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二篇
原创首发
文/申力(重庆)签约诗人
金牌主播 少说多做
《秋葵》
秋葵,绿绿的躺在香菜、小葱、芹菜等绿色蔬菜中。在蔬菜堆里显得很安静,油绿油绿的,粗细如中指,一端带蒂,尾部略尖翘,轻灵如女子的纤指。
秋葵,用清水烧开,捞起,切成段,拌上大蒜,加上味精和着酱油,滴上几滴芝麻油,真是清香,让人胃口大开。
卤猪耳朵加上葱、姜、蒜和着秋葵,倒在花生油青烟袅出的油锅里,炒得清香,引人口水直流。
据说,秋葵产于非洲。
秋葵喜欢暖阳,喜欢肥沃的土地,多在三四月播种,夏秋季节收获。 清末时有湖南留学生徐继骐从日本带回中国,数月后种子结了果实,象辣椒。炒着吃、凉伴吃,只觉鲜嫩滑爽,妙不可言,后来漫延到全国其他的省市,被称为洋辣椒。
《本草纲目》记载“黄葵二月下种,宿子在土自生,至夏始长,叶大如蓖麻叶,深绿色,叶有五尖如人爪形,旁有小尖,六月开花......随后结角,大如坶指,长二寸许,本大末尖,六棱有毛。老则黑,内有六房,其子累累在房内,色黑......”李时珍写活了秋葵。
“炎艳秋来故改妆,薄罗闲淡试鹅黄。倾城别有檀心在,依倚西风送残阳。”陈师道饶有兴趣的写活了秋葵的使命。
秋葵清雅,入菜烹制无须花哨,能与腊肉、牛肉搭档小炒。还能与百合、竹荪、莲藕联姻,真是门当户对,相得益彰。
秋冬了,秋葵切成薄片,豆腐打成小块,胡萝卜切成滚刀,香菇切成片,放入滚水中煨熟,撒上盐,淋上麻油,起锅,一钵浓缩的山野原色菜,就上桌了,未及入口,光看看就醉了。
拿秋葵能做图章,横切成薄片,一颗颗不规则的小五星印在宣纸上,好看极了。
《一碗小面的情怀》
早上,上班前照例去那家熟悉的面摊吃一碗清汤面。
挑面的师傅打佐料,动作麻利,匙子在手中翻飞,犹如中药配方,味道恰到好处。长长的木筷在滚烫的沸水中穿梭,谁要吃软点、谁要硬点、谁是清汤、谁要麻辣、谁加牛肉,谁吃肥肠,他烂熟于心,端到你面前绝不会弄错。
我的那碗面,少辣多麻,汤宽多菜,不需再重复,只要来声清汤,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不一会就到眼前。
重庆人的早餐,少不了小面。佐料少不了葱花、姜水、蒜泥、辣椒、酱醋,花生米翻炒得金黄,压成碎米,加上涪陵榨菜。
锅里翻江倒海,热气腾腾,下了小面,煮上三,五分钟,勾一勺冷开水,丢下藤菜或莴笋叶,开水里一烫,捞出锅,小面的韧,青菜叶的脆,一天,就从佐料的鲜香奇妙交织在舌尖开始。
重庆人的小面店、面摊遍布在各大街小巷,各大饭店也少不了小面卖。
每个人都有自已心中的一碗面,哪家的面味道鲜、份量足,哪一家的店面就是再小,面摊的人也是人满为患,有人甚至宁愿站着,捧着一大碗面大快朵颐。
诱人的小面,贫贱如榨菜,尊贵如蟹黄,铺上现炖的红亮的牛肉或肥肠,更是锦上;清汤一碗,青翠菜蔬也妖娆。
一碗面,简单,却实惠,便宜,又能饱腹,驱寒,提神。
作者简介
申力《明心文学》签约诗人!笔名:申维希。重庆人,喜好涂鸦,曾在重庆文艺、星星诗刊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百篇,在各种文学平台上发表作品数百篇。
主播简介
王艳霞《明心文学》金牌🏅 主播!网名:少说多做。平顶山宝丰县朗诵协会会员,戏曲协会会员,女子学院形体老师。兴趣广泛,喜欢朗诵、唱歌、跳舞,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笑对人生。喜欢朗诵带来的喜悦和美好。用声音讴歌富强民主的祖国,传递正能量,歌颂真善美。
————————————————
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作品。谢绝敏感话题以及违反投稿条例,禁止一稿多投,文责自负,本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2,关于稿费,读者赞赏金额少于20元不予结算,文章发布七天后结算。第八天起,后续赞赏不再计算发放。没有赞赏金,不足20元的没有稿费。赞赏超过20元60%为作者稿费,带有诵读的作品,赞赏超过20元作者主播平分60%为稿费。40%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稿费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投稿视为同意此规则,诚邀广大文学爱好者投稿。
投稿题材以现代诗,诗歌,短诗,微诗,散文,随笔,五言,七律,词……
4,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总编删除!
投稿请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