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南海角觅知音
——海南旅游记四
文/郑建岐
11月20日,我们离开了兴隆,直奔海南之行的最后一站——三亚。
途中,导游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三亚古称崖州,地处海南南端,东邻陵水,北依深亭,西与乐东交界,是我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和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之一。由于“鹿回头”景点及其美丽的传说,被称为“鹿城”。三亚市属地级市,辖2区(县级)、1个办事处、13个乡镇。居住着汉、黎、苗、回等多种民族,总人口44万,其中少数民族16万多人。

导游接着介绍,三亚资源丰富,且具有独特之处。其矿产主要有:水晶、花岗石、钻石、大理石、磷、钛、铅等30多种。这些名贵的矿产资源已深加工成高档的工艺品,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当年日本入侵中国时,为便于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修建了铁路专线,我们至今看到被废弃的铁路,就是日本当年入侵中国掠夺资源的见证。

三亚的海域宽阔,水质好,海洋资源丰富,品种独特。著名的海产品有鱼翅、鲍鱼、海参、龙虾、鱿鱼等40多种,其中“鳖鱼翅、海参、鲍鱼”被称为“崖州三珍”。这些海产品包括贝类、海石花、海蛰皮等已开始远销港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亚的森林资源丰富,有热带雨林木10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花梨、子京、母生等500多种,药用植物有沉香、砂仁、益智等;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椰树、槟榔、腰果等;野生珍贵禽兽有熊、坡鹿、狐狸、穿山甲等。三亚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如春,夏日凉爽,终年无霜,四季花开,自然景色优美,海滨风光迷人,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57处。这里不仅集中了现代国际旅游业所追求的“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资源要素,还具备了“河流、港口、岛屿、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十大风情资源,在国内绝无仅有,在国际上也是寥寥无几,堪称一绝。

听着导游三亚风情醉人的介绍,欣赏着一路椰树长廊、滨海风光的景色,不知不觉,顺路来到台湾村——日月湾海门游览区。一下车,就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唢呐声和爆竹声,我们循声望去,才知道是台湾村高山族一年一度的祭海活动。
只见长长的人群队伍中,走在前面的年长者头戴一顶“道士式”黄帽,身穿灰色长袍,左手拿只用短小木棍和白马尾毛做成的甩子,右手举只香,嘴里念念有词(听不清);有两名男子抬着猪头肉,有12名赤足男子,身着黑色短衫、短裤,头戴遮凉的圆型竹斗笠,抬着一条小木船紧随其后;有20名身着高山族各种颜色服装的年轻妇女,走在队伍的最后;还有人敲着锣鼓、吹着唢呐,慢慢地朝着海边祭祀台走去。按照传统,由走在前面的年长者主持,进行了一系列祭海活动,祈求“海龙王”保佑渔民出海打鱼平安归来。之后,男男女女在海边沙滩上手拉手跳起了篝火舞蹈。此时,我的妻子和许多游客都饶有兴趣地参加了篝火跳舞活动,我立即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一难得遇上的祭海活动。

观看完祭海活动,我们兴趣盎然地入户参观了台湾村高山族的生活习俗,观赏了高山族的歌舞演出,拍摄了许多带有标志性的珍贵照片,品尝了高山族名贵小吃,令人回味无穷!
下午,我们赶赴三亚的第一站大东海。这里最著名的传说,有宋朝名臣李纲在这里“东山再起”的典故。所以,古往今来凡是事业等方面受挫折的人都希望能在这里沾点好运,以期有朝一日东山再起。我们一行来到这里,除了想沾点好运外,身体好的去潜海,观看和感受有趣的海底世界。我和妻子买了游泳衣,跑到海边围起的浅水域,与海水亲密接触,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冲刷着匍匐的身体,扑面而来的浪花爽人心扉,与大海相融,所有的辛劳郁闷都不复存在,沉静幽深的大海象一位通达世情的老人,笑呵呵地接纳着你所有的快乐与痛苦,愉快和悲哀。满眼的碧绿让人心情豁然开朗,明白什么才是美妙,什么才是博大,什么才是永恒……

我们夫妻坐沙滩上,躺在吊床上,享受着新鲜的烤鳗鱼,饮品着爽口的椰子汁,感受着海风徐徐,听着潮声阵阵,瞧着大海一浪接一浪狂吻沙滩,俯瞰大海的浩渺,放飞心情,真是碧浪青天恋无限,银波雪沙惹人醉,蓦然有一种置身世外的感觉。尤其是那种不时传来的惊涛拍岸声、人们的欢笑嬉闹声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烧烤香味,提醒我这并不是梦幻中的故事,而是一种人与自然亲切的和谐的美!



【作者简介】郑建岐,男,(微信名天外来客)1949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65年参加工作,历经“工、农、商、学、兵”;2009年公务员退居宝鸡市。现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先后有近200篇文章发表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杂志上,有20多篇文章获奖,有8篇文章被收入《中国新世纪经济理论经典文库》、《中国当代社科文库》。并出刊了《岁月有痕》、《案首墨痕》两集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