可以投靠的岸啊?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不需要理由的。可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如同潺潺流水,伟大而深沉,她是海洋是绵绵青山,无涯无边,无止无境。而且她从来不计回报,可以穿越任何时间。
四姐喊了我一声:“想啥呢?”将我从回忆里唤醒,我们姊妹开始烧起了纸钱。忽然间,一团团纸钱腾飞起来,带着火光,一片一片,飘向高处远处,我们顿时泪眼迷离。
四姐说:“是不是爸妈地下有知,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他们告诉我们说,我们姊妹的心意和送给他们的钱,他们都收到了,一切安好,叫我们放心。”
我答:“真好!那就是说,爸妈知道我们来了,给我们提示了。”眼看着纸钱漫天纷飞,此时用任何语言,都表达不了对父母深深的牵挂和思念。
又见四月,又到清明。花儿又开,伊人却不在。清明的痛与哀伤,谁人看得见,眼泪惆怅遐想,随着风儿,飞向遥远的天边。
永远忘不了父母活着的时候,总是开玩笑说:“生了这么些个女子,长大都将是要嫁人的,最后只能留一个儿子,守在身边,实在冤枉。”可最后的最后,大多数的父母,却也是享了女儿的福。不是有句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身小棉袄吗?
眼看着最后的一摞纸钱,最终化为了灰烬。我们痛从心起,满怀忧伤。四姐缓缓拿起叠好的黄纸,轻轻压在了父母坟头上。我们再次为父母重重磕了三个头,然后缓缓起身,鞠了三个躬,怀着依依不舍满腹心事,向父母告别再见离去。这时候真的是举步维艰。一步三回头,步步再回首。
穿过长长的麦田,来在了公路上,向着父母的坟地,又一次远望,挥手告别。心里在默默念道:“再见了!我们的父亲母亲大人!再见了,我们挚爱的亲人。到了明年的四月清明,我们一定还会再来祭奠你们的。”
小车沿着原路缓缓返回,我们的心有些沉重。这时也看见好些人,手里拿着黄纸,陆陆续续向着不同的地方走去。他们也是在去祭奠已故的亲人和朋友吧。
清明啊清明,她让人心痛。有多少悲伤,化为了雨水,缓缓流向了人们的心中。
转眼间,又到了该离别的时刻,心里又是一阵难过惆怅。人生啊,就是在这样的分分离离中,一次次度过。
和四姐又是一次难舍难分,百般叮咛。继而向着家的方向,向着明媚与美好,幸福和希望奔驰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