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的书缘
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中学七年28班
冯嵩然
儿时的美好令人深思,有时不禁潸然泪下,把回忆寄托在纸笔上,这便是跃然纸上的《朝花夕拾》。当然每个人都会因自己的“媒介”而陷入深深的回忆。
儿时的我懵懂无知却充满好奇心,8岁时就与书结下了缘。一天,我因父亲引荐的“四书”成天追在他的身后问:“爸爸,“四书”到了吗?”父亲会抚摸着我的头说:“快了快了,再等两天吧。”父亲一有空闲时间,就背诵古诗给我听,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我竟然被古诗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所以我也喜欢读书了。
当一个封面印着蓝色笑脸的塑料袋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欣喜若狂地一把从父亲的手里抢过来,小心翼翼地取出《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等四本书,然后回书房看书。
晚上,父亲把我叫到他身边,让我读书。“曾子,字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还没读完,我就遇到不少生字。“爸爸,这个像保护膜的字念什么?”“读yu”“这几个字呢?”这时,父亲拿出一本《新华字典》递给了我。在排除字词读音障碍后,我开始给父亲读作者简介,心想读完我就能自由了,可这样的想法还没等我在眼神中透露出来时,父亲的一句话却让我心灰意冷。“来,翻到第二页继续读……”
可盼到第二天了,因为父亲要出去工作了,我原以为能够出去痛痛快快地玩呢。谁知,父亲走出家门前却命令我道:“快给我背,晚上我要检查!”我迟疑了一下,心想,读书虽苦,但苦中有乐。李大钊曾经说过“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我郑重地对父亲说:“收到!保证完成任务!”过了一会,我开始看电视了,这时爷爷笑呵呵地走过来对我说:“孙子快背呀,不然你爹回来一定会打烂你的屁股!”“爷爷不急,我要学会劳逸结合,等会就背。”
没到晚上,父亲回来了。刚迈进门槛就问我:“背会了吗?”“差不多!”“背一下我听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还行,明天接着背!”父亲说。
直到现在,我仍然坚持读名著及课外书,我还会依稀记起父亲的教诲,让我多读好书,盼我早日成才,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
(指导教师 贾俊海)


作者简介:冯嵩然,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中学七年28班学生。酷爱读书,喜欢探索问题,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