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里的感动
作者:杜义霞
朗读:静 冬
突袭的疫情,让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寂静。那些往日里的熙熙攘攘、盈沸喧嚣一下子被封存进记忆里。从最初戛然而止的不适,到慢慢地习以为常;从开始的焦躁不安,到逐渐地心平气和。情绪的起落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波段,生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平稳有序地运行着。
一座城,几十万人,每日里定时做核酸,居家防疫。整齐划一的大局意识,在与疫情的对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千上万的党员干部、白衣战士、社区志愿者走出家门,义无反顾地投身一线,接受风雨的洗礼。他们不分昼夜、顶风冒雪,超负荷工作、长时间值守,站麻了腿、熬红了眼、磨破了手……看着一个个疲惫不堪的身影在寒风中坚守,听着一声声沙哑的嗓音在耳边响起,心里油然生出一股深深的敬意和感动。他们也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每个人身上都扛着一副家庭的重担。为了党委政府的召唤,为了抗击疫情的需要,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迎难而上和危险面对面,为身后的万千百姓构筑起一道安全屏障。看着那些身着防护服的臃肿的“大白”熟练地采样、消杀,看着那些日日穿梭在社区里巡查提示、维持秩序的红袖箍、红马甲,忽然觉得自己仿佛一个逃兵,大战当前不能冲锋陷阵,却在后方尽享安宁。但想想身边无数个如我一般的普通市民,都在服从防疫大局,居家自我隔离,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付出和奉献呢。当我在电脑前敲下些许文字,以自己的方式向前线的勇士致敬,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眼前循环呈现,一股股爱的暖流在胸中缓缓升腾……
前线有前线的动人场景,后方有后方的暖心瞬间。幽闭的楼宇门里,那些随时发生的琐碎家常,总会在不经意间碰触到你的心灵,温热你的眼帘。防疫微信群终日热闹着,之前几乎从无交往的邻居,一下子被装进同一个空间,彼此由陌生到熟悉,由淡漠到热络。一个个邻里相助的温馨时刻,不时地闪现在屏幕上,既和谐又融洽,让人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远亲不如近邻。12楼的老人缺了常用药无法去医院,刚在群里发出消息,马上有医生回复,帮忙代取;6楼的孩子写作业没有田字格本,马上有邻居应声,相约把本子放到电梯里,无接触送达;有人生活物资紧张,邻居立马把自家的存货亮出来,一小堆米面油、一颗白菜几个土豆、一袋卫生纸、一包口罩……接龙似的,排着队供你选择。8楼的邻居不小心烫了手,急需烫伤膏,消息一发出,一条条跟进的信息就刷了屏,有提供药膏的,有告知紧急处理方法的,有询问伤情轻重的……嘘寒问暖、爱意满屏,那种自然流露出的关心,纯粹真诚,如明媚春日里一缕微风拂过,让寂静的心湖泛起一圈圈美丽的涟漪。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那位受伤的邻居也必然缓解了几分疼痛吧。爱,毕竟最能抚慰人心,这来自邻里之间的爱意,更如春水般润泽、春雨般珍贵。
窗外,甬路旁一株山桃花正开得绚烂;杏树枝上饱涨的芽孢一副随时绽放的模样;萱草已有半尺高,狭长的叶片泛着沁人的新绿。远方那浩荡的原野上,麦苗也在春风的催促下急着返青了吧。大地复苏,万物生发,春天正踏着季节的旋律走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春天的脚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希望的降临。那些寒夜里的坚守,那些逆行者的担当;那些众志成城的永不放弃,那些共克时艰的彼此守望,必将化作劈波斩浪的利剑,冲破疫情的封锁,切断病毒的蔓延,还我们一片乌云散尽的晴空,和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
作者简介:

杜义霞,业余写作爱好者,河北散文学会会员,沧州作协会员。有作品在《沧州日报》《沧州晚报》等报刊刊发。
朗读者简介:

静冬,本名回敬东,声音爱好者。孙悦斌的声音者训练营学员。荣获首批“书香沧州”百名阅读推广人,2019年度沧州市文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声音博物馆、南京电视台娱乐频道主办“致敬白衣天使”主题诗歌散文朗诵公益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20郑州“星光之声”朗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21河北省社科联宣讲活动中荣获优秀奖,2021光明网、中国诗歌网等举办的聆响中国“庆祝建党百年 诗诵脱贫攻坚”全民阅读展演活动中荣获银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