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涵指的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龙学的内涵是指龙学的本质属性的总和,龙学的本质属性是人们经过对龙的研究,形成有关龙的系统的理论。故龙学的内涵也可说是有关龙的系统的理论的总和。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龙学的外延是指古今中外有关龙的所有的系统性理论。
既然龙学是有关龙的系统理论的总和,那么,这些系统的理论是如何而来的呢?
是容合而来的。所以,龙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容合性,即龙学是兼容、包容、综合、化合了有关龙的种种理论的学说,这些学说涉及龙的发生、考古、神话、民族、历史、民俗、艺术、政治、哲学、信仰、传播等等。换句话说就是,龙学是容合了龙的发生、考古、神话、民族、历史、民俗、艺术、政治、哲学、信仰、传播等等理论的学说。从这个意义讲,龙学可以说是一种容合学。
龙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发明、展现的神物。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和龙在源流、形象、意涵、功能、地位上有重大差别,是两种不同的物象,龙不是dragon,dragon也不是龙,将龙翻译成“dragon”,和将dragon 翻译成“龙”,都是错误的。所以,龙学的第二个特点是民族性,即龙学是中华民族成员研究本民族所拥有的神物——龙的学说,这种学说当然首先属于中华民族。
龙学的第三个特点是世界性。龙学的世界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解释:一是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员,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世界文化、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龙学自然是世界文化、世界文明的组成部分;龙学丰富了世界文化、世界文明。二是龙学所揭示的一些文化内涵、精神理念,可以与世界其他文化、其他文明相对接、相融通,可以给世界其他民族、其他文化、其他文明以参照、以影响。
龙学的第四个特点是实践性。龙学的实践性可以从三个层面得到解释:一是龙学是人类思维的成果,而人类思维能力的产生、发展、丰富,来自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二是龙的本质是对宇宙力的感悟、认知和神化,而对宇宙力感悟、认知和神化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三是龙学作为概念系统,其论点、论述、结论是否正确,其功能、效果如何,要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去检验。
任何一门学说的建立,都要遵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都离不开梳理、分析即演绎的方法,和概括、总结即归纳的方法,龙学也不例外。在后面的论述中,笔者将对古今中外各种有关龙的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
因为龙的发生,与图腾、考古、神话、天文、原始思维等有关,龙的发展、演变,也广泛、深入地渗透、体现在中华民族物质器用、习俗仪规、观念理论的方方面面,故龙学的创立,必然牵涉到考古学、生物学、天象学、神话学、民族学、文化学、文明学、历史学、民俗学、政治学、艺术学、道学、儒学、佛学、哲学、信仰学、传播学等等学科,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是龙学的研究方法,如田野考察的方法,考古发现、史籍文献、民俗资料三重证据法,等等。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 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