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人生
文/刘景颜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人活在世上,不在乎您拥有多少金钱和财富,关键是看你对别人和社会有多大奉献。有的人把金钱看得很重,有的人把名誉看得很重,有的人把知识看得很重,有的人把人格看得很重。
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诗篇中这样描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首诗,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应该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而活。
人的一生要淡泊名利。金钱和财富固然重要,但不能过分追求,过分追求就会带来烦恼和忧伤,往往会适得其反。俗话说:“看钱越重,离钱越远。”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为了追求钱财、追逐名利,往往会不择手段、不讲方式,为达到其目的而不惜牺牲国家、集体、单位和他人利益,甚至坑朋害友。有的为了钱财闹得父子反目,手足相残;有的为了钱财,铤而走险,为钱财而身陷牢笼,甚至会丧失生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一千年古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增广贤文》上说:“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恐害己”。自古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过多为此忧伤和惆怅,要适可而止,量力而为。
人的一生要注重学习。人生的路很长,人生一世要经历许多场合、许多事情、许多岗位,要与许多人、许多行业打交道,没有知识和技能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所以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总结,要自觉养成读书看报、涉猎百家、追求知识、勤奋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乐趣,把学习当习惯,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把毕生的精力用在对知识、技能的渴求上,因为人只有有知识、有学问,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戴,况且当今处在信息时代,知识在不断的更新,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创新,不学习就会落伍,不学习就会与外界脱轨,不学习就会被新时代所淘汰。人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营养,博学多艺,继而达到学通今古,术贯中西,才能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各项工作和事业才能开辟新天地,开创新局面,永远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人的一生要爱岗敬业,要有进取意识,要有良好的追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无论官职大小、地位高低,都要脚踏实地做事,坦坦荡荡做人,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什么工作、什么岗位无所谓,一定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力所能及,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工作如何变动,职务是否升迁,台上、台下、顺境、逆境,都要坚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理念,始终把自己置身于老百姓的位置,怀着一颗平常心。人生虽然不可能一成不变,朝来暮去,潮起潮落,但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经历的偶然和必然,在成与败面前拥有一颗平常之心,只要做到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宠辱不惊、不骄不躁,你就会没有忧伤,没有烦恼,心情舒畅,身体健康,一生幸福快乐。
2016年5月16日 。

作者简介:刘景颜,男,中共党员,原中共河南省鹿邑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鹿邑诗词学会名誉副会长,诗人,党史专家,擅文喜史,擅长公文,党的基本理论,国防军事,国际时事等。电话13939462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