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玉厚感言
文‖董玉厚(陕西扶风)
看到成喜良学弟写的《师恩铭颂一一扶风中学名师表》,感到很亲切。
吾今八十岁矣,闲暇之时也常常忆起当年读书求学之事,思想单纯,艰苦奋斗,吃苦岁月,深感愉悦。
吾常常想,三年困难时期,老师们每月平均不足30斤粮,没有其它副食,疏菜,如何吃得饱?每年秋天,课余之时,师生常去城关南台河边菜地,捡拾剩菜叶,萝卜根,晒干后以补食粮之阙,"瓜菜代",代之以粮,免强填饱肚子,艰难度日,实在不易呀!
然而,学校依然呈现生机勃勃景象,老师苦教,学生苦学,非要教出个样子来,学出个样来!
为母校一一扶风中学争光争气。当时,扶风中学升学率无论中考,高考成绩在宝鸡地区,乃至全省都是添于名校之前列!何也?
因为学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一校党支部。
高真民老师1955年从县委宣传部长到扶中任党支部书记,至1968年十三年间,加强党对学校的正确领导,校长負责制,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培养了一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老中青三结合,有活力,有潜力,教学相长,学习风气浓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当年,也为扶风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人才。
六七十年代,正值各项事业大发展时期,扶风县的行政,教育,卫生,农业和其他各行业旳干部,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扶风中学高,初中毕业生!
扶风中学对发展县域经济功不可没! 我们永远念殚精竭虑培养我们成人的恩师们!
扶风中学六七十年代辛勤工作的老师功不可沒! 当永远载入扶风史冊。
怀念母校,倍加感恩培养我们健康成长的老师们!
扶中高六五级:董玉厚,2022一3一26,于扶风县县城。
董玉厚,男,生于1943年10月。大学文化程度,从事教育近40年。毕业后从教6年,后一直在扶风县教育局工作至退休。主任科员。曾任《陕西成人教育》杂志特约评论员,在省级杂志,《西安晚报》,《宝鸡日报》发表散文,杂文,评论数篇。著有《文言虚词》(陕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次出版,2002年再版。《中外发明家的故事》(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1996年发行两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