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夕阳浅唱)
幸遇文友系同窗
唐孝璋
曾在山徑文学社的“微信读者群”里读到散文《家乡的月饼最有味儿》。此文语言朴实、格调清新,文风和融,自与己同。滋滋默读,不觉穷篇,篇末又见作者肖像,倍有似曾相识之感。见署名郭先珍,不觉讶然一惊。今朝文友,昔日同窗,万幸万幸,有缘有缘。
37年前(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文学青年萧仁福(作家)、萧殿群、李迪盛、叶飘等人成立了山徑文学社,辟社刊《山徑》。那时我就是山徑文学社成员之一,常在《山徑》上发表小作。如今,感谢萧殿群先生、叶飘女士等人重振山徑文学社;更感谢龙国武先生转郭先珍华文,令我们相別六十二年之同窗,能重聚《山徑》群而成为文友。喜出望外之余,不禁俯案沉思:华夏博大,芸芸众生,同名同姓,何只一人?先珍之名时常偶见,何必自作多情。
自哂之下,淡然至今。然而今又读《陆曼的幸福生活》一文,作者依旧是郭先珍。再读肖像,寻觅以往,只觉六十六年前的俏妹子,浓缩成今天的大作家。凭着我作画的观察力,任凭风霜的再洗礼,那凤眼依旧是凤眼,那朱唇仍然是朱唇,大体面像,悉如从前。
郭先珍同学,不与我同班。当年高教大力发展,湖南师院中文系招收新生三百名。为上大课方便,分为甲乙两班。我在甲班,她在乙班。虽不同班,印象深刻,缘于1956年下学期湖南师范学院文艺会演。时隔六十六年,难以忘怀的两个节目: 一是胡道吾、蔡美珍演的花鼓戏《补皮鞋》,其间唱词“自从南山见了面,日也思来夜也念。哥有情来妹有意,今日见面如了愿″如闻在耳;二是郭先珍、周建辉的桑植民歌《思情鬼歌》“我哩满哥哥鬼哎呵嗬呀,昨日搭个信哪,害得你哩妹妹啊的哪子哟,眼望穿哪你只鬼吔″的弦律还在绕梁。
同学四年,上述四位,除周建辉外,虽未同聚师院红旗文工团,可印象深刻,至今难以忘怀。
此后母校五十大庆,翌年中文系五六、五七两屆同学聚会,都没见到郭先珍。
此次文会,特具此文,除感谢萧殿群、叶飘同辟《山徑》,龙国武先生转华文之外,还想通过郭先珍老同学了解在北京工作的同班同学刘兰英、李求芝的情况。因为湖南邵阳还有两位同班同学时刻在想念她们――就跟时刻惦记你一样,郭先珍。(2022.3.22)

尾韵-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作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毛阿敏-《思念》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你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只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难道你又要匆匆离去,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唐孝璋作品
作者简介:

唐孝璋(1938-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著名高中语文教师,博学多才。1960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师院)中文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98年退休,现年84岁。著有长篇小说《人生梦》上、中、下三部。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