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大路只有一条,穿村而过,现在叫“207国道”,原先叫“偃登路”。
沿在我村穿街而过的“偃登路”向西走五里,到了“五里堡儿”,路边原来有个“速报神”庙,但我记事起,就没有了,但香火还是有的。在这烧香的,大都是被小人坑了,求神灵迅速报应那些小人的。
由此向西漫上坡走二里多,就到了“岗坡岭”,下去坡就是“百星顺儿”,长大后才知道,普通话应该叫“柏松树儿”,因为那里有柏树、松树。路边有个“茶摊儿”,二分钱一杯。但我从来没有喝过,喝不起,再说了,喝茶也没有“井巴儿”凉水解渴。
从“柏松树儿”向西走三里,拐弯处立着一块刻着“滑国遗址”的石碑,那就是春秋时滑国都城。从这里向西一里就是府店,小时候的府店就是我心里的“北京”,热闹着嘞,一个月仨会,偶尔去那里赶会,喝碗细粉汤,吃个火烧,美呀!
沿我村的“偃登路”向东走五里,是十八盘的第一盘,路边有个古香古色的“茶庵”,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在此“舍茶”,“舍茶”就是免费喝茶。上行走到第十六个盘,路边有个山泉,泉水清冽,再旱都有水。第十八个盘的路边山崖上,有个“奶奶”石窟,每年的正月十六,刚结婚的新媳妇,刚生了小孩的媳妇,由婆子引着,来这里或“祈子”,或“还愿”。
上去十八盘向东南走二里多,就是偃登交界处,路边有“111个大鸡窝”,初听了不得,细看笑掉牙,一棵大柏树下面一块大石头,大石头旁一个大鸡窝,原来是“一柏一石一个大鸡窝”。
从小就会背一个曲儿:“走缑氏,盼府店,不远就是参驾店;参驾店,不用歇,再走就是郭店街;郭店街,不用停,马上就到登封城。”大海是个山里娃,十四岁第一次进偃师县城,二十岁第一次进登封县城,走的就是老家的大路——“偃登路”。
老家的大路通向远方的世界,远方的世界很精彩!(作者系北京聚能偃师校区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