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姥姥》
作者:黄营
“等我,等我长大挣钱了就能孝敬您了,姥姥!”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在月朗星稀的夜晚,在姥姥的小院里铺张凉席依在她的怀里,仰望着星空嗲嗲地说着这句话。姥姥也总会捧着我的小脸笑嘻嘻地说:“好好好,俺等着俺妮儿长大!”说好的等我长大,可您为什么不等我?姥姥在我16岁那年永远的离开了我。可我总觉得姥姥从来没有离开,姥姥一直活在我的心里……
我是姥姥从小带大的,爸妈工作忙没时间带我,我生下来满月就寄养在农村姥姥家。姥姥家在邹城的一个小山村。80年代的农村还不是太富裕,记得姥姥家还是那种矮矮土坯的房子,院子里有一棵沧桑的枣树、一棵年年春依旧的桃树、一棵皂角树,几畦菜地,还有红的、粉的、黄的各种颜色的花草。姥姥在院子里养了些鸡、鸭、鹅,每天我会在鸡鸭鹅的“叽叽嘎嘎”的欢声中惊醒。每天我都会看到,从头到脚打扮得利利落落的小脚姥姥,她在院子里摇摇晃晃颤颤巍巍忙碌的身影。姥姥用她勤劳的双手把小院儿拾掇的一年四季蜂飞蝶舞花果飘香。在那个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80年代,姥姥总想着法子让俺吃得饱。春暖花开的时候,姥姥会挖一些野菜做出各种美食,凉拌的扫帚菜、蒲公英,鸡蛋荠菜馅的饺子,茴香苗炒虾米,还有葱花油饼,韭菜盒子应有尽有。炎炎夏日,小院里绿油油的黄瓜,红彤彤的西红柿,还有白里透红的桃子缀满了枝头。姥姥总会把它们摘下来放进院里的井里冰起来。每次我放学跑回家,满头大汗的我总会吃到冰冰凉的果子。那滋味儿真是甜到心里,沁到脾里。当硕果累累的秋天来临,家里的吃食就更多了!颗颗饱满的花生毛豆、大枣核桃、山枣子、石榴妥妥的摆上了桌。即使在皑皑白雪的冬天,姥姥也会变戏法似的弄些柿子果脯,哄的馋嘴的我咯咯直笑。当然这么多好吃的也总惹得邻居百舍的小孩子到我家玩。姥姥也不吝啬的分给他们吃,最让人生气的是吃完了姥姥还让他们拿衣角兜着走 ,当时气的我直跺脚。记得那时候姥姥总摸着我的头说:“都是小孩子,咱少吃一口不咋地!”

姥姥不仅变着花样的让我吃得饱,还让我穿得暖。记得小时候我从里到外的衣服都是姥姥一针一线缝制的,我穿的衣服也是村里最干净最漂亮的。姥姥的针线活在十里八村都排得上号的!记得小时候家里总有人来找姥姥裁衣服,不管什么款式,只要有样品参照,姥姥就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成品。

姥姥的绣工也是一流好,花鸟虫鱼像是长在姥姥的绣花针里。那绣花针在姥姥手里宛如一个小精灵,一会儿灵巧的向上蹦跶着,一会儿迅猛的向下躲藏着,一上一下,看得我眼花缭乱。姥姥却气定神闲,一会儿旋转着针尖,一会儿勒线,一会儿向下拉。没过多久,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儿便呈现在衣服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姥姥盘的各式各样的扣子,对襟盘扣、斜襟盘扣、蝴蝶盘扣、蓓蕾盘扣、蚕丝盘扣……一个个盘扣在姥姥手里缀在不同款式的服装上衬托出不同的韵味和典雅。短坎长裙中间密密地缀排平行盘扣,于端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缀上几对似花非花的缠丝盘扣,于优雅之中见清纯;就连后开衩的直筒连衣裙也缀上了几颗盘扣,恰似一只只欲飞未飞的蜻蜓活灵活现。就是这些漂亮的盘扣不知让姥姥多干了多少活,多受了多少累。十里八村的新娘子的红盖头棉袄都是姥姥做的。姥姥白天要忙家里的活,只能趁晚上才能挑灯缝制。有时候我睡醒一觉了,还看见她在灯下临行密密地缝着。我心疼的埋怨她,可她总是笑嘻嘻地说:“一会就弄好了,俺不累!”

记忆中姥姥那简单的话语,满脸慈祥的笑容,粗糙的手掌上都闪着光。她最朴实的情感,不刻意的善良,日常生活点滴中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在我们心里种下了“勤劳善良”的种子。 姥姥离开我已经有24年的光景了,可我无时无刻不想念着她。姥姥刚去世那几年,我每天都在写日记,每天都把想对她说的话写在日记里。现在有了孩子,我想把姥姥写在这篇文章里。让我和孩子记住姥姥的样子,记住那个“心灵手巧、质朴善良”的姥姥,记住那个疼我爱我的姥姥慈祥的样子。

作者简介:黄营 ,一名煤矿女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幼喜爱文字喜欢诵读的她在单位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多次在单位举行的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中获奖。曾荣获邹城市“说出你身边的战疫故事,让感动成为一种力量”全市职工演讲比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娇小玲珑的她用一颗朴实的心感动生命,用真心书写真情!她的人生格言——我的梦想,已经交付给太阳,流年似水,向阳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