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李晨绘画版《边城》
吉林美术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了一套经典连环画册《边城》,为沈从文先生《边城》增色很多。看到的所有版本中,李晨绘画版《边城》是同类书籍中最棒的。
当下的生活情境中充斥了太多的喧嚣与诱惑,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视觉呈现。"因为生活的画面如此丰富多彩,艺术家唯一的选择只能是目标如一。"在这样纷繁的表象中,李晨选择了用一种单纯而自我的绘画语境和真挚的情感去描绘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无疑是对观者们的一种贡献、于读者们的一大幸事。

边城02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
沈从文 著 / 李晨 图著
凭着对边城的认识,李晨历时三年、七下湘西体验生活完成的连环画作品《边城》,标志着他的连环画创作达到了巅峰阶段。在这组作品中,他有意识地减弱叙事性,着力于对湘西旧时风物民情充满感情的描绘,每幅作品中的人物风景无不质朴生动,将湘西往事如抒情长诗般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与沈从文先生散文诗般的写作风格不谋而合。
在李晨的画笔下,沈从文先生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跳脱出来,有了活生生的面孔,他画笔下的人物,不但描摹出了人物真实的处境,更深入地展现出画家对小说人物的理解。仿佛翠翠就是那样真实地站在观者面前,那样的生动、细腻、含蓄、真实。在水墨的天地间,在素描的世界里,翠翠、爷爷、黄狗,一个个形象跃然纸上,形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



李晨陪同圣彼得堡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谢廖沙参观。
李晨,当代著名画家。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连环画、插图及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全国青年美展评委。

边城20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22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39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53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68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78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101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102 54x39 素描纸 2007



边城103 54x39 素描纸 2007


李晨,1963年出生,辽宁营口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为鲁迅美术学院插图工作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读者》杂志签约插图画家。有《红嫂》、《边城》、《李晨外国文学名著插图》等十几部个人画集。
( 来源:素描大师smdsArt )
---相关阅读---
李晨 画笔下的黑白世界
2017-07-07

开栏语
转瞬间,发起于2011年5月的全国九城艺术联展(以下简称“九城展”)已经举办到第六届了。不久,第六届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沈阳站即将启幕,在新一届“九城展”上,大家可以看到不同于往届的调整和变化。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介绍沈阳参展艺术家。
李晨擅长画连环画,参与设计“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大题材邮票。6月24日,《读者》在北京举行创办36年来的首届读者大会,会上李晨被授予“金百合奖·作者奖”,是获奖5人中惟一的画家。
李晨:1963年生,画家,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传媒动画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出版10多部学术著作。自2010年起,他设计并手绘的邮票已发行6套。
“哪本杂志里出现我的画不奇怪,如果哪本没有我的画,那你一定要好好珍藏那本杂志。”从2004年到2017年,李晨为《读者》杂志画了13年插图。13年里,人们从他为《读者》画的500多幅民国人物中体味着那个时代的情韵。
正因此,6月24日在《读者》杂志创办36来举行的首届读者大会上,他被授予“金百合奖·作者奖”,另外4位获奖者是梁晓声、周国平、肖复兴、闫红,皆为耳熟能详的作家。
作为一名插图画家,李晨用纸笔讲述中国故事。在他的画笔下,不仅能领略沈从文边城人物的情韵,也能重温沂蒙山战争时代的往事,同时还洞见了辛亥革命的波云诡谲,“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邮票设计。”
“刚刚创作完建军90周年邮票”
黑白、黑白,目光所及皆为黑白色调的画作,其中就有那幅曾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展出的《盛装苗家女》,“我这人带颜色的都不怎么画,画作人物的情绪和精神最重要,能做好这一点,我觉得即使是黑白画,也能读出色彩。”
李晨为即将在沈阳举行的“九城艺术联展”而作的民国人物傅抱石肖像,被悬挂在正对窗的墙上,透窗而入的一缕光洒在画面上,让人有瞬间恍惚,这幅用铅笔绘出的水墨素描中的傅抱石先生正微笑着和观者对话。
提起李晨,这位生于1963年的画家颇有故事可讲。1979年,16岁的李晨入伍,主要负责电影放映。退伍后,他进入沈阳市鲁迅美术学院深造。1984年从鲁美毕业后,开始长期从事连环画、插图及中国画的研究。他的工作经历也颇有意思,“曾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学院等多个单位工作。”
“仅为《读者》杂志就绘制了500多幅插图”,《沙飞镜头中的抗日》《盛装苗家女》《边城》人物系列,李晨创作了大量连环画、插图作品。其中《边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虽然《边城》现已发行8个版本,却依然备受追捧。
2012年~2016年,李晨参与绘制了人教版第十一套全国通用教科书初中《语文》课本的插图,改写了教科书插图史,“画了4年。”
“他用一种很抽象的手法表现现实主义风貌”,圣彼得堡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谢廖沙对李晨的作品这样评价。2014年10月,中国画家的作品首次出现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这座世界顶级艺术学府举办的画展上。
李晨的画作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连环画,因为连环画要从连环性上下功夫,他的画更像是一组一组的画,他的画是情绪上的一种连贯。2008年,李晨提出了“架上连环画”理念。
“自2010年起,我设计并手绘的邮票已发行6套。”用“专属”两个字概括李晨与重大题材邮票的关系,并不为过。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近年来,在重大纪念日绘制大型题材邮票似乎成了李晨的专属工作,今年是建军90周年,当然也不会例外。
“6枚加一小型张”,李晨从今年春节后便开始建军90周年邮票的设计。6月29日,我们在李晨工作室先睹为快了这组邮票,“邮票已经成稿,待审查通过后会在8月1日建军节当天发行。”
设计稿呈现各军种的形象,海军身后是航母辽宁号;空军战士身后是歼-20战机,旁边是歼-10战机;战略支援部队战士则头戴耳机,身后是雷达……
画邮票虽然是个细致活,但对基本功扎实并有丰富经验的李晨来说并不难,不过,等待审核的过程却有些熬人。
2015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李晨历时7个月完成13个战役邮票的绘制,“抗战邮票的审查一波三折,针对这套邮票的方案有过3次调整。”从开始确定的8枚,到最终定稿的13枚,无论内容还是时间,对李晨来说都是极大挑战,“画邮票千万不要相信画完就大功告成,什么时候上机台切割,发向全国,我才会相信不再变更了。”
邮票是“国家名片”,但在方寸间凝聚国家风貌显然不是件容易事,对此李晨有独到见解,"高大上"和"面面俱到"很重要,要代表国家形象,要用大场景,能用很多人的不用一个人来表现。只有富有主题性的宏大真实场景,才能体现出重大历史题材的厚重,这是漫画、元素设计无法实现的。”
“不画画不安静,作人”
“特别忙,很累。”李晨如此形容他近期的工作状态,除了设计邮票外,他手头排满了需要完成的插画,其中就包括130幅的林徽因插画。李晨说,自己心中的目标很简单,“画好呗。”
“我的绘画语言是我独一份的东西。”李晨的素描和人们常见的不太一样,在他看来,“一个成熟画家的标志是他作品的辨识度,这是极关键的。”
6月29日,沈阳依旧高温,阳光折射在李晨挂在墙上的黑白画作上。阳光与画,让这个工作室显得静谧而柔和。阳台上两只晒太阳的猫慵懒而惬意,李晨走过来摇摇这只的尾巴、揪揪那只脖子后面的毛。两只猫挥挥爪子,被招惹得不耐烦,挪了个地方。李晨并没有放过它们,继续“骚扰”,直到电话响起才停下。
“不画画时焦虑,楼上楼下跑,撩猫逗狗。就得想法画画,不画画不安静,作人。”李晨说,他不画画时与画画时的性格反差很大。
李晨说他不知道休息咋办,还得去画画,“好多人劝我一定要把节奏放慢,得学会休息。”
“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要命的,因为每一幅画都要去做案头,都要去研究,把人画活了,和所画的对象有交流,这才是一个画家的能力。”
李晨虽然受过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但曾扔下画笔很长一段时间,“到今天为止,我重新捡起画笔也不过十年,我就做了这么些事。”
“是以一种老有所为的心态来画着玩,但我没想到后来又进到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连环画艺术委员会的秘书长,又调回鲁美当教授,成为全国这个学科的带头人,后来又画了这么多东西,我没想到。”李晨说,“有时你的梦不是做出来的,与机会和宿命都有关系。”
爱逗猫玩的李晨,一旦站在画案前,自己就是一幅安静的画。
华商晨报首席记者 段芳宇 摄影 蔡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