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月如诗,诗吟岁月
作者:曲世民
古驿泥香,青山草绿,梦回乡里还行。恰风华年少,见识枯荣。痴迷幽谷清泉水,看树影、飞跃流莺。柳丝争秀,槐花斗艳,春意丛生。
感叹岁月单程。赤子知怀土,一往柔情。望莲峰依旧,林茂溪明。重来烽火台前阅,已过去、没了刀兵。三杯老酒,寻诗新醉,不问功名。
我填写的这首词【金菊对芙蓉】《故土情怀》,又是反映思念故乡。其实,我创作的诗词,大都反映两个方面,一个是思念故乡,一个是军旅生涯。最近我写的七律八仙体、回文体、顶真体、卷帘体、玻璃体,大都是赞美故乡。
有人曾问过我,你写家乡、又写当兵,怎么“没完没了”呢?我说,我在老家二十多年,我又当兵二十多年。在家时想当兵,当兵时想家乡,感情纠结了大半辈子,这可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所以,我曾好多次劝说诗友不妨写一写你身边最熟悉的事情。
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大都在人世间生活了一个甲子,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哪一壶提起来不是一首诗词?如果你用几首、几十首诗就把几十年你身边最熟悉的事情都写完了,让你感到“江郎才尽”,那就说明你对你自己和你曾经的生活有点太不在意了。
热爱生活才能在意生活。生活无处不是诗词。你回想一段经历,就是一个意境;你变换一个角度,又是一个构思。我们汉语更是博大精深,词汇十分丰富,韵部十分宽泛。纵然是同一个意境同一个构思,你可以用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韵部,写出不同的精彩诗词!
每个人的诗词写多了,可能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创作“个性”,有人偏“柔”,有人偏“刚”。我以为,不论是偏“柔”还是偏“刚”,都要贴近生活,让人觉得很像,品味起来很有味道。我最担心的是,千万不要一味地走进“老干体”,若是那样,就麻烦了!
我们不妨尝试着不同创作风格,写柔则能“柔情似水”,写刚也会“刚劲有力”。不瞒你说,我刚学写打油诗时,不知天高地厚,出于好奇心理,曾经学着《射雕英雄传》中的“老顽童”周伯通的样子,左手搏右手,写柔也写刚,倒也不断增强了自己的创作兴趣。
有人说,自古以来最应当佩服的诗人,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写出一部巨著《红楼梦》的曹雪芹。那么多不同性格的角色,那么多不同风格的诗词,实际上都是出自曹雪芹一人之手!纵然李杜在世,未必能够做到。所以说,一个悲欢大观园就是一个生活大世界。你若在意生活,生活不会负你!

【作者简介】曲世民,1955年6月出生,曾经携笔从戎走马边关,用满腔热血书写军旅人生。初学写诗,还是爱好,只求在摇头晃脑的吟咏中寻觅乐趣、迟缓老年痴呆。现为蓝星诗苑九院(三期)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