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寒雨霏霏》
作者:乔雨|诵读:李瑾
清明寒雨霏霏低回,古桥边青青新柳,依依低垂。人头攒动,来往匆匆,是过客还是断魂?
凭栏顾盼,哪片是牧童遥指的杏林,哪条小路通向酒家高挑的帘门?桥下滚滚奔腾的就是奈河吧,有去无归的蹊径,生离死别的长亭。就让我跨过这座古桥吧,去追寻纷纷走过的先人。
寒烟迷离 湿雨霏霏低回,原上青青新柳,似缕缕孤魂。细雨淋漓,从清晨下到黄昏,雨 滴落在伞上,却从腮边淌下,滴到母亲寂寞的孤坟。那把从外婆桥打开的油纸伞,撑起绵绵思念,也撑过整整一个清明。

淋漓的细雨一直懒散地下着,从童年长长的暑假下到中年漂泊的深秋;从妫河边故园的老屋落下,落满燕京的灰瓦红墙,打湿了迎亲的花轿和花轿里娇美的新娘。
打落了桃花落了又开。打散了浮萍聚了又散。漂泊的浪子已经回头,慈祥的母亲却再也不能依门来迎。湿漉漉的记忆随坟茔上的荒草增长、延长却依然飘零。

清明寒雨霏霏低回。青青新柳,依依低垂。寒雨来时蝉还未醒,冰冷的墓碑亦未醒。竖起的墓碑边 燃起新烟,随风飘散。
一块墓碑分开前世与今生,前世轻轻把往事带走,却把苦苦的思念留在了今生。

作者:乔雨简介:北京人。中共党员。工商管理硕士。做过工人、行政机关干部、国企高管。曾到西北挂职锻炼。历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散文诗协会副会长,(香港)《中国散文诗》杂志社副社长,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产经新闻报》特约专栏作家,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孤山听雨》、《檀柘寺的夏如古井》,摄影随笔集《行板如歌》、《天涯只履》,散文集《风吹浪远》,论著《实践与思考》、《经营景区》等。

配乐/诵读:李瑾,网名:清风柔,长安诗韵朗诵艺术团行政部长,热爱生活、性情开朗、喜欢朗诵。最崇尚的一句话就是:平淡是真,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