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外二首)
文/苍浪客(大理杨春明)
身后的城市
被春天的雾霭笼罩
这里车水马龙热闹喧嚣
站在白羊古村遗址
远古的风吹散了思绪
一粒四千五百年前的谷粒
从干涸的厚土萌芽
锋利的石刀石斧
切开岁月坚硬的骨头
母系氏族的最后一位母亲
背着西沉的太阳呐喊
一群白羊四处逃散
一群诗人在土包上凝望
城市的春天
烟雾笼罩静静的桑园河
植物在生长
农人在劳作
白羊部落的遗民
耕作在城市的边缘
一阵风惊飞白鹭
春天的诗篇
远古的呼唤
扑朔而来
大地的儿子
赤脚踏过炙热的土地
陶罐装着祖先的秘密
石壁背面刻着咒语
时间碳化岁月碳化
千年的孤独化着一粒尘土
飘落在公元二0二二年的春天
在白羊遗址
公元二0二二年的春天
和往常的春天一样到来
静静的桑园河流过县城郊外
一群白鹭在河边绿草丛中栖居,飞翔
一条土路上车轮驶过
尘土飞入春天的雾霭
厚厚的大土堆
依然高高耸立守望春天
周围的农田已被城市一步步逼近
时已仲春,绿色还未全部到来
干涸的土堆上枯草依旧是冬天的姿态
目光搜寻每一粒泥土的密码
想用春风来破译
关于这堆黄土下四千五百年的信息
每一粒泥土、沙砾
每一株野草、枯枝
传递时光轮回的密语
白羊,白羊
我四千五百年前的母亲
放牧着一群白羊
挤出鲜美的羊奶
哺乳嗷嗷待哺的我
和上江上游的人类
粗犷的父亲们
穿着兽皮裤叉
举着石斧石矛追赶
四处逃窜的糜鹿
而此处的茅屋里
祖母们烧着火塘
浓烈的烟熏黑了
西沉的太阳和历史的天空
一粒稻谷的种子见证文明
被封存在岁月的陶罐
散落在这个春天的原野
大片的秧苗又染绿了城市边缘
拾一抔黄土
历史的温热还在
紧紧握住
我紧紧握住四千五百年前的春天
一束光
文/苍浪客
一束光穿过岁月的缝隙
顺着苍穹的天眼顺势而来
带着历史的温热
轻抚大地苍桑
曾经苍海桑田
曾经阡陌纵横
曾经稻谷飘香
曾经炊烟袅袅
一束光
洞悉大地的隐密
风声解密苍茫
河流失语静听
白鹭偷偷衔走遗失的谷粒
一束光
从亘古而来
走了数千年
顺着浩瀚的春天
照向未来
【延伸阅读】宾川白羊村遗址
宾川白羊村遗址,云南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今宾川县白羊村。
中文名
宾川白羊村遗址
性质
云南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
地点
今宾川县白羊村
发掘时间
1973—1974年
遗址概况
1973—1974年,经考古发掘,发现房基11座、墓葬34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角器、牙器、和蚌器。石器工具中有磨光的长条形石斧、梯形石锛、柳叶形无铤石镞、新月形弧刃穿孔石刀(农业工具),还有一件石印模。房屋为平地起建的木结构建筑,墙基四周开沟,有柱洞,柱间编荆条,抹以草拌泥。窖穴内发现大量灰白色的粮食粉末和稻谷、稻杆痕。兽骨有狗、猪、牛、羊、鹿、野猪、黑熊等。褐色、灰色陶器主要作为炊具和盛器。说明其居民是定居的农耕民族,兼事捕捞和狩猎。墓葬有瓮棺葬(多为幼童),仰身直肢葬,仰身屈肢葬其中有无头葬10座,有单人或多人合葬,据分析,可能与械斗、战争、猎头或头颅崇拜有关。文化层厚4米多,分上下层,下层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2165±105年或公元前2050±105年,证明距今4000年前洱海地区就有农业民族生息。据出土器物分析,受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影响,但其来源及与今民族的关系尚不能确定。其后的发展去向可能与剑川海门口遗址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