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词里的春天
作者:碑林路人丨诵读:贞礼
宋词里的春天是美到骨子里的春天,那种美有着空灵与典雅的寂静,也有着透入骨髓的痛与缠绵。那是心底的爱在春风里被轻轻撩动的柔软,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蕴在生命里悄悄萌芽的律动。
宋词里的春天是“小雨纤纤风细细”的春天,万家杨柳的青烟里,突地就飞出了几只蝴蝶,蝴蝶的翅膀上有寸寸诗意,点点墨香。那是春天的书笺,和着清风,和着细雨,用暖暖的春江水和蹁跹而来的蝴蝶翅膀,在春光里轻轻荡漾的一池碧浪。
宋词里的春天是细腻而委婉的,它如雾、如烟、如湿漉漉的空气在眼前漂浮。假如在春天的细雨里,或者在春光斜斜穿过竹林的小河边,读起这些词句,你就会觉得那些柔软的情丝,那些缠绵的意蕴,突然就把你从喧嚣的红尘中引领出来,你一下子就可以穿越时间的屏障,回到带着淡淡忧伤,又有着浓浓诗意的宋朝的天。

我想宋朝的春天一定是忧伤的,不然宋词里的春天不会有那么多的哀怨与惆怅。尽管,我也在宋词里看见了明媚的春光和跃动的春色,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寂凉和冷清。无论是分别还是思念,无论是多情还是感怀,在宋词的春天里都有着淡淡的忧愁和无限的缠绵。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雁双飞。”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无论是春雨淅淅沥沥的江南,还是春草蓬勃萌生的塞北,在宋朝,在宋朝的诗人们眼里,都带着微醺,带着酒意,带着一丝说不出来的忧伤。这种忧伤让热热闹闹的春天,突然安静起来,让片片飞花和萋萋芳草,都有了离别与相思的凄美与伤感。
宋词里的春天,是恋树湿花,是东流春水,是独自莫凭栏,是白发春无奈。在宋词里我们看见了一点一点被真挚的情感浸润着的春天,它是那样真切,那样让人心痛,也是那样的让人感怀万千。
在宋朝,在一个人们都追求一种极致的美与精致的时代,包括情感、词赋与文字也都美的那么真实,那么自然,那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
这样的美超过了时代的拘迂,也超过了文学本身的意义。 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春天,而宋词里的春天,尽管已经与我们相隔了一千年的时光,但它词赋里的优雅和唯美,依旧让我们痴迷,依旧让我们沉醉。

作者:碑林路人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大型期刊《新丝路》专栏作家。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常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台播出。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范本和全国教师培训写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碑林老师不仅深受广大朗诵者喜爱,更是一位优雅的诗文作家,其代表作有《禅花如雪》、《掌灯的人》等。

诵读:贞礼,中共党员,生活于西安,在职公务员,国家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全民悦读木兰书院阅读会秘书长、全民悦读陕西阅读会秘书处秘书、宣传员;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朗诵委员会委员;陕西汉唐文化艺术社常务理事;陕西传播学会心理学分会理事;西安忠实书院形象代言人;都市头条特约主播、形象代言人;读睡诗社首席主播、陕西省社促会诵读专业委员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