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说中华典籍系列(11—20)
作者:李文颖(遐风)

【作者简介】
李文颖,笔名遐风、遐风致远。生于1950年,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下过乡,曾在工厂、政府机关工作。1983年始,历任企业、集团公司的领导。首创《机会学》(王光英作序,周谷城、卢嘉锡、王照华题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六维极时空论》(美国格物杂志中英文发表),著有专辑《遐风集》(香港读书文化出版社出版)。诗文作品屡被各书报刊物、网络媒体刊载,多有获奖。

11、贞观政要·尚简直笔
贞曜丹青恳切凝,观成辨误弄潮凭。
政纲借鉴呈天镜,要旨流传献准绳。
尚气锋毫碑正史,简明硕策助长兴。
直言敢抗权臣令,笔里春秋万古灯。
*《贞观政要》作者:唐·吴兢(670——749年)。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讨论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12、道德真经·神奇宝典
道生万物蕴阴阳,德惠生灵启觉航。
真谛无为为信仰,经纶不治治沧桑。
神州哲理全球焕,奇境箴言普世彰。
宝韵五千言奥妙,典光恒耀领鸿纲。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称“太上老君”。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并吸引世界哲学研究目光。
13、庄子·鲲鹏·南华真经
庄周不仕恣仙舟,子汇高贤哲学流。
鲲化北冥抟妙愿,鹏遨寰宇奋奇求。
南针齐物人间道,华舞逍遥昊陆游。
真谛奥玄凭解悟,经传昭道亮金眸。
*《庄子》作者:战国·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本名庄周,字子休(亦说子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代表作品《庄子》。
*齐物-《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人间-《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逍遥-《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天地(昊陆)-《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
14、易经·太极·大道之源
易里乾坤日月诠,经天纬地聚分旋。
太虚掩映时空理,极变沉扬象数弦。
大悟三灵书启示,道生八卦演机缘。
之奇之妙中华易,源自阴阳两极边。
*《易经》作者: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至今无定论。《易经》的产生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三古”;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即“三圣”。也有人认为爻辞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写的。
15、论语·至理·中华精粹
论昭华夏古今灯,语赋寰中睿智膺。
至圣先师酬永鉴,理儒后学续升恒。
中融立世留宗旨,华汇清心备准绳。
精诣必修君莫忘,粹求不倦展鲲鹏。
*《论语》作者:春秋·孔子(前551~前479年)。编撰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成书于战国前期。《论语》是儒家的一部典范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16、孝经·天经地义人行
孝道中华万古兴,经维立世警心承 。
天纲诸德尊为本,经纬终生念守恒。
地老天荒持永奉,义诚志秉赋潜能。
人寰善恶凭评定,行谊凌云自澈澄。
17、孝经·宝典·垂范将来
孝之为本看高贤,经纬人生孝乃先。
宝蓄神州今古训,典藏普世继承诠。
垂光永照长明路,范轨恒通大爱天。
将美人寰聆隽永,来归圣训惠安然。
*《孝经》作者: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孝经》,以孝为中心,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
18、山海经·奇·博大庞杂
山崩钟应古今惊,海立云垂意象宏。
经述幽冥方志嵌,奇谈怪诞路标呈。
博闻强志真虚境,大幻遐飞浩渺情。
庞驳汗青流眄处,杂然却蕴启灵声。
*《山海经》作者不详,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最早整理《山海经》的是西汉刘歆。《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19、盐铁论·广议辩国是
盐梅相济策纵横,铁胆铜心庙略争。
论政言商经济道,广听博识理财行。
议长说短贤良众,辩证机锋气象宏。
国富民安凭善治,是非曲直看民生。
*《盐铁论》编撰者:汉·桓宽(生卒年不详)。《盐铁论》是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20、列子·御风·冲虚真经
列寇泠然贵正求,子翔天地贵虚修。
御行化道淳深取,风泽传经善美酬。
冲澹无为诠大我,虚怀有见赋高眸。
真玄故事其中味,经内灵泉汩汩流。
*《列子》作者:战国·列子,姓列,名御寇,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大成于庄子。共成《列子》一书,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都选自此书。后被尊奉为“冲虚真人”。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的道家学派重要传承人物。《列子》保存了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庄子曾在《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