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学生心灵健康是成功教育
幸福教育的永恒主题

下午放学处理了一件事情,顺便和一个三年级小学生谈心。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童年和少年的过渡期,童言应该无欺。
当我听到孩子说,我说什么老师都说我不对的时候,作为校长,我的内心很沉重,止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一个小孩子,天真无邪懵懵懂懂,把我们的老师当作他(她)在学校唯一最信任、最可靠的人,他们就像你的孩子一样多么的期望走进你的心里,得到你的安抚和保护。而我们的态度和方式却是如此的淡漠和了率。我为我们的孩子、学生得不到心灵呵护而难过,为孩子们的孤独、无助、无奈和自暴自弃而心酸。

我在努力的反思我们的教育,认真的思索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家长和学生最需要的教育。努力的在自身寻找问题和突破。到底该怎么用人?用什么样的人?成了困惑我的一个心结。
在小学,学生心智不健全,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我们去规范、促进和帮助。
就目前的学校教育来看,解决教师“关注、关心、哺育、呵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应该上升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的首要位置。这对整个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最后能够会成为什么的核心力量就是老师。
就像种子一样,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一颗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童心,渴望教师的认可,渴望教师倾听自己的心声,渴望追求优秀。
保护幼小心灵,教师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弯下身,保持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学会倾听、学会安抚、学会鼓励、学会激励就行。
我常常告诉大家:教育无小事。小学生不可能犯多大的事,学会发现和处理琐碎的所谓的小事就是教育。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忽视孩子心里的“小事”,因为这些困扰在童心里的“小事”,对这些小人们来讲就是大事。

所有的小事积累起来都关乎着每一个孩子成长的习惯和结果。
作为教师应该知道孩子们的心里怎么想的,需要什么,渴望什么,想得到什么,害怕什么,敬畏什么,畏惧什么。这就像每一个教练员要熟悉运动员一样重要。
当一个孩子长期的心里渴求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关抚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像处在黑暗的小草一样枯焉;当孩子们心里的失望累积成山的时候也就是一个自我生命扭曲和畸形的开始。
作为老师就要做学生的心灵爱人,把关注呵护每一个幼稚心灵健康当作教育教学成功的兜底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学生,教好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者为西安市长安启迪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