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苹:“愿做革命一块砖”
宫顺
“一号楼一单元家人们下楼做核酸啦!请戴好口罩,拿上手机,老年带着身份证,楼前排队,一米一个,自动成行,纵队前行……”
在周村区元宝湾社区,有一位精神焕发的老志愿者,正穿着防护服,手持小喇叭,逐楼叫着居民们下楼做核酸。她的嗓音,虽然流露出一点疲惫,但却传递出周村人抗疫必胜的坚定信心,小区居民们纷纷对她啧啧称赞。
她就是周村区新建路小学70岁的退休教师李苹老师,社区志愿者,学校五老志愿者,入党积极分子。
李苹老师大爱无私、乐于助人、甘于奉献。退休后,她倾情于志愿服务,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在学校,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胸中好似有一团火,时刻温暖众人心。
早在2020年春天的疫情期间,她就不顾体弱多病,坚持在社区志愿服务,每天不畏严寒,风雪中在小区门口轮流站岗值班,严防死守,苦口婆心,耐心劝返,有时还顾不上吃饭,默默无闻地为社区防控疫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次新冠疫情再次来袭,周村进入了静止状态,大家都居家隔离,而李苹老师又是义无反顾,主动请缨,逆行而上,奋战在抗疫一线。先是在儿子居住的胜利社区干志愿服务,负责核酸检测秩序的维护,后来又来到自己居住的元宝湾社区,从劝返点值班,到核酸检测维持秩序,再到一个楼一个楼的喊人下来做核酸……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那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的精神,令大家敬佩不已。
3月16日,元宝湾小区有一幢楼封闭,她和值守人员商量,一条通道要是堵上,就能省下两名志愿者,经请示领导后,李苹老师及时找了物业管理员,拉来了铁板,她找了一个年轻人一起干,没想到小伙子划破手了,往墙上也砸不上钢钉。这时,李苹老师就拿起锤子,往水泥墙上砸钢钉,又把铁丝扯上去,进行了固定,半个小时左右就干完了,谁走到这里谁夸她活干得漂亮,给社区解决了难题。 
在疫情防控一线干志愿服务,非常辛苦,比如说在做现场维护秩序的时候,不仅要一边维护秩序,还要一边手持大喇叭不停地喊:“戴好口罩,保持好一米线的安全距离。”自疫情警报拉响之后,李苹老师一直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每天工作5个多小时,她一遍一遍地喊人下楼做核酸,每天从1号楼喊到21号楼,细心讲解防疫常识:不交谈、不聚集、耐心劝导大家保持距离、不扎堆……街坊们关切地让他休息一会儿,她坚定地说:“疫情不退,决不收兵。”在她的感召下,儿子张磊也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
李老师告诉我:“自从疫情来袭,从白天,到黑夜,夜以继日连轴转,吃饭睡觉都只能抽空了,能睡个好觉、吃顿安稳饭也是奢侈。经常是晚上十点多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这不,第一天说不做核酸起得晚点,准备吃饭了,觉得浑身疼,就像没劲了。”
3月16日傍晚,下起了小雨,李老师喊人时让大家拿上雨伞,带上手机,当11号楼的大姐回家时,看到李老师身上淋湿了,雨水顺着小啦叭滴到嘴里,雨水湿透了鞋子,顺着话筒流进了口中,那位大姐一定要把雨伞给李老师,李老师摆手拒绝了。继续冒雨下通知,最后完成了任务。社区张书记看到她的样子,深受感动,倒了一杯热茶水给她喝,那时已经是深夜了,李老师才回家去吃饭。
“虽苦心中甜啊,因为能为社区居民的安危挡在前面就是最大的幸福!”李老师这样说。
李苹老师说:今天上午,得到了医护人员和居民的赞扬,有位负责检测登记的人说,该给你戴大红花了,我说为啥?她说,你干得太好了!有位居民说我给你照张相吧,我单位还要呢,顺手又给我拍了一张照片。
她说“我只是尽了一点力所能及的绵薄之力,这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从小是花着党和人民的助学金长大的,是该报答祖国和人民的时候了。”
李苹老师是平凡的志愿者,又是最美逆行者!她的抗疫故事给人温暖,令人感动;她似微光,照亮了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的誓言:“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李苹老师是千千万万志愿者的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轰轰烈烈的贡献,但凭着一腔热血,为了周村大地阴霾散尽,春暖花开,为了明天的岁月静好,默默奉献,负重前行!
向李苹老师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