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友雅雯
文 ||侯玉娟
刘雅雯大姐是我的同学,她大我四岁,当年我们共同被分到汉语言文学文科二班,纯属偶然的邂逅。或者说是命运的垂青和眷顾。
她是来自首都北京的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地方是,开鲁县大榆树村,小三河屯后山的一个生产队。
入学集中填学籍政审表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是北京二十六中的高才生。
她人长得很精致,属于淑女形象的气质。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透出温暖的目光,爱沉思,天生一头乌黑的自来卷,说话的时候,是一口地道的京腔京韵,总体印象感觉人很优秀。
入学后我俩就是一个宿舍,她人非常谦和,低调,自律。从来不以老高三学生自居,对我很关心,很体贴,很会照顾人,我们一见面就非常投缘,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久就混熟了,她偶尔也戏说我,太瘦了,一米六五的身高,体重八十多斤,如果猜的不错,一定是从收租院里逃出来的雕塑,要不然就是哪个芭蕾舞剧团下派来的探班。刮大风的时候,腿上必须缀两块石头,不然都能被风给刮走了。
偶尔,也有的同学跟着凑趣说;“大姐,给他腰上拴根绳,拿他当风筝放吧,大姐你只管拽线就行。”于是笑声接连不断,说白了,我那时候太苗条了,就是大家的笑料。
那一刻,我们的专业课老师都跟着偷着笑。我也反唇相讥大家,“说相声呢,拿我砸挂呀,给你们当笑料是收费的。当心点吧。”
“你们也太夸张了,学了几天修辞方法,都用到我身上了,气死人不偿命咋地?明天我跳洋井去,再说我瘦,给你们告状到班主任老师那里,叫你们全部挨剋,好不?”
于是,大家都故意逗趣我说,你是幼儿园毕业的宝宝吧,人家雅雯大姐风趣的告诉大家,比幼儿园的怎么也能大些,起码也该是上小学一年级了,于是大家都哄堂大笑,课间里充满了快乐气氛。
随着新群体的建立,文理分科不久,她就开始担任我们的班长,我在班级里没有职务,是学生会的文体宣传委员,负责本年级学生的橱窗板报设计,所以我俩就总在一起配合工作和学习。
从学习上说,雅雯大姐在先秦文学知识方面,功底特别扎实,每次的作业都完成的很棒,特别是背诵历史纪元年鉴表,简直就是活字典,同学们都戏说,她一定是和司马迁有亲戚,不服气都不行,真的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写作也是相当厉害,出手不凡,有才,成稿迅速极了。遣词造句那是相当细腻,有深度。
老师欣赏,学生崇拜,知识不仅扎实,还很谦虚和努力。
可是她也有软肋,一谈到西欧文学发展简史,就有些愕然了,有的时候甚至表现出目瞪口呆的样子,特别是许多外国名著的经典句段,她的表情就是惊讶不已的样,从来不包装自己。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聆听别人好作品时,也非常专注。
她也有自己的强项,妥妥的北京活地图,只要一谈北京,简直就是京门通,人送绰号黄城根下大总管,什么故宫呀,玉渊潭了,什刹海,香山观红叶了,历史博物馆了,军事博物馆了,北京王府井了,九龙壁悠久的历史。讲起来绘声绘色的,给你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真的是形神兼备,口才不凡。
有的时候还给大精神会餐,北京的烤鸭,味道美极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简直令大家垂涎三尺,根本都不敢想。
总之是,我非常神秘她,她也非常神秘我。尤其是我们学习讨论的时候,感觉到很互补,各有千秋,各有特点,似乎在无形之中都拧着一股劲。
她有时候爱沉思。性格也有静的一面,但是她确实又羡慕我打了一手好篮球,非常欣赏我的中场段球和三步上篮,赛场上助威,赛后还啧啧称赞!
我有时也觉得她很是怪怪的,她平时学习思考的时候,静中有动,动中有思,发表见解都不过夜,对莫泊桑笔下人物分析,总是表现出质疑。还时不时地把许多作品串起来发问。
剖析作者为什么能够成为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想象力丰富奇特。
学校的白杨树下是我们聊天和讨论的好地方,她却常常说我,总有让他想不到的惊喜,你说怪不怪?
比如说,我很会劳动,干活有窍门,自己做鞋子穿,插队的时候,赶着大牛车拉地里的庄稼进场,在学校农场劳动,女孩子竟然会扶犁杖犁地,而且还会把鞭子甩得啪啪响,傻傻的男孩子样,这些都是她羡慕不已的地方。
我觉得是正常的事,她却显得十分惊讶!其实这就是地域的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的原因,我觉得似乎很正常呀,没什么可羡慕的,不足为怪的事。
她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你本来就是一位文文静静的女孩,可是一但上了蓝球场,运动起来简直像一只脱兔,给宿舍劈木头轮起斧头,简直就像个大傻小子,一遇到蒙族同学,讲蒙古语还那么流利,难怪你那么瘦,学得太杂了,太多了,真有点不可思议,确实有一点另类,总是让人觉得出其不意的吃惊,会的东西太杂了,所以累瘦了吧。逻辑思维虽然点牵强,但是却透着一种欣赏。
有一次我们两个协助班主任老师整理学籍回来,她居然十分惊讶的问我,“你原来是初中毕业生?” 我回答她,“不错的。”
他却十分不相信,原来你那么小啊!惊讶的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怎么可能呢?太不像了,我一直以为你也是高中毕业生入校了。”
“你的家庭成员栏目里为什么没有母亲的记录啊?”
“我没有母亲。”我非常坦诚地告诉她,她居然一点都不相信,目光十分怀疑的样子。似乎是觉得我在说谎,“大姐咱也不想想,生活中谁拿自己母亲不在世,开玩笑说事儿。”
我也偶有怀疑她似乎有点天真。
我很自然地说:“那有什么奇怪的,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带着哥哥和我一快过日子,我对母亲没有概念。” “那你有男朋友吗?”“没有!” “你那么漂亮,没有男朋友?” “有没有男朋友和漂亮与否有关吗?这概念里面有绝对值吗?”
我给大姐吃了个软钉子!过后,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后悔自己说话有点儿冲,一定会让她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我打开心扉的告诉她,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我现在特别渴望增长知识,需要给自己补充能量,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不足,找男朋友的事,目前不在规划之内,暂时不感兴趣。
我知道自己现在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她点了点头,表示非常赞赏。
她非常私密的告诉我,她曾经有男朋友,选调后去武汉大学读书了,不久就和她分手了,她很伤心,一年多了,才从痛苦中走出来,我鼓励她,天下好男人多极了,负心汉不值得留恋,时间会抹平一切,丢掉一颗树木,还会遇见一片森林的。
雅雯大姐夸我太有个性,太有独立思维了,并且说,“你的未来一定很辉煌,我看好你”。但愿吧,希望是这样。
说白了,对于没有谈过恋爱的人,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失恋的痛苦和伤害。
反正我们一有闲暇的时候,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几次促膝长谈, 很快的,她就走近了我的内心深处,我很依赖她,也很尊敬她,我们无话不谈了。甚至有的时候,她给我一个眼神,我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记得有一次,文学概论课,老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作业题,大家开始讨论鲁迅作品。
子君和捐生为什么会分手?
阿Q为什么会是梳着长辫子?
孔乙己为什么留长指甲?
茴香豆为什么要强调有四种写法?
作家作品的个性,力求在表现什么?
那一次的学术大讨论。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深切的体会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悟。
每一位同学都各抒己见,学习气氛非常浓。
文科三和文科四的同学都羡慕死我们班了。
一周后,我们的论文和作品都发表在校刊上,所有的汉语言文科班,简直就像掀起的巨澜,大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那种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学术讨论蔚然成风。学习气氛非常浓。讨论的论题也很有深度和广度。
我们文科二班,总是能给专业课搞出点新动静来,不能说和雅雯同学没关系。
秋天的时候我们去大林农场种麦子,雅雯大姐带着全班同学出发了,同学们都是知青出身,谁都不差,半个月的劳动,她代替班主任老师的位置,指挥的井井有条,提前五天完成任务。
回来后,我们文科二受到了学校的大会表扬和奖励,雅雯大姐功不可没。
回班开总结会的时候,她却非常谦虚的,把成绩都说成是大家的,我心里暗暗佩服,不光是高水平,真的是德才兼备的好班长,太有引领性了。
心里想,看人家,虽然比我大四岁,那境界,那格局,那城府,真的很了不起。
毕业前夕,大家都忙着论文答辩,我因为吃了学校食堂做的糖精窝头,食物过敏了,喷射性呕吐,住进了医院,把雅雯大姐吓坏了。
她一刻不离的陪在我身边,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过敏是会死人的,好在有惊无险,想想都后怕,一场虚惊而已。
那一幕,永久的留在我的记忆中了,今天回忆起来,友谊是多么重要和珍贵。
多年后,我通过电视台寻友栏目,在大天津找到她,兴奋得无法想象。
久别重逢时,掐指一算,我们一别就是三十年,见面后,哭的稀里哗啦,再续前缘,我们今生都不会分开了。
其实,有正能量的好同学,好朋友,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
雅雯大姐的确了不起,我从内心里佩服她,人品和能力优秀极了,是我一生忘不掉的偶像和好友。
真心的 期待她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出里平安!
2022年二月二十四日天津

作者简介:侯玉娟,女,网名如月,中共党员,中学语文教师。爱好文学,掬一束鲜花,挽一程芬芳,在流年的岁月里吟诵,行走在追梦的时光里。从少年时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伴有 诗歌,散文,小说,论文,通讯,报告文学……等若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