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文友:
经过市县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中央及省市传媒大腕一帮志同道合朋友们的共同努力,天阔书院即将开院迎客。“天阔书院”微刊也将如期推岀,和广大文友见面。
天阔书院它不是导师,也不是教官……然而,在这里能耹听和传递你在天地间、山水旁、风雨路上激蹦的内心诗语,在这里能接纳表达你所悟所发的妙语真言;在这里,能让你呼吸到自然和文学的气息,文化养心,环境养身,思想发芽,流年泻绿。
天阔书院日日企盼您撷绿叶走来,驻足留下馨香…… 愿它每一篇小文,都能驻入你搏大的心田,催开你艳美的心花,扬起你灿烂的笑脸……
天阔书院愿你所见皆如初见,愿所到永是春天……天阔书院微刊暂列【时政微言】【文化漫谈】【网文精选】【工作生活格言】…另预留几个小栏目,期待着各位的高论阔谈,小编将时时收存,结言发刊…旨在用会心的会谈消解生活中的压抑和嘈杂,让欢娱和理解始终萦绕于我们的心间。
人生就是一条抛物线,只要你志向高远,终将不断迎来高点,愿这小小的天阔书院陪你抵达各自人生高点……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千古未有的华夏黄金时段,愿天阔书院中收存的每一本马列著作和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真言,能解开你工作中的锁和生活中的结,我们在伟大的时代去攀登更高的山。
天阔书院与你在漫漫人世结伴,以达不负韶华,不负人间……

让土地流出浓郁的芬芳
——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的梦程华章
徐广征
她是一位农村妇女,却数次与国家领导人同坐朝堂;她不是学士、博士、海归,却几十年如一日研究绿色生态农业,有“科技女状元”之美誉;她心系五里墩每家每户,时时刻刻为乡村振兴擘画且实践;她身在牛棚,却期盼着久久归一、中华复兴;她在两会千百镜头前,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淳朴的鲁西南口音很有气场。
她就是王银香,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山东省曹县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
王银香怀揣初心,不辱使命,把一个“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种地地不收,种草草不长,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的盐碱窝、贫困村,经营成为全国知名的明星村、小康村。
不靠山,不靠水,只有人均一亩多地。土地流转、花果种植、旅游观光、农牧结合,他们拉长产业链,一步步探索出一条生态农业之路。2003年五里墩村组建了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拥有自控土地2万多亩,奶牛2万多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8万元。2022年人均收入5万元。30多年来,五里墩村通过企业化发展,创造出种植、养殖、乳品加工等就业岗位1200余个,带动周边10000多名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银香伟业集团年产值达到4亿元,每年利税超过1000万元。

山重水复亦有路 巾帼担当展雄风
30多年前,五里墩穷得出名,土地盐碱,缺粮少物,村民日子紧巴。这样的烂摊子,让老爷们当村支书都退缩。因为有文化、有口碑,组织上信任,王银香成了村党支部书记。
王银香首先接手的是村集体两万元外债。面对贫穷、压力,她没有胆怯,认为自己是共产党员,就要勇于担当。她和村里的党员们商议后,决定发展建材业。为筹建窑场,王银香忍痛转让了经营多年、收入丰厚的杂货铺,拿出多年积蓄作为建厂周转金,并劝在外办窑场的丈夫辞职回村创业,又把丈夫购置的40辆地排车、4部柴油机、2部制砖机全部捐给村里。
在王银香的感召下,16户准备建房、11户准备办喜事的村民把积蓄连同孩子们的压岁钱全拿了出来。集腋成裘,很快集姿10万多元。王银香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昼夜加班干,筑起一座22门无烟囱轮窑。窑场当年盈利8万元。建材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全村出现了110多个运输专业户,村民腰包渐渐鼓起来。
王银香又带领群众利用村里的塘坑进行鱼鸭混养,发展立体养殖。1990年,为了快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流转全村土地3000亩,实行统一集约经营和企业化管理。王银香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决定发展畜牧养殖业,“用牛粪改良土壤”,走农牧结合、有机循环的发展路子。

生态农业金链子 踔厉奋斗大地香
1997年,银香伟业正式进入畜牧行业,提出了“有机共生经济模式”,将农业和畜牧业有机融合,打造从农业种植、秸秆资源利用、奶牛养殖到有机肥加工、土地培养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产业链的闭合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药超标、畜禽粪便污染等难题。2003年完成了“从土地到餐桌全程有机循环产业链”建设。在拥有良好土地资源的基础上,王银香又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了一批智能化大棚,全部采用有机方式种植,其中17个蔬菜品种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
由一个制砖小厂到现代化高科技畜牧企业,他们用全新的理念构筑现代有机农业框架,带动12个省份的万余户农民搞养殖、种草,发展有机产业,实现了致富梦。公司采集附近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样本,建立“土壤质量档案室”,启动了“曹县百万亩净土工程”,使曹县多地的环境生态,特别是土壤生态得到恢复和提升。土壤明显改善后,开始种植苜蓿、金银花、紫苏、燕麦草等优质的饲料植物。同时采用腐熟牛粪作为肥料,运用现代生物防治技术,种植了十余种蔬菜瓜果,真正实现了无污染、纯天然。王银香强调说,要还原食物最天然的味道,为社会提供真正的环保食品。经过十多年的尝试和实干,2008年企业“从土地到餐桌全程有机循环产业链”模式获得国家科技成果鉴定。饲草饲料保证源头安全,奶牛吃的是苜蓿、金银花、紫苏、燕麦草以及优质青贮玉米,饲料全部是自加工,不外采也不外售。2005年12月,企业获得了包括有机奶牛和有机牛奶在内的六项国家有机认证。牧场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运作,推广运用废物综合治理、奶厅速冷、水肥一体化等前沿技术。2010年11月,银香伟业黄河故道万头奶牛国际牧场通过验收,被农业部授予奶牛标准化示范场。2011年3月,企业成功通过国家学生奶源示范基地验收。2014年集团旗下的乳品“归一”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归一牛奶等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银香伟业致力于打造三生三区的田园综合体。“三生”是指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统一;“三区”是生活社区、产业园区、生态景区的合体。坚持探索如何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目前已改良周边土地10万余亩。盐碱地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沃土,坑塘改造成了风景优美的公园,生态园里种植纯天然的有机蔬菜和蒲公英,当年的盐碱窝成了文明富裕的新农村。谈起发展,王银香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致富的过程中也要兼顾环境,不能贪图短期利益。要通过生态环境和生态产业的不断升级,来改善生活条件。”
近几年,银香伟业开始发展观光牧场,并创建了“归一有机鲜生活文化体验馆”。体验店里售卖品类繁多的乳制品,也售卖银香伟业的有机蔬菜与安全有机的营养肉食,还有各种口味的面包、冷饮,成为百姓的“健康食堂”,为百姓搭建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健康生活的平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银香伟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大力投入科研事业,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2002年,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批自主本土体细胞克隆牛。与中山大学合作,成功研制的肽系列乳品达国际先进水平。现已建立四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与检测机构,拥有硕士以上人员20余人。企业还与中山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银香伟业每年都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克隆技术及良种牛扩繁、水肥一体化、有机肥生产等技术均已位列领域前沿。

教育发展百年计 乡村振兴靠人才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人才成长离不开教育。王银香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1990年,五里墩村就实现了小学免费教育。2007年又出台鼓励政策,村民子女考上硕士奖励5万元,考上博士奖励10万元。人口仅有1600余人的五里墩村,培养出了200余位大学生,其中包括50余位硕士和博士。村民姚景轩三个孩子学习优秀,在村里的资助下全部考上了研究生。姚景轩感慨地说:“我们村有个好支书,村民真是幸运!”
2016年,80后硕士于沧龙放弃海外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搞电商和新零售。“我是在五里墩长大的孩子,也是村里给我提供了走出去的机会。”于沧龙说,“我的专业是供应链管理,希望能用专业知识帮村里搭建多元化的消费平台,让家乡的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五里墩村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大学生工作和居住,与从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数量基本持平,实现了人才的双向流动。
为了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近年来,五里墩村又建起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和小学,开办了银香家长学校,邀请多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授课,开讲40多次,参与人数过万人次。人大代表履职,她写了《关于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建议》和《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战斗堡垒村支部 发展引领火车头
发挥村级组织的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村工作主要还在村民们的思想转变上。为了解决问题,村子里的哪条巷子我没走过、哪户人家我没进过?一遍又一遍地做工作。”当年建窑厂,坑洼不平的道路,百八十斤的泥土,王银香挑着沉甸甸的扁担,不知道跌倒过多少次……在她的带动下,村民们个个撸起了袖子、甩开了膀子。五里墩村党支部30多年来一直保持和谐稳定,赢得广泛信任。“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只要真心实意为村里办事、为群众谋福,群众就会拥护你、信任你。”王银香说,“这些年来,村组织带领大家致富,改造村居环境,发展教育,每件事都是为了百姓,大家也都信任村支部这个‘火车头’。”
于兵原本是五里墩村的一个贫困户,依靠村里的农牧和乳品加工业,一步步发展成了致富能手。他动情地说:“我能发家致富,离不开村支部的支持和带动。”

潮平岸阔好时代 乘风破浪新航程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她不仅将目光放在五里墩村,还希望能够带动更多人参与到产业中来。她表示;“每个共产党员都有自己的责任。作为村支部书记,让每一个村民致富是自己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带动群众发展是自己的责任。今后,我希望把五里墩村农牧结合、有机循环的发展模式辐射得更广,让更多人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拥有幸福感。”
“因为我是来自基层的农民,很关注农村、农业、乡村振兴。要把我们的产业做大,把品牌做出来,使更多的农民在这个产业上就业,实现持续增收的梦想。”
30多年间,银香伟业给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工作汇报,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类媒体宣传报道,“人和土地的良好关系是幸福健康的根本”的理念得到广泛赞同。他们倾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与时代同频,与环保契合,相信在未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中,这朵乡村之花会绽放出更多的美丽和芬芳。

你一一王银香
文/天阔
你带着黄土从故道走来
和总书记一同坐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
你用鲁西南的乡音
在中央台向全国人民畅谈
乡村振兴的理想
你用“归一"牌牛奶憧憬着
祖国的统一
你用纯生态打造岀
片片良土沃壤
你用5万、10万
为本土大学生开岀高奖
你呵,你以半百之躯
亲手打造国际幼儿园
和孩子们一起引吭高唱
五里墩有成千上万头奶牛
你心中记下了每头牛的模样
你还亲手接生了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牛犊
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刚强
你呵,你
你无愧于黄河故道的优秀儿女
你呵,你
你无愧于响亮的名字
——王银香


注:图片选自网络,本文收存于天阔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