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风采】
吴仰生,笔名仰生,昵称:俯仰生涯。安徽省作协会员,曾为下乡知青、工人、中学和大学教师。爱好文学,笔耕不辍,已有35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发表与出版。其中,中篇小说《亡魂》和长篇小说《爱的家教》颇受好评;曾获“小天使"铜像儿童文学奖、"阿英”文学奖等十多种奖项。

【长篇现代组诗】
放情聊斋三百首
系列八
组诗十五首
目录
106. 白练秋
107. 商三官
108. 小官人
109. 猪婆龙
110. 某公
111. 快刀
112. 真定女
113.狐入瓶
114. 拆楼人
115. 蚰蜓
116. 凤阳士人
117. 刘海石
118. 水莽草
119. 金永年
120. 邵临淄
附:聊斋原文与译文
106. 白练秋
一篇人与鱼精的
爱情故事
一段相思成疾的
连理佳话
感激松龄啊
创想了美妙的
白秋练的韵味奇葩
这诗意的名儿
令我们想起谢眺的
余霞散成绮
澄江静如练
李白也曾神往如痴
方爱澄波净秋练
乍睹孤城悬半天
白色的绢绸
素秋的意境
再现了洞庭的
人魚的爱情风雅
蟾宫背诵诗文
秋练偷听成傻
一个是谦谦君子
一个是倾城之佳
相思病怏
母送蟾宫美娇娃
眼光流转
如秋波
嫣然微笑
如绢花
为郎憔悴却羞郎
罗衣叶叶诗情嗲
男声铿锵
女声娇嗔
如鱼得水
云雨吟诗无价
朗读之声为暗号
偷情之趣古今夸
秋练呀
多次预测货价
成神话
蟾宫啊
为救妻母放生
高价买鱀豚
求得真君
赦免符下
诗情画意人鱼情
相思成疾
相互救赎
人鱼佳缘
楚地洞庭好安家
2021-06-03 于芜湖
107. 商三官
读书人商士禹
触犯富豪啊
被活活打死
两个儿子
商臣商礼
告状一年
官府竟然不收理
好个女儿家
名叫商三官
二八年纪
推迟婚期
不求阎包公
自行女扮男呀
充当李玉去堂戏
秀丽温雅
俗谣罕稀
富豪把她当男妓
哎哟一声叫
富豪首身离
哐当一声响
三官上吊
绳断身落地
鞋子脱落
显露三寸金莲
着实美丽
异史由衷赞颂
荆轲在世当为奇
何况世之庸碌之辈矣
戏言天下闺阁女啊
买来丝线绣三官
功德当不逊呀
供奉关帝
2021-06-04 于芜湖
108. 小官人
某太史小憇
见一仪仗队
从屋角列出
马大如青蛙
人细如手指
一个小官儿
头戴乌沙帽
身穿绣花袍
坐轿骄然去
声威有所依
太史睡眼朦胧间
见一小官包皮携
彬彬有礼占己有
权当主人送薄礼
太史怕小人
只当为儿戏
可叹小官人
笑然贿赂技
2021-06-02 于芜湖

109. 猪婆龙
猪婆龙
短身的飞龙
橫江凌空
捕捉鹅鸭
水陆两栖称雄
倘若落魄被杀
无人敢吃敢碰
肉卖陈柯两家
倒也令人惊悚
有一天呀
一头猪婆龙
被捉钱塘中
顿时啊
船翻人危
江潮涌汹
异史暗喻
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横纵
2021-06-02 于芜湖
110.某公
陕西某公
辛丑年进士
他记得前世之孽
说出来呀如梗之刺
读书人
中年粹死
沸开的油锅
陈列的各类畜皮
他本披上了白羊衣
作为作恶多端的惩治
又查了他救过人命
免他畜牲的投世
羊皮粘得贴紧
扒下血淋漓
一块又一块
还剩肩膀处呀
巴掌般的羊标记
某公出生后呀
肩膀处那丛
白色羊毛
拚命长
剪又滋
兽有踪呀人有迹
前世有过今世奇
2021-06-02 于芜湖
111. 快刀
明代末年强盗多
捕到杀之如割韭
一个士兵刀锋利
强盗受死争企求
自古罹难
痛快速死
泡制刑法
磨难死囚
刀快砍脑袋
骨碌滚如球
滚到数步外
赞刀帮赎救
异史写此文
内涵人道遒
2021-06-02 于芜湖

112. 真定女
真定有孤女
六岁为童媳
十岁腹凸隆
以为小儿疾
齿太幼
不敢决
未几生男
妇道僭越
理当夫诱奸
异史痛妇谑
2021-05- 27 于芜湖
113. 狐入瓶
世上只说狐媚男
竟有狐缠石姓女
公公一来狐躲瓶
急中生智妇堵絮
瓶置热水煮
狐于釜中泣
只剩血毛
相煎咒诅
狐叹恶作剧
媚情无性趣
2021-05-27 于芜湖

114. 拆楼人
有道卖油郎呀
独占花中蕊
这个卖油郎呀
冲撞了县令
一怒之下呀
成了棒下鬼
县令何冏卿
官至吏部魁
建成一高楼
开宴宾客惠
见一卖油郎
不请自来回
有报妾生子
何卿失色愧
道是楼未成
折楼已定规
儿子长大
不成器
荡尽家产
命舛危
雇佣为役
得小钱
买油度命
成赎罪
2021-05-27 于芜湖
115. 蚰蜓
蚰蜓啊
长几尺哟
不甘地下居
每逢刮风下雨
钻出地面舒筋络
白绢般盘曲且嘘吁
有人说它形像蜈蚣
却无性贪扰人虑
吃泥巴屙泥屎
无贪憨厚
倒也趣
2021-05-28 于芜湖
116. 凤阳士人
凤阳县呀
有个读书人
远门求学半年
十个月仍未回家
妻子天天思念梦寐
梦中与一妖娆女结缘
一同跋涉寻夫翩跹
那女人百般体贴
助她找到郎君
夫骑白骡呀
见面喜极
三人住客店
酒后女与夫呀
入房浪行且乱性
丈夫那浪语皆熟悉
都是夫妻云雨时亵言
妻子窥听败坏气急
幸见弟弟帮出气
大石破窗砸户
击中夫头呀
吓逃妖孽
梦惊醒仍孤寂
怪弟莽担心君
翌日夫骑白骡归
头上那伤呀毕现
弟弟三郎赶回
见姐唏嘘道歉
三人都做那同样梦
只是不见那女妖倩
2021-10-02 于芜湖

117. 刘海石
蒲台刘海石
滨州刘沧客
一个先生启蒙
却两种家境
海石父母双亡
离家无影踪
沧客生二子啊
倪妾纳进门
从此死患不断
大儿大媳终
妻子呀也进坟
请来刘海石
降妖呀伏鬼魂
他揪住倪妾
从脑后拨毛丛
立马变黑狸
滚进海石袖笼
不问男女呀
皆裸背拔毛根
黑狸乘机逃
混成黑猪装怂
拨猪尾白毛
海石神力妖悚
师父名山石
岩者洞宾翁
2021-10-02 于芜湖
118. 水莽草
水莽草啊
剧毒无比
吃了就成鬼
没有替身
不投生轮回
有个祝生
拜友过凉掤
口渴讨水
又忌水腥
遭毒替鬼身
那冦三娘
豆蔻花中魁
十四五岁
姗出呈香茗
满屋香瑰
祝生至友家
命丧黄泉
临死放誓言
拽紧三娘
不让她轮回
丢下一儿
当时刚周岁
妻不守节
半年嫁外边
母亲号陶
不堪那心累
想不到呀
祝生新婚现
妻是三娘
报恩不轮回
一家三代
罕见人鬼恋
从此以后
有人中莽毒
死能复生
祝生十几载
救人无悔
礼葬老母啊
尽孝多年
祝生对儿说
上帝封我
四渎牧龙君
当离阳间
马肢黄麟艳
马车黄维
盛装上任去
夫妻归天
祝生三娘啊
骸骨合葬归
2021-10-02 于芜湖
119. 金永年
金永年
年八二
老妻呀
年七八
年至古稀
无子嗣
朝夕思
生无乐趣
有一晚
金翁作梦
神人道喜
念你呀
买卖公平
让你续嗣
赐你儿
勿惑疑
十月怀胎
老妻生子
松龄说
人间奇
情节虚构
人道褒义
2021-10-02 于芜湖
120. 邵临淄
临淄有个老头
女儿嫁给那
太学生李某
还沒出嫁时
算卦先生说
她将受官府刑罚
老头大怒道
大户女子
怎会涉公堂
婿为监生
怎会让妻挞
女过门后
非常之凶悍
对夫动辄骂
李某告官
签拘审一番
县令邵大人
不管翁婿
后悔与翻案
痛责泼妇
重打三十板
血肉横飞
松龄笑言谈
2021-10-02 于芜湖
【聊斋原文及译文】
106.白练秋
原文
直隶有慕生,小字蟾宫,商人慕小寰之子。聪惠喜读。年十六,翁以文业迂,使去而学贾,从父至楚。每舟中无事,辄便吟诵。抵武昌,父留居逆旅,守其居积。生乘父出,执卷喔诗,音节铿镪。辄见窗影憧憧,似有人窃听之,而亦未之异也。
一夕翁赴饮,久不归,生吟益苦。有人徘徊窗外,月映甚悉。怪之,遽出窥觇,则十五六倾城之姝。望见生,急避去。又二三日,载货北镟,暮泊湖滨。父适他出,有媪入曰:“郎君杀吾女矣!”生惊问之,答云:“妾白姓。有息女秋练,颇解文字。言在郡城,得听清吟,于今结念,至绝眠餐。意欲附为婚姻,不得复拒。”生心实爱好,第虑父嗔,因直以情告。媪不实信,务要盟约。生不肯,媪怒曰:“人世姻好,有求委禽而不得者。今老身自媒,反不见纳,耻孰甚焉!请勿想北渡矣!”遂去。少间父归,善其词以告之,隐冀垂纳。而父以涉远,又薄女子之怀春也,笑置之。
泊舟处水深没棹;夜忽沙碛拥起,舟滞不得动。湖中每岁客舟必有留住守洲者,至次年桃花水溢,他货未至,舟中物当百倍于原直也,以故翁未甚忧怪。独计明岁南来,尚须揭资,于是留子自归。生窃喜,悔不诘媪居里。日既暮,媪与一婢扶女郎至,展衣卧诸榻上,向生曰:“人病至此,莫高枕作无事者!”遂去。生初闻而惊;移灯视女,则病态含娇,秋波自流。略致讯诘,嫣然微笑。生强其一语,曰:“‘为郎憔悴却羞郎’,可为妾咏。”生狂喜,欲近就之,而怜其荏弱。探手于怀,接为戏。女不觉欢然展谑,乃曰:“君为妾三吟王建‘罗衣叶叶’之作,病当愈。”生从其言。甫两过,女揽衣起曰:“妾愈矣!”再读,则娇颤相和。生神志益飞,遂灭烛共寝。女未曙已起,曰:“老母将至矣。”未几媪果至。见女凝妆欢坐,不觉欣慰;邀女去,女俯首不语。媪即自去,曰:“汝乐与郎君戏,亦自任也。”于是生始研问居止。女曰:“妾与君不过倾盖之交,婚嫁尚未可必,何须令知家门。”然两人互相爱悦,要誓良坚。
女一夜早起挑灯,忽开卷悽然泪莹,生起急问之。女曰:“阿翁行且至。我两人事,妾适以卷卜,展之得李益《江南曲》,词意非祥。”生慰解之,曰:“首句‘嫁得翟塘贾’,即已大吉,何不祥之与有!”女乃少欢,起身作别曰:“暂请分手,天明则千人指视矣。”生把臂哽咽,问:“好事如谐,何处可以相报?”曰:“妾常使人侦探之,谐否无不闻也。”生将下舟送之,女力辞而去。无何慕果至。生渐吐其情,父疑其招妓,怒加诟厉。细审舟中财物,并无亏损,谯呵乃已。一夕翁不在舟,女忽至,相见依依,莫知决策。女曰:“低昂有数,且图目前。姑留君两月,再商行止。”临别,以吟声作为相会之约。由此值翁他出,遂高吟,则女自至。四月行尽,物价失时,诸贾无策,敛资祷湖神之庙。端阳后,雨水大至,舟始通。
生既归,凝思成疾。慕忧之,巫医并进。生私告母曰:“病非药禳可痊,惟有秋练至耳。”翁初怒之;久之支离益惫,始惧,赁车载子复入楚,泊舟故处。访居人,并无知白媪者。会有媪操柁湖滨,即出自任。翁登其舟,窥见秋练,心窃喜,而审诘邦族,则浮家泛宅而已。因实告子病由,冀女登舟,姑以解其沉痼。媪以婚无成约,弗许。女露半面,殷殷窥听,闻两人言,眦泪欲望。媪视女面,因翁哀请,即亦许之。至夜翁出,女果至,就榻呜泣曰:“昔年妾状今到君耶!此中况味,要不可不使君知。然羸顿如此,急切何能便瘳?妾请为君一吟。”生亦喜。女亦吟王建前作。生曰:“此卿心事,医二人何得效?然闻卿声,神已爽矣。试为我吟‘杨柳千条尽向西’。”女从之。生赞曰:“快哉!卿昔诵诗余,有《采莲子》云:‘菡萏香莲十顷陡。’心尚未忘,烦一曼声度之。”女又从之。甫阕,生跃起曰:“小生何尝病哉!”遂相狎抱,沉疴若失。既而问:“父见媪何词?事得谐否?”女已察知翁意,直对“不谐”。
既而女去,父来,见生已起,喜甚,但慰勉之。因曰:“女子良佳。然自总角时把柁棹歌,无论微贱,抑亦不贞。”生不语。翁既出,女复来,生述父意。女曰:“妾窥之审矣:天下事,愈急则愈远,愈迎则愈拒。当使意自转,反相求。”生问计,女曰:“凡商贾之志在于利耳。妾有术知物价。适视舟中物,并无少息。为我告翁:居某物利三之;某物十之。归家,妾言验,则妾为佳妇矣。再来时君十八,妾十七,相欢有日,何忧为!”生以所言物价告父。父颇不信,姑以余资半从其教。既归,所自买货,资本大亏;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以是服秋练之神。生益夸张之,谓女自夸,能使己富。翁于是益揭资而南。至湖,数日不见白媪;过数日,始见其泊舟柳下,因委禽焉。媪悉不受,但涓吉送女过舟。翁另赁一舟,为子合卺。
女乃使翁益南,所应居货,悉籍付之。媪乃邀婿去,家于其舟。翁三月而返。物至楚,价已倍蓰。将归,女求载湖水;既归,每食必加少许,如用醯酱焉。由是每南行,必为致数坛而归。后三四年,举一子。
一日涕泣思归。翁乃偕子及妇俱入楚。至湖,不知媪之所在。女扣舷呼母,神形丧失。促生沿湖问讯。会有钓鲟鳇者,得白骥。生近视之,巨物也,形全类人,乳阴毕具。奇之,归以告女。女大骇,谓夙有放生愿,嘱生赎放之。生往商钓者,钓者索直昂。女曰:“妾在君家,谋金不下巨万,区区者何遂靳直也!如必不从,妾即投湖水死耳!”生惧,不敢告父,盗金赎放之。既返不见女。搜之不得,更尽始至。问:“何往?”曰:“适至母所。”问:“母何在?”腆然曰:“今不得不实告矣:适所赎,即妾母也。向在洞庭,龙君命司行旅。近宫中欲选嫔妃,妾被浮言者所称道,遂敕妾母,坐相索。妾母实奏之。龙君不听,放母于南滨,饿欲死,故罹前难。今难虽免,而罚未释。君如爱妾,代祷真君可免。如以异类见憎,请以儿掷还君。妾自去,龙宫之奉,未必不百倍君家也。”生大惊,虑真君不可得见。女曰:“明日未刻,真君当至。见有跛道士,急拜之,入水亦从之。真君喜文士,必合怜允。”乃出鱼腹绫一方,曰:“如问所求,即出此,求书一‘免’字。”生如言候之。果有道士蹩躠而至,生伏拜之。道士急走,生从其后。道士以杖投水,跃登其上。生竟从之而登,则非杖也,舟也。又拜之,道士问:“何求?”生出罗求书。道士展视曰:“此白骥翼也,子何遇之?”蟾宫不敢隐,详陈始末。道士笑曰:“此物殊风流,老龙何得荒淫!”遂出笔草书“免”字如符形,返舟令下。则见道士踏杖浮行,顷刻已渺。归舟女喜,但嘱勿泄于父母。
译文
河北商人慕小寰的儿子慕蟾宫非常聪明,又喜欢读书。但是当他十六岁的时候,父亲认为读书太过迂腐,就让他学习 经商,跟着父亲一起去楚地。途中在船上的时候,蟾宫没事就朗读、背诵古文诗赋。到了武昌以后,父亲留在旅店看管货物。蟾宫每当父亲出门时,就拿着书念诗,他读诗很有韵味,铿锵有力。有时蟾宫会看到窗外有影子在晃动,好像有人在偷一听 一样,不过他也没有太在意。
有一天晚上,父亲出门赴宴,很晚没有回来。蟾宫在家读诗也读得很有兴致。这时有人在窗外徘徊,月光照的影子清晰的映在窗上。蟾宫很是奇怪,就猛然出门去看,原来是一个大约十五、六岁,有倾城之貌的美一女 。姑娘看到蟾宫出来,急急忙忙的走开了。又过了两三天,父子带着货物乘船回北方,晚上船就泊在湖边。父亲有事出去了,这时有一个老太太走上船来跟蟾宫说:"郎君,你杀了我的女儿啊!"蟾宫非常吃惊,忙问她是怎么回事。老太太说:"老身夫家姓白,有一个独生女儿白秋练,很喜欢读书。她告诉我在城里的时候听到过你读诗,现在非常想念你,想的是吃不下饭也睡不着觉。我想把秋练许配给你,请你千万不要拒绝。"蟾宫心里面也挺喜欢那个女孩的,但又怕父亲责怪他,就把这些跟老太太实说了。老太太不是很相信,叫蟾宫把话说定了,蟾宫不肯。老太太很生气的说:"人世间的婚姻,有的就是非常委屈自己也不能成功。现在老身亲自做媒,你也不答应,我也太丢人了吧!你就别想坐船回北方了!"说完就走了。过了一会,蟾宫父亲回来了,蟾宫把刚才的事情好好的跟父亲说了,心里希望父亲能答应。可是父亲觉得是在外地,又感觉少女怀春有些靠不住,就一笑置之,没有同意。
船下水深本来用船棹探不到底,夜里水中忽然沙石堆积,船被托住动不了了。湖里每年都会有船被沙阻住的,到第二年春天桃花开涨水的时候,别人的货物还没有运到,船里的东西可以卖到百倍的价钱,因此蟾宫父亲也没有太过担心或奇怪。只是考虑到明年盘缠会花完,于是把蟾宫留下,自己回河北老家取钱去了。
蟾宫暗自高兴,只是后悔昨晚没有问老太太住那里。太一陽一下山的时候,老太太带着一个丫环扶着女儿来了,给女儿解开衣服,让她在床 上躺下,对蟾宫说:"人都病成这样了,你别高枕无忧,跟没事人似的!"然后就走了。蟾宫乍听这话吃了一惊;把灯拿过来照着姑娘,见她虽生着病,看上去还是娇滴滴的,眼光流转,好像秋天的水波一样。蟾宫问了她几句,姑娘只是嫣然微笑,也不回答。蟾宫非要让她说话不可,姑娘就说:"为郎憔悴却羞郎',就是我想说的话。"蟾宫狂喜,想和她一尽鱼水之欢,但又觉得她还在病中,身体虚弱。于是伸手到姑娘怀中,逗姑娘玩。姑娘高兴起来,愁眉也舒展开了,说:"你给我念三遍王建的诗"罗衣叶叶",我的病就会好的。"蟾宫就给她念。才背诵了两遍,姑娘和衣坐起说:"我病好了!"读到第三遍时,姑娘娇声一齐背诵,嗓音柔美动人。蟾宫更加心神荡漾,于是把蜡烛灭了,二人一起睡下不表。
天还没亮,姑娘就起床 了,说:"我老母亲快要到了。"不一会儿,老太太果然来了,见女儿已梳妆打扮好,高高兴兴的坐在那里,老太太感觉又是高兴,又是宽慰。让女儿跟他一起走,可女儿低下头不说话。老太太就自己走了,临走时说:"你喜欢跟郎君玩,就让你遂了心意吧。"蟾宫见老太太走了,才问姑娘住在那里。姑娘说:"我和你不过是萍水相逢,能不能结婚都不一定,你就不用知道我住哪了。"不过两人互相爱恋,海誓山盟,自有说不尽的情话。
不知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这一夜 姑娘早早起床 ,挑上灯,猛然打开一本书,看了一眼就面色凄然,泪珠都滚了下来。蟾宫急忙起床 问是怎么回事,姑娘说:"你父亲快要到了。咱俩的事,刚才我用书来占卜,一打开就看到了李益的《一江一 南曲》,意思不太吉利。"蟾宫安慰她说:"第一句'嫁得瞿塘贾'已经是大吉大利了,怎么会不好呢!"姑娘听了这话高兴了一点,起身道别:"咱们现在暂时先分手吧,要不然到天明就会被人说三道四、千夫所指了。"蟾宫抓住姑娘的胳膊,哽咽问道:"假如父亲答应咱俩的婚事,我到哪里去通知你呢?"姑娘说:"我会派人经常打听的,婚事能不能成我都会知道的。"蟾宫想下船送姑娘,她坚决不让送,一个人走了。没多久,蟾宫父亲果然到了。蟾宫渐渐把姑娘的事跟父亲说了,父亲怀疑他是找了妓一女,把他狠狠的骂了一顿。再检查船里的财物,发现并没有少,这才止住不骂。一天晚上,父亲不在船上,姑娘突然来了,蟾宫自是感觉难舍难分,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姑娘说:"悲欢离合,自有定数,还是先顾眼前吧。暂且把你再留下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再商量办法吧。"临走的时候,两人约好用朗读声作约会的暗号。从此每逢父亲出门,蟾宫就朗声高吟,姑娘就会自己过来。等到四月底,船还是动不了,这样下去货物就没法卖好价钱了,商人们都很着急,凑钱买些香火猪牛,在湖神的庙里叩拜祷告。端午节 后,下了大雨,船才可以走了。
蟾宫回到河北老家之后,无日无夜的思念姑娘,以至于伤了身体,害了一场大病。父亲很是担心,请了不少医生,甚至还请了巫婆神汉之类,希望能让儿子好起来。蟾宫私下里告诉母亲说:"我的病吃药、请神都治不了的,只有秋练来才行。"父亲听说后刚开始非常生气。时间长了,看蟾宫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眼看着就不行了,才害怕起来,赁了一辆车子,载着儿子再次回到楚地,上船来到以前停船的旧地。
蟾宫父亲向附近的住户询问,可是没有人知道那个白家的老太婆。这是正好有一个老太太在湖滨划船,说他找的人就是自己。老头登上她的船,瞥见秋练,觉得这姑娘长得还真不错,心中替儿子高兴。老头仔细询问白家的家世,知道了她们也就是渔家母女,小船就是他们的家。于是慕老头把儿子的病因跟老太太说了,希望姑娘能够到他们的船上看看儿子蟾宫,让蟾宫高兴高兴,兴许病就能好了。老太太觉得又没有婚约,就不让女儿去。他俩说话的时候,姑娘露着半个脸,很仔细的听着。听到二人没有谈成,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老太太看到女儿这样,又听着慕老头在一旁苦苦哀求,就答应了。
夜里,慕老头出去了,姑娘果然来了。她来到蟾宫床 前,呜呜哭泣道:"去年我这样,想不到今年你也这样病了!这种思念的滋味,看来你也尝到了。不过你现在身体这么虚弱,着急也不能马上就好。让我给你念首诗好不好?"蟾宫很高兴的让她念。姑娘也念的是上回蟾宫给她念的王建的"罗衣叶叶"。蟾宫说:"这首诗代表了你的心事,念给我听怎么管用?不过听了你的声音,我已经觉得神清气爽了。你给我念'杨柳千条尽向西'试试。"姑娘就念了。蟾宫夸奖道:"快哉!你以前给我念的诗里,有一首《采莲子》里有'菡萏香连十顷陂。',我还没忘,劳烦你慢慢念给我听。"姑娘又念了。这首诗还没念完,蟾宫从床 上一跃而起,说道:"小生我什么时候病了?"于是高兴的把姑娘抱在怀里,好像病全好了似的。过了一会问姑娘:"我父亲跟你母亲怎么说的?咱俩的婚事谈好没有?"姑娘已经看出蟾宫父亲的意思,就直言告诉蟾宫"你父亲没有答应"。一会姑娘走了,蟾宫父亲回来,见蟾宫已经起床 了,非常高兴,跟他又说了一些安慰鼓励的话。父亲顺便说了一下见白家母女的经过,跟蟾宫说:"姑娘是很不错。不过渔家女从梳小辫的时候,就会划船唱歌,我不是嫌她们家的家境不好,只是怕她可能不贞。"蟾宫也没答话。老头出门之后,姑娘又回来了,蟾宫把父亲的意思说了。姑娘说:"我知道得很清楚:天下的事,欲速则不达,你越是欢迎他,他越是不愿意。应该让他自己改变主意,反过来求我们。"蟾宫问他有什么计策,姑娘说:"商人重利。我有办法能够预测物价。刚才看了你们船里的货物,没有一样能赚的多的。你替我告诉你父亲:买什么什么,能获三倍的利;买另外什么什么,能获十倍利。这些货物你们买了运回家去,假如跟我说的一样,那你父亲就会觉得我是个好媳妇。明年你们再到这里,你十八,我十七,还有的是欢乐的日子,有什么好担心的!"蟾宫把姑娘预测的物价告诉父亲,父亲很不相信,就拿剩下的钱中的一半买了秋练所说的货物。
回家之后,慕老头自己买的货物亏了好多钱,幸好一小部分货物是按秋练的话买的,赚了好大一笔,二者相抵,大致够本。慕老头就很佩服秋练这种预测物价的本事。蟾宫趁机大加夸张,说秋练说了,能让自己变成大富翁。慕老头动心了, 带了全部的本钱去南方。
到了洞庭湖,找了几天也找不到白家老太太。又过了几天,才看见老太太的船停在柳树下面,于是慕老头拿了好多礼物,好言好语求老太太答应婚事。老太太没要他的礼物,就找了一个好日子把姑娘送到慕老头的船上。老头又特地专门赁了一条船,给儿子办了婚事。成婚之后,姑娘让慕老头到更南面的地方采购货物,要买什么东西都给他写在了纸上。老头就照办去了南方采购。白家老太太就让女婿住在自己船上,一直住了三个月,直到慕老头回来。慕老头采购的货物在楚地卖了两倍的好价钱。慕老头就带儿子、儿媳妇回北方,临走的时候,秋练求公公载些湖水回去。回去之后,秋练每次吃饭都回放些湖水,就跟放酱油、醋似的。从此慕老头每次去南方做生意,都会带几坛湖水回来。
后来过了三四年,夫妻俩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天,秋练哭着想回家。慕老头就带着儿子、儿媳一起回楚地。到了洞庭湖,却找不到老太太了。秋练在船边扣打着船舷,大声的喊着母亲,都快急疯了。秋练催蟾宫沿着湖边问问。蟾宫遇到一个钓鲟鱼、鳇鱼的人,见他钓到一只白鱀豚。蟾宫凑上前去看,见到这白鱀豚很大,长得象人一样,乳一房、外一陰一都有。蟾宫觉得很是奇特,回来把这件事跟秋练说了。
秋练听了非常害怕,说自己一直有放生的愿望,叮嘱蟾宫去把那白鱀豚买下放生。蟾宫去找那个渔夫商量,渔夫狮子大开口,要了一个高价。秋练说:"我在你家,替你们赚的钱太多了,这点钱你还这么舍不得?如果你真的不愿意,我立刻投湖自尽!"蟾宫怕了,也没敢跟父亲说,偷拿了一些钱,买下那只白鱀豚放生了。回来之后,秋练却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着。秋练这夜直到天快亮才回来,蟾宫问她去哪了,秋练说:"刚才去了母亲那里。"蟾宫问:"你母亲在哪里?"秋练于是说:"现在只好告诉你实情了:你白天买的白鱀豚,就是我母亲。母亲住在洞庭湖里,洞庭龙王派她管理水上行旅。最近龙宫中选嫔妃,有好管闲事的人说我长的美,龙王就命令母亲把我找来。母亲告诉龙王我已经和你结婚了,但龙王不听,把我母亲放逐在洞庭湖南岸,母亲饿得都快死了,才被那个渔夫钓到。现在虽然被放回湖中,可是龙王的命令还没有取消。你如果爱我的话,就替我求求真君,给我母亲免了龙王的处罚。如果你觉得我是异类,讨厌我的话,那我把儿子还给你,我自己走了。龙宫的生活,可能比你家里好上百倍还不止。"蟾宫听了大惊,担心没办法见到真君。秋练说:"明天未时的时候,真君就会来。如果你看到一个跛脚的道士,赶紧去拜他。他跳进水里你也要跟着。真君喜欢读书人,一定会可怜咱们,答应你的。"于是秋练拿出一块鱼腹绫做的手绢,说:"如果真君问你有何事相求,你就拿出这块手绢,请他在上面写一个'免'字。"
第二天蟾宫按秋练说的在湖边等着真君,果然有个道士一瘸一拐的走过来了,蟾宫跪地便拜。道士赶紧跑开,蟾宫在后面紧紧跟着。道士把拐棍扔到水里,跳了上去。蟾宫也不顾一切的跟了上去,跳到拐棍上。上去一看才发现拐棍变成了一条船。道士问:"你求我什么事?"蟾宫拿出手绢,请他写字。道士打开手绢看了一看说:"这是白鱀豚的鳍啊,你从那里得到的?"蟾宫不敢隐瞒,仔细的把全部事情都说了。道士笑道:"这白鱀豚如此风雅,老龙怎么能这样荒一婬一!"于是拿出笔来,草书一个"免"字样,写得象符咒一样。道士把船划回岸边,让蟾宫下去。蟾宫上得岸来,看到道士在水中站在拐棍之上,在湖面上漂浮行进,一会工夫就不见了。蟾宫回到自己的船上,秋练听他讲了见道士的经过,很是高兴,嘱咐蟾宫不要跟父母说这件事。
回河北老家之后,又过了两三年,慕老头去南方做生意,几个月没有回来。湖水快要用完了,等啊等,慕老头还是没回来。秋练就病了,白天黑夜呼吸急促,喘个不停,叮嘱蟾宫说:"如果我死了,不要下葬。你要在每天的卯时、午时、酉时,给我朗读杜甫的诗《梦李白》,这样我的一尸一体就不会腐烂。等湖水运到的时候,把水倒到盆里,关上房门,把我的衣服脱下,抱到盆里浸在湖水中,这样我就能活过来。"秋练又喘息了几天,实在支撑不住,死了。半个月后,慕老头带着湖水回来了,蟾宫赶紧按秋练事先说的做了。秋练在水里浸泡了一个多时辰,渐渐的苏醒过来。从此秋练常常想返回故乡。后来慕老头去世,蟾宫依了秋练的心意,一家人搬到了楚地生活。
107.商三官
原文
故诸葛城有商士禹者,士人也,以醉谑忤邑豪,豪嗾家奴乱捶之,舁归而死。禹二子,长曰臣,次曰礼。一女曰三官。三官年十六,出阁有期,以父故不果。两兄出讼,终岁不得结。婿家遣人参母,请从权毕姻事,母将许之。女进曰:“焉有父尸未寒而行吉礼?彼独无父母乎?”婿家闻之。渐而止。无何,两兄讼不得直,负屈归,举家悲愤。兄弟谋留父尸,张再讼之本。三官曰:“人被杀而不理,时事可知矣。天将为汝兄弟专生一阎罗包老耶?骨骸暴露,于心何忍矣。”二兄服其言,乃葬父。葬已,三官夜遁,不知所往。母惭怍,惟恐婿家知,不敢告族党,但嘱二子冥冥侦察之。几半年杳不可寻。
会豪诞辰,招优为戏,优人孙淳携二弟子往执投。其一王成姿容平等,而音词清彻,群赞赏焉。其一李玉貌韶秀如好女,呼令歌,辞以不稔,强之,所度曲半杂儿女俚谣,合座为之鼓掌。孙大惭,白主人:“此子从学未久,只解行觞耳,幸勿罪责。”即命行酒。玉往来给奉,善觑主人意向,豪悦之。酒阑人散,留与同寝,玉代豪拂榻解履,殷勤周至。醉语狎之,但有展笑,豪惑益甚。尽遣诸仆去,独留玉。玉伺诸仆去,阖扉下楗焉。诸仆就别室饮。
移时,闻厅事中格格有声,一仆往觇之,见室内冥黑,寂不闻声。行将旋踵,忽有响声甚厉,如悬重物而断其索。亟问之,并无应者。呼众排阖入,则主人身首两断;玉自经死,绳绝堕地上,梁间颈际,残绠俨然。众大骇,传告内闼,群集莫解。众移玉尸于庭,觉其袜履虚若无足。解之则素舄如钩,盖女子也。益骇。呼孙淳诘之,淳骇极,不知所对,但云:“玉月前投作弟子,愿从寿主人,实不知从来。”以其服凶,疑是商家刺客。誓以二人逻守之。女貌如生,抚之肢体温软,二人窃谋淫之。一人抱尸转侧,方将缓其结束,忽脑如物击,口血暴注,顷刻已死。其一大惊告众,众敬若神明焉,且以告郡。郡官问臣及礼,并言:“不知;但妹亡去已半载矣。”俾往验视,果三官。官奇之,判二兄领葬,敕豪家勿仇。
异史氏曰:“家有女豫让而不知,则兄之为丈夫者可知矣。然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浮沉者耶!愿天下闺中人,买丝绣之,其功德当不减于奉壮缪也。”
译文
诸葛城有一个叫商士禹的读书人,因酒醉后开玩笑,触犯了本县一个富豪,被富豪指使家一奴一殴打了一顿,刚抬回家中就死了。商士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商臣,二儿子叫商礼,还有一个女儿叫商三官,才十六岁。本来三官马上就要出嫁了,现在因父亲去世,把婚事给耽搁了。她的两个哥哥去告状打官司,打了一年也没打出个结果来。三官的婆家便派人拜见她母亲,商量着请女家迁就一下,将三官尽快从简嫁过去,母亲也准备答应。三官知道后,就去见母亲说:“哪里有父亲一尸一骨未寒就办喜事的道理?难道他家就没有父母吗?”婆家听了这话,很惭愧,就打消了原来的念头。
不久,三官的两个哥哥没打赢官司,含冤负屈地返回家来,全家人悲愤不堪。商臣、商礼还打算保留住父亲的一尸一体,以便作为日后再上告的证据。三官劝阻说:“人被杀死了,官府却不受理,可知这是什么世道了!难道老天会专为你们俩生一个阎罗包一皮公吗?让父亲的一尸一骨长久暴露在外,于心何忍呢?”两个哥哥觉得妹妹的话有理,只得将父亲埋葬了。
丧事办完,三官突然在一夜 失踪了,谁也不知她去了哪里。她母亲又着急、又害怕,唯恐她婆家知道,也不敢告诉亲戚邻居,只是嘱咐两个儿子暗暗访查她的踪迹。将近半年,三官仍然不见人影。
一次,打死商士禹的那个富豪正赶上寿辰,叫了几个戏子来演戏庆寿。戏子领头的叫孙淳,带着两个徒弟。一个叫王成,姿色平平,但唱得清脆动听,大家纷纷叫好。另一个叫李玉,相貌秀丽一温一 雅,像个漂亮的女子。有客人叫他唱歌,他推辞说不会;再三要他唱,他才唱了些掺杂着本地歌谣的土腔土调,客人们哄堂大笑,乱糟糟地鼓起掌来。孙淳非常羞惭,禀告主人说:“我这弟子跟我学艺不久,还不能唱,只能做些斟斟酒之类的事,请不要见怪!”便命李玉斟酒。李玉往来伺候,很会看主人的意思给客人斟酒,富豪大为高兴。等酒席撤下、客人散去后,便留住李玉,要和他同床 共枕。李玉替富豪扫了床 ,又替他脱了鞋子,殷勤侍奉。富豪大醉中,不断说些挑逗的话,他也只是微微地笑着。富豪更加神魂颠倒,把仆人们全部赶走,只留下李玉。李玉见仆人们都走了,便关上门,插上门闩。仆人们也都到别的屋子里喝酒去了。
不一会儿,有个仆人听见富豪卧室内传出一阵奇怪的格格声,忙过去往屋里偷偷地看了看,见屋内漆黑一一团一 ,无声无息。心想没什么事,刚转过身来要走开,忽听屋星“呯”的一声大响,像是悬挂着的重东西断了绳子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仆人急忙向屋里问了两声,静静地没一点回答。仆人急叫众人撞开门冲进去,只见主人的脑袋已和身子分了家,李玉也自已吊死了。因吊着他的绳子断了,所以一尸一体掉到了地上,房梁上还残留着一截绳子头。众人一大惊失色,急忙通知富豪家里人。大家都聚集到一起,谁也猜不透是怎么一回事。众人把李玉的一尸一体搬到院子里,一抬起来后,觉得他鞋袜内空空的,像没有脚一样。脱下鞋一看,只见一弯小脚,才知李玉原来是个女子!大家更加惊骇,叫过孙淳来,仔细盘问。孙淳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不知说什么才好,只是说:“李玉一个月前才投奔我做弟子,这次他自愿跟来给主人庆寿,我实在不知他是从哪来的!”众人见李玉身穿丧服,怀疑她是商家的刺客,便命两个人暂且看守住一尸一体,好去官府上告。女子虽然死了,面貌仍然栩栩如生,用手一摸,身上还是一温一 暖的。这两个看守的人动了邪念,商量着要奸一尸一。其中一人抱起一尸一体,正转动着想解开她的衣服,忽然脑后像被什么东西猛砸了一下,嘴一张,鲜血狂喷,片刻就一命呜呼了!另一人一大惊,急忙告诉了众人。众人听了又惊又惧,不由得把李玉的一尸一体看作是神明一般。
富豪家告到郡里后,郡守便将商臣、商礼拘了去审讯。二人只是说:“我们不知道这事。妹妹逃走后,到现在已半年不见人了!”郡守便带了他们二人去验一尸一,死者果然是商三官!郡守很感惊奇,便判决商臣、商礼将妹妹的一尸一体领回埋葬,并敕令富豪家此后不得跟商家为仇。
108.小官人
原文
太史某公,忘其姓氏。昼卧斋中,忽有小卤簿,出自堂陬。马 大如蛙,人细于指。小仪仗以数十队;一官冠皂纱,着绣,乘肩舆, 纷纷出门而去。公心异之,窃疑睡眠之讹。顿见一小人,返入舍,携一毡包,大如拳,竟造床下。白言:“家主人有不腆之仪,敬献太史。”言 已,对立[,即又不陈其物。少间,又自笑曰:“戋戋微],想太史 亦无所用,不如即赐小人。”太史颔之。欣然携之而去。后不复见。惜 太史中馁,不曾诘所自来。
译文
某太史,忘了他的姓名。一天,他白天躺在书房里,忽然,一个小仪仗队,从屋子一角走出。马大如青蛙,人细如手指。小小的仪仗队由数十人组成。一个官,头戴乌纱帽,身穿绣花袍,坐在二人抬的轿上,纷纷出门而去。太史心中觉得奇怪,怀疑自己睡眼朦胧看花了眼。可接着又见一小人,返回屋来,手里携着个拳头大小的包,一直走到床下,自己介绍说:“我家主人备有薄礼,敬献太史。”说完,对着太史站着,却不去打开包拿出东西。稍待了一会,又自己笑着说:“小小礼物,想太史也没什么用,不如送给小人。”太史点了点头,小人高兴地携着包走了。以后再没见过他。可惜太史当时心里有点害怕,也不曾问小人是从哪里来的。
109.猪婆龙
原文
猪婆龙,产于西江。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 岸扑食鹅鸭。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来,得一头,絷舟中。一日,泊舟钱塘,缚稍懈,忽跃入江。俄顷,波涛大作,估舟倾沉。
译文
猪婆龙产于江西,形状像龙,但比龙身子短,能横着飞,常飞出水面沿江岸捕捉鹅鸭吃。有时有人捉住一头,就把它杀掉,把肉卖给陈、柯两家。这两姓人家都是陈友谅的后裔,从祖辈传下来就吃猪婆龙肉,别姓人家不敢吃。
一天, 一个客人从江的西边来,捉到一头猪婆龙,把它绑在船上。这艘船停在钱塘江边,因为没把猪婆龙绑结实,被它跑掉,一头扎进江里。一转眼的工夫,江里波浪涛天,船立刻翻了。
110.某公
原文
陕右某公,辛丑进士,能记前身。尝言前生为士人,中年而死,死后见冥王判事,鼎铛油镬,一如世传。殿东隅设数架,上搭猪羊犬马诸皮。簿吏呼名,或罚作马,或罚作猪,皆裸之,于架上取皮被之。俄至公,闻冥王曰:“是宜作羊。”鬼取一白羊皮来,捺覆公体。吏白:“是曾拯一人死。”王捡籍覆视,示曰:“免之。恶虽多,此善可赎。”鬼又褫其毛革,革已粘体,不可复动,两鬼捉臂按胸,力脱之,痛苦不可名状,皮片片断裂,不得尽净,既脱,近肩处犹粘羊皮大如掌。公既生,背上有羊毛丛生,剪去复出。
译文
陕西某公,是辛丑年间的进士,能记住前辈子的事。常对人说,他前生是个读书人,中年就死了。死后见阎王审判案子,大殿前有沸开的油锅,和世上传说的一样。大殿东边,扎着好几个架子,架子上搭着猪、羊、狗、马等牲畜的毛皮。掌管生死簿的官吏念着人名,念到某人罚作马,或者是罚作猪,小鬼就给他脱光了身子,从架上拿下这种皮来给他披上。
当簿吏念到某公时,阎王一爷 说:“应罚他为羊。”于是小鬼拿一个白羊皮来给他披在身上。簿吏这时说:“这人曾救过一个人的命。”阎王听了,再复查一下记录,说:“免了吧!他作恶虽多,但救人一事可以赎罪。”小鬼又给他脱去羊皮,可羊皮这时已经粘在身上了,脱不下来。于是两个鬼拉着他的两臂,按住他的胸膛,硬是向下脱,使他疼痛难忍。那羊皮一块一块地扯下来,到底也没有脱干净,肩膀处仍留下一小片羊皮,有巴掌大小。某公出生后,肩膀处仍长出一丛羊毛,剪了,也还长。
111.快刀
原文
明末济属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章丘盗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内一盗识兵,逡巡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求杀我!"兵曰:"诺。其谨依我,无离也。"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
译文
明代末年,济南府属下各地有很多强盗,每个县都设置军队,捕到强盗就杀掉。章丘县的强盗尤其多。这个县的官军中有一个士兵,佩带的刀特别锋利,杀人不用费劲。一天,官军捕获了十几个强盗,全部押赴法场斩首。其中一个强盗认得这个士兵,便犹豫地凑上前去说:“听说您的刀最快,砍头不用砍第二次。求您杀我吧!”士兵说:“好吧。你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开我。”强盗跟着士兵来到刑场,士兵一刀砍去,强盗的脑袋骨碌一声掉下来,滚到数步之外,一边在地上打着转,嘴里还大声称赞道:“好快的刀!”
112.真定女
原文
真定界有孤女,方六七岁收养于夫家。相居二三年,夫诱与交而孕。腹膨膨而以为病,告之母。母曰:“动否?”曰:“动。”又益异之。然以其齿太稚不敢决。未几生男。母叹曰:“不图拳母,竟生锥儿!”
译文
真定界内有一个孤女,年纪方六七岁,就当了童养媳。一两年后,丈夫引诱她同了房,此后就怀孕了,肚子渐渐胀大。自己以为得了病,便告诉婆母。婆母问:“动不动?”回答说:“动。”婆母觉得很奇怪,但因女孩年纪太小,不敢断定。没多长时间,果然生了个男孩。婆母叹口气说:“没料想拳头大的小母亲竟生了个锥子大的小孩子!”
113.狐入瓶
原文
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1],患之,而不能遣[2]。扉后有瓶,每闻妇翁来,狐辄遁匿其中。妇窥之熟,暗计而不言。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中,燂汤而沸之[3]。瓶热,狐呼曰:“热甚!勿恶作剧。”妇不语。号益急,久之无声。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译文
万村石家的媳妇,被狐狸精缠上,一家人很担忧,却打发不走它。妇人门后有个瓶,每次听见妇人的公公回来,狐精就藏入瓶内。妇人多次看在眼里,便记在心里,也不吭气。
一次,狐又钻入瓶内,妇人急忙用棉絮塞住瓶口,把瓶放到锅里煮。瓶热后狐狸在瓶内喊:“太热了,别胡闹!”妇人不答话,继续煮。狐精在瓶里喊得更急,时间一长就听不到动静了。妇人拔开塞子看时,仅有一堆毛和几滴血而已。
114.拆楼人
原文
何冏卿,平阴人。初令秦中,一卖油者有薄罪,其言戆,何怒,杖杀之。后仕至铨司,家资富饶。建一楼,上梁日,亲宾称觞为贺。忽见卖油者入,阴自骇疑。俄报妾生子,愀然曰:“楼工未成,拆楼人已至矣!”人谓其戏,而不知其实有所见也。后子既长,最顽,荡其家。佣为人役,每得钱数文,辄买香油食之。
异史氏曰:“常见富贵家数第连亘,死后,再过已墟。此必有拆楼人降生其家也。身居人上,乌可不早自惕哉!”
译文
何冏卿,山东平阴县人。先在秦中当县令时,审理一个卖油人的案子,当事人犯罪情节轻微,但言语冲撞,何冏卿一怒之下,将他打死了。何冏卿后来的职位升到了吏部,家里十分富有。家里建了一座楼,上大梁的那天,亲戚朋友都来喝酒庆贺。忽然发现原先被打死的那个卖油的走了进来,何冏卿暗暗惊疑。不一会儿,有人报告说小妾生了儿子。何冏卿忧虑地说:“楼还没建成,拆楼的人先来了!”人们以为他在说笑话,不知道他确实看见的怪事。后来,何冏卿的儿子长大后,特别顽劣,将家产挥霍得一干二净,自己被人雇佣为役夫,每弄到几文钱,就买香油吃。
异史氏说:“人常看见富贵人家楼阁宅第连属成片,等那主人死后,再看那地方早成了废墟。这必是有拆楼的人托生他家了。身为人上人,可不能不早点儿警惕啊!”
115.蚰蜓
原文
学使朱矞三家,门限下有蚰蜒,长数尺。每遇风雨即出,盘旋地上如白练。按蚰蜒形若蜈蚣,昼不能见,夜则出,闻腥辄集。或云:蜈蚣无目而多贪也。
译文
学使朱矞三家门槛下,有条蚰蜒,长好几尺。每遇到刮风下雨天气,蚰蜒就会钻出来,盘旋在地上,很像是一团白绢。据说:蚰蜒形状像蜈蚣,白天看不见,晚上才出来。闻到腥味就聚到一起。有的人说:蜈蚣没有眼睛,性贪。
116.凤阳士人
原文
凤阳一士人,负笈远行。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余月,竟 无耗问。妻翘盼綦切。一夜,才就枕,纱月摇影,离思萦怀。方反侧 间,有一丽人,珠鬟绛帔,搴帷而入,笑问:“姊姊,得无欲见郎君 乎?”妻急起应之。丽人邀与共往。妻惮修阻,丽人但请勿虑。即挽女手 出,并踏月色,约行一矢之远。觉丽人行迅速,女步履艰涩,呼丽人 少待,将归着复履[。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 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移时,见士人跨白骡来。见妻大惊, 急下骑,问:“何往?”女曰:“将以探君。”又顾问丽者伊谁。女未 及答,丽人掩口笑曰:“且勿问讯。娘子奔波匪易;郎君垦驰夜半,人 畜想当俱殆。妾家不远,且请息驾,早旦而行,不晚也。”顾数武 之外,即有村落,遂同行。入一庭院,丽人促睡婢起供客,曰:“今夜 月色皎然,不必命烛,小台石榻可坐。”士人絷蹇檐梧,乃即坐。丽人 曰:“履大不适于体,途中颇累赘否?归有代步,乞赐还也。”女 称谢付之。
俄顷,设酒果,丽人酌曰:“鸾凤久乖,圆在今夕;浊醒一觞, 敬以为贺。”士人亦执盏酬报。主客笑言,履舄交错。士人注视丽者, 屡以游词相挑。夫妻乍聚,并不寒暄一语。丽人亦美目流情,妖言 隐谜。女惟默坐,伪为愚者。久之渐醺,二人语益狎。又以巨觞劝客, 士人以醉辞,劝之益苦。士人笑曰:“卿为我度一曲,即当饮。”丽人 不拒,即以牙拨抚提琴而歌曰:“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 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 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歌 竟,笑曰:“此市井里巷之谣,不足污君听。然因流俗所尚,姑效颦耳。”音声靡靡,风度狎亵。士人摇惑,若不自禁。少间,丽人伪醉 离席;士人亦起,从之而去。久之不至。婢子乏疲,伏睡廊下。女独坐,块 然无侣,中心愤恚,颇难自堪。思欲遁归,而夜色微茫,不忆道路。辗 转无以自主,因起而觇之。裁近其窗,则断云零雨之声,隐约可闻。又 听之,闻良人与己素常猥亵之状,尽情倾吐。女至此,手颤心摇,殆不可遏,念不如出门窜沟壑以死。愤然方行,忽见弟三郎乘马而至,遽便下问, 女具以告。三郎大怒,立与姊回,直入其家,则室门扃闭,枕上之语犹 喁喁也。三郎举巨石如斗,抛击窗棂,三五碎断。内大呼曰:“郎 君脑破矣!奈怀!”女闻之,愕然,大哭,谓弟曰:“我不谋与汝杀郎君, 今且若何?”三郎撑目曰:“汝呜呜促我来;甫能消此胸中恶,又护男 儿、怨弟兄,我不贯与婢子供指使!”返身欲去,女牵衣曰:“汝不携 我去,将何之?”三郎挥姊仆地,脱体而去。女顿惊寤,始知其梦。
越日,士人果归,乘白骡。女异之而未言。士人是夜亦梦,所见所遭, 述之悉符,互相骇怪。既而三郎闻姊夫远归,亦来省问。语次,谓士人曰:“昨宵梦君归,今果然,亦大异。”士人笑曰:“幸不为巨石所毙。”三郎 愕然问故,士以梦告。三郎大异之。盖是夜,三郎亦梦遇姊泣诉,愤激投石 也。三梦相符,但不知丽人何许耳。
译文
凤阳县有个读书人,要出远门求学,临行前对妻子说:“我半年后就回来。”没想到他一去十多个月,竟音讯全无。妻子天天思念着他。
一夜,妻子上床躺下后,见皎洁的月光透过窗纱,照射进屋内,不禁勾起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正在辗转床头,难以入睡时,忽然有个头插珠花、身穿绛色裙子的美丽女郎,掀开门帘走了进来,笑着问她道:“姐姐,你莫不是想见见你丈夫吗?”妻子急忙答应着起床,女郎便请她跟自己走。妻子怕路远难走,女郎请她不要担忧。出门后,女郎挽着妻子的手,踏着月色,一起往前走去。约走了几十步,妻子见女郎走得非常快,自己又走不动,便喊她等等,要回去换双鞋子。女郎扶她坐在路边,从自己脚上脱下鞋子,借给她穿上。妻子大喜,穿在脚上竟很合适。于是,又起身跟着女郎,大步如飞地继续赶路。
不一会儿,就见丈夫骑着一头白骡子迎面走来。他看见妻子,大吃一惊,急忙下骡问道:“你要去哪里?”妻子说:“正要去找你呢。”丈夫又问那女郎是谁,妻子还没来得及回答,女郎已捂着嘴笑着说:“先不要问了吧。娘子奔波了一夜,很不容易;郎君又星夜赶路,想必人和牲口都很累了。我家距这里不远,请你们前去住宿,明天一早再走不迟。”夫妻四下一看,见几步外就有一个村庄,三人便同行,进入村内一个院子里。女郎喊起已经睡下的奴婢,做饭招待客人。又说:“今晚月色明亮,我们不必点灯了,就坐在花台上的石凳上吧。”丈夫将骡子拴在房檐前的一根大柱子上,就坐下了。女郎对妻子说:“我的鞋子大,可能不大合脚,路上穿着很不舒服吧?你回去时有骡子骑了,请把鞋还给我吧。”妻子连声道谢,把鞋还给了她。一会儿,酒菜便摆了上来。女郎斟上酒说:“你们夫妻久别重逢,今晚团聚,我借这杯薄酒,表示庆贺!”丈夫也端起酒来回敬。主客欢声笑语,杯盏交错,十分投机。渐渐地,丈夫一双眼老盯着女郎,频频用话挑逗她;对久别重逢的妻子,却一句亲热的话也没有。女郎也秋波送情,娇笑着说些情意脉脉隐诲的话。妻子只好默默地坐着,装出听不懂的样子。
又过了很久,丈夫和女郎酒意更浓,说的话越发轻薄起来。女郎又拿起个大杯劝客,丈夫推辞说喝醉了,女郎更加苦劝。丈夫便笑着说:“你如肯为我唱支曲子,我就喝了!”女郎答应,随即以象牙板拨弄琵琶,唱道:“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唱完,笑着说:“这是市井里巷中的俗调,不配让你听。因现今流行这种调子,所以姑且模仿模仿。”话声娇滴滴的,神态更加风骚。丈夫神魂颠倒,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会儿,女郎假装醉了,离席走开;丈夫也站起身,尾随着她去了。过了很久,二人还没回来。伺候三人的奴婢又累又困,都趴在廊下睡着了。只剩下妻子一人坐着,孤孤单单的,心里又羞又气,愤懑不堪。想要逃走,但夜色茫茫,又不记得来时的路。心中踌躇着,不知如何办好,便站起身,偷偷去看二人在干什么。刚走近窗子,便从屋里隐约传来男女狂荡的声音。又细听了听,只听见丈夫平时和自己在床上时说的亲热话,这时正向那女郎尽情倾吐,不禁气得手直哆嗦,心里发颤。可又没办法阻止他们,自己真恨不得跑出门去,跳到沟里死了算了!
妻子气愤地刚走出门外,忽然看见弟弟三郎骑着马走来。三郎看见姐姐,急忙跳下马来询问怎么了。妻子向弟弟诉说了事情的经过。三郎大怒,立即跟姐姐回去,径直冲进那女郎家里。只见屋门紧闭,里面仍在传出咕咕哝哝的情话。三郎举起块斗大的石头,往窗子上猛力砸去,窗格子被砸碎,石头直飞了进去。只听屋里大声喊道:“郎君脑袋破了,怎么办!”妻子听了,惊愕万分,大哭起来,埋怨弟弟说:“我没有要你杀死我丈夫。现在可怎么办?”三郎瞪着眼说:“你呜呜哭着求我来,刚替你出了心中这口恶气,你就又护着丈夫,怨怪弟弟!我不愿供你支使!”说完返身就想走。妻子急忙拉住他的衣服,说:“你不带我一起走,要到哪里去?”三郎一挥手,把姐姐推倒在地上,自己脱身而去。妻子一下惊醒,才知道是做了个梦。
第二天,丈夫果然回来了,骑着匹白骡子。妻子见了非常惊疑,心里嘀咕着嘴上没说。过后谈起来时,丈夫那一夜也做了个梦,梦中的所见所遇,和妻子做的梦完全一样,二人大感惊骇。不久,三郎听说姐夫从远方回来,也来探问。说话间,三郎对姐夫说:“昨夜我梦见你回来,今天果然就回来了,太奇怪了!”姐夫笑着说:“幸亏没被石头砸死!”三郎惊愕地询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姐夫便将自己和妻子做的梦告诉了他。三郎大吃一惊,原来这晚三郎也梦见姐姐向他哭诉,自已往窗子上抛石头。三个梦完全相符,只是不知那女郎是什么人。
117.刘海石
原文
刘海石,蒲台人,避乱于滨州。时十四岁,与滨州生刘沧客同函丈,因相善,订为昆季。无何,海石失怙恃,奉丧而归,音问遂阙。沧客家颇裕,年四十,生二子,长子吉,十七岁,为邑名士,次子亦慧。沧客又内邑中倪氏女,大嬖之。后半年长子患脑痛卒,夫妻大惨。无几何妻病又卒,逾数月长媳又死,而婢仆之丧亡且相继也。沧客哀悼,殆不能堪。
一日方坐愁间,忽阍人通海石至。沧客喜,急出门迎以入。方欲展寒温,海石忽惊曰:“兄有灭门之祸不知耶?”沧客愕然,莫解所以。海石曰:“久失闻问,窃疑近况,未必佳也。”沧客泫然,因以状对,海石欷歔,既而笑曰:“灾殃未艾,余初为兄吊也。然幸而遇仆,请为兄贺。”沧客曰:“久不晤,岂近精‘越人术’耶?”海石曰:“是非所长。阳宅风鉴,颇能习之。”沧客喜,便求相宅。导海石入,内外遍观之,已而请睹诸眷口。沧客从其教,使子媳婢妾俱见于堂,沧客一一指示。
至倪,海石仰天而视,大笑不已。众方惊疑,但见倪女战栗无色,身暴缩短仅二尺余。海石以界方击其首,作石缶声。海石揪其发检脑后,见白发数茎,欲拔之,女缩项跪啼,言即去,但求勿拔。海石怒曰:“汝凶心尚未死耶?”就项后拔去之。女随手而变,黑色如狸。众大骇,海石掇纳袖中,顾子妇曰:“媳受毒已深,背上当有异,请验之。”妇羞,不肯袒示。刘子固强之,见背上白毛长四指许。海石以针挑去,曰:“此毛已老,七日即不可救。”又顾刘次子,亦有毛才二指。曰:“似此可月余死耳。”沧客以及婢仆并刺之。曰:“仆适不来,一门无噍类矣。”问:“此何物?”曰:“亦狐属。吸人神气以为灵,最利人死。”沧客曰:“久不见君,何能神异如此!无乃仙乎?”笑曰:“特从师习小技耳,何遽云仙。”问其师,答云:“山石道人。适此物,我不能死之,将归献俘于师。”言已告别。觉袖中空空,骇曰:“亡之矣!尾末有大毛未去,今已遁去。”众俱骇然。海石曰:“领毛已尽,不能作人,止能化兽,遁当不远。”于是入室而相其猫,出门而嗾其犬,皆曰无之。启圈笑曰:“在此矣。”沧客视之多一豕,闻海石笑,遂伏不敢少动。提耳捉出,视尾上白毛一茎,硬如针。方将检拔,而豕转侧哀鸣,不听拔。海石曰:“汝造孽既多,拔一毛犹不肯耶?”执而拔之,随手复化为狸。纳袖欲出,沧客苦留,乃为一饭。问后会,曰:“此难预定。我师立愿宏深,常使我等遨世上,拔救众生,未必无再见时。”
及别后,细思其名,始悟曰:“海石殆仙矣!‘山石’合一‘岩’字,盖吕祖讳也。”
译文
刘海石是蒲台人,十四岁时,随家人到滨州躲避战乱,与滨州书生刘沧客同拜一个老师学习 ,两人关系很好,便结拜为兄弟。没过多久,刘海石父母双亡,奉丧回了原籍,此后一直杳无音信。
刘沧客家境富裕,四十岁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吉,十七岁了,是县里的名士。次子也很聪明伶俐。后来,刘沧客又娶了本县倪家的姑娘为妾,对她非常一宠一 爱。过了半年,长子患头痛病去世,夫妻大为悲伤。不久刘沧客的妻子又病故;过了数月,大儿媳也死了,家中的一奴一婢佣人也一个接一个地去世。刘沧客接二连三屡遭不幸,几乎不能忍受。
一天,他正在独自闷坐,忽然看门人进来禀告:刘海石来了。沧客很高兴,急忙出门恭迎入坐。刚要问候寒暄,刘海石忽然吃惊地望着他说:“老兄,你有灭门之祸,不知道吗?”刘沧客目瞪口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刘海石又说:“很久不通音信,我估计你近来的状况就未必很好!”刘沧客听后,忍不住掉下泪来,就将家中近来发生的灾难,如实相告。刘海石也难过得落了泪,既而又转悲为喜,笑着说:“这场灾难还没完,所以我先是为你悲伤;但幸亏遇到我,又该为你庆贺。”刘沧客说:“久不见面,难道你精通了给人看病的越人术吗?”刘海石回答说:“这不是我的专长。看看宅子风水、或给人相相面我到是比较在行。”刘沧客很欢喜,便求他相看住宅。刘海石里里外外察看了一遍后,又要求再看看家中所有成员。
刘沧客按他的吩咐,把全家人都集合到堂屋,挨次一一地指给刘海石。轮到倪氏时,刘海石忽然仰天大笑不止。众人正惊奇时,就见倪女吓得浑身打颤,面无人色;整个身体骤然缩短到二尺多长。刘海石用界尺敲敲倪女的头顶,发出一种像敲石罐的声音。他又上前揪住倪女的头发,仔细检查她的脑后,见有几根白毛,伸手就要拔去。倪女缩着脖子,跪在地上哭着说马上就走,求他不要拔了。刘海石怒斥道:“你还想害人吗?”硬将白毛拔去了。那女子随即变成了一只黑色像狸一样的动物。众人都异常惊惧。刘海石把那动物抓来放到袖子里,看着刘沧客的儿媳说:“她受毒很深,背上肯定有异样的变化,请让我检查一下。”媳妇害羞,不肯脱一衣 服。刘的儿子执意让她脱下,见她背上长着白毛,有四指多长。刘海石用针给她挑出,说:“这毛已老,再过七天就没救了。”刘海石又看沧客的儿子,见背上也长着二指多长的白毛,便说:“这些毛若再长一个多月,你也没命了。”他又逐个察看了刘沧客及家人,一一挑去了白毛,对众人说:“我若不及时赶来,全家人没有再活的了!”有人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刘海石回答:“也属狐类,专靠吸取人的一精一气为生,最能置人于死地。”刘沧客说:“好久不见,你怎么能这样料事如神,莫非是神仙吗?”刘海石笑着说:“我这不过是跟师傅学到的一点雕虫小技罢了,怎敢称神仙呢?”沧客问谁是他师傅,刘海石说:“山石道人。剐才这东西,我还治不死它,要献给师傅,让他处置。”说完就告别要走,一抬手觉得袖子空空的,惊骇地说:“跑了!尾巴上还有大毛没拔去,竟然逃了。”众人骇然。刘海石忙安慰说:“他脖子上的毛已拔了,不能再变成一人 ,只能化成兽类,不会跑远。”说着就进屋看看猫,又出门看看狗,都说不是。打开猪圈门看时,刘海石笑着说:“在这里呀!”刘沧客过去一看,果然多了一头猪。那猪听到刘海石的笑声,立时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刘海石提着耳朵把它抓出来,见尾巴上果然有一根自毛,坚硬如针。才要拔掉,那猪翻转哀鸣不让拨。刘海石气愤地说:“你作孽这么多,还想一毛不拔吗?”边说边强行拔掉,那猪随手又化为狸。刘海石将它收到袖中要走,刘沧客苦苦挽留,才在一起吃了顿饭。临行前,刘沧客问他什么时候再见,刘海石说:“这事难以预定。我师傅立下宏图大志,常派我们邀游世上,搭救众生,以后未必没有见面的机会。”
分别后,刘沧客细想刘海石师傅的名字,才恍然大悟地说:“海石大概已变成仙人了!‘山石’合起来是‘岩’字,正是仙人吕洞宾的名字。”
118.水莽草
原文
水莽,毒草也。食之,立死,即为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
有祝生,造其同年某,中途燥渴思饮。俄见道旁一媪,张棚施饮,趋之。媪承迎入棚,给奉甚殷。嗅之有异味,不类茶茗,置不饮,起而出。媪急止客,便唤:“三娘,可将好茶一杯来。”俄有少女,捧茶自棚后出,年约十四五,姿容艳绝。生受盏神驰;嗅其茶,芳烈无伦;吸尽再索。至同年家,觉心头作恶,疑茶为患,以情告某。某骇曰:“殆矣!此水莽鬼也。先君死于是。是不可救,且为奈何?”某悬想曰:“此必寇三娘也。数年前,食水莽而死,必此为魅。”或言受魅者,若知鬼姓氏,求其故裆,煮服可痊。某急诣寇所,实告以情,长跪哀恳;寇以其将代女死,故执不与。某忿而返,以告生。生亦切齿恨之,曰:“我死,必不令彼女脱生!”某舁送之,将至家门而卒。母号涕葬之。遗一子,甫周岁。妻不能守节,半年改醮去。母留孤自哺,劬瘁不堪,朝夕悲啼。
一日,方抱儿哭室中,生悄然忽入。母大骇,挥涕问之。答云:“儿地下闻母哭,甚怆于怀,故来奉晨昏耳。儿虽死,已有家室,即同来分母劳,母其勿悲。”母问:“儿妇何人?”曰:“寇氏坐听儿死,儿甚恨之。死后欲寻三娘,遇某庚伯,相指示。儿驰去,强捉之来。今为儿妇,亦相得。”移时,门外一女子入,华妆艳丽,伏地拜母。生曰:“此寇三娘也。”虽非生人,母视之,情怀差慰。生便遣三娘操作。三娘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由此居故室,遂留不去。
女请母告诸家。生意勿告;而母承女意,卒告之。寇家翁媪,闻而大骇,命车疾至。视之,果三娘。相向哭失声,女劝止之。媪视生家良贫,意甚忧悼。女曰:“人已鬼,又何厌贫?祝郎母子,情义拳拳,儿固已安之矣。”因顾生曰:“既婿矣,而不拜岳,妾复何心?”生乃投拜。女便入厨下,代母执炊,供翁媪。媪视之凄心。既归,即遣两婢为之服役,遗金百斤、布帛数十匹。寇亦时招归宁。居数日,辄曰:“家中无人,宜早送儿还。”故稽之,则飘然自归。翁乃代生起夏屋,营备臻至。
一日,村中有中水莽毒者,死而复苏,相传为异。生曰:“是我活之也。彼为李九所害,我为之驱其鬼而去之。”母曰:“汝何不取人以自代?”曰:“儿深恨此等辈,方将尽驱除之,何屑此为!且儿事母最乐,不愿生也。”由是中毒者,往往具丰筵,祷诸其庭,辄有效。
积十余年,母死。生夫妇亦哀毁,命儿以礼仪葬母。
一日,谓子曰:“上帝以我有功人世,策为四渎牧龙君,今行矣。”俄见庭下有四马,驾黄檐车,马四股皆鳞甲。夫妻盛装出,同登一舆。子泣拜,瞬息而渺。其子请诸寇翁,以三娘骸骨与生合葬焉。
译文
水莽是毒草,人如吃了这种毒草,就会立即死去,变成“水莽鬼”。民间传说,这种鬼不能轮回,一定得再有被毒死的代替,才能去投生。
有个姓祝的书生,一次去拜访他的一个同年。途中非常干渴,很想喝水。忽然看见路旁有个凉棚,一个老婆婆在里面施舍茶水,祝生就跑了过去。老婆婆将他迎入棚内,端上茶来,十分殷勤。祝生一闻,有股怪味,不像是茶水,便放下不喝,起身要走。老婆婆忙拦住他,回头向棚里喊道:“三娘,端杯好茶来!”一会儿,便有个少女捧着杯茶从棚后出来,大约十四五岁年纪,容貌艳丽绝伦。接过茶水一闻,只觉芳香无比,一饮而尽,还想再喝一杯。祝生赶到同年家,忽觉心头不适,怀疑是喝了那杯茶水的缘故,便将经过告诉了同年。那同年惊骇地说:“坏了!这是水莽鬼,我父亲就是被这样害死的。无药可救,这可怎么办呢?”同年冥想了一会,说:“那人必定是寇三娘!几年前误吃了水莽草死去,肯定是她在作怪害人!”有人说,碰到水莽鬼的人,如知道鬼的姓名,只要求到他生前穿过的裤子,煎水服用,就可以痊愈。祝生的同年急忙赶到寇家,讲明了实情,长跪在地,苦苦哀求帮忙。寇家却因为有人做女儿的替身,女儿从此可以超生,坚决不给。同年无可奈何,忿忿回去,告诉了祝生。祝生咬牙切齿地说:“我死后,绝不让他家女儿投生!”同年将他背回家,快到家门就死了。祝生的母亲号啕大哭,只得把他埋葬了。祝生死后,留下一子,刚刚周岁。妻子不能守节,过了半年就改嫁走了。母亲一人抚养着小孙子,劳累不堪,天天哭泣。
一天,祝生母亲正抱着孙子在屋里啼哭,祝生忽然无声无息地进来了。祝母大惊,抹着眼泪问他情况。祝生回答说:“儿在地下听到母亲哭泣,心里很感悲伤,所以来早晚伺候您。儿虽然死了,但已成家,媳妇也马上同来替母亲操劳,母亲不要难过了!”母亲惊疑地问:“儿媳妇是谁?”祝生回答说:“寇家坐视儿死不救,儿非常恨他们!死后,一心要去找寇三娘,但不知她住在什么地方。最近遇到我的一个大伯,承蒙他告诉我寇三娘的去向。儿子将她强捉了回来。现在她已成为儿的媳妇,跟儿相处得很融洽。”过了会儿,一个女子从门外进来,打扮得非常漂亮,见了祝母,跪到地上拜见。祝生告诉母亲:“她就是寇三娘。”虽然儿媳不是活人,但祝母也觉安慰。祝生便吩咐三娘干活,三娘对家务事很不习惯,但性情柔顺,让人爱怜。二人就这样住下,不走了。
三娘请婆母告诉自己娘家一声,祝生不同意。但母亲顺从了三娘的心愿,最终还是告诉了寇家。寇老夫妇听了大惊,急忙备车赶来,看那女子果然是女儿三娘,不禁失声痛哭。三娘忙劝住了。寇老太太见祝生家非常贫困,心里很是忧伤。三娘安慰她说:“女儿已成了鬼,还嫌什么贫穷呢?祝郎母子待我情义深厚,女儿已决意在这里安居了。”三娘说完,又看着祝生说:“既然已成了我家的女婿,却不拜见岳父母,让我心里怎好过啊?”祝生忙向寇老夫妇拜下去。三娘便进了厨房,代婆母做饭款待自己的父母。寇老太太见了,不禁伤心。回去后,派了两个奴婢来供女儿使唤,又送了一百斤银子,几十匹布。寇家也时常让三娘回去省亲,住不几天,三娘就说:“家里没人,应早送女儿回去。”有意留住她不让走,三娘则总是飘然自回。寇老翁便替祝生盖了座大房子,很华丽宽敞。
一天,村里有个中了水莽毒的人,忽然死而复生了。大家争相传说,都认为是怪事。祝生说:“是我让他又活过来的。他被水莽鬼李九所害,我替他将李九赶走了,才救了他。”母亲说:“你怎么不找个人替自己呢?”祝生说:“儿最恨这些找人替死的水莽鬼,正想将他们全部赶走,自己又怎肯做这种害人的勾当!况且,儿侍奉母亲最快乐,不想再投生。”从此后,凡中了水莽毒的人,都备下丰盛的宴席,到祝家祈祷,无不灵验。
又过了十几年,祝母死了。祝生夫妇非常悲痛,命儿子按照礼仪埋葬了母亲。
祝生对儿子说:“上帝因为我有功于人世,任命我做‘四渎牧龙君’,现在就要走了。”一会儿,便见院子里有四匹马,驾着一辆黄帷车,马的四肢上布满了麟甲。祝生夫妻盛装而出,一同上了车。祝生的儿子请求寇家同意后,将三娘的骸骨与祝生合葬在一起。
119.金永年
原文
利津金永年,八十二岁无子。媪亦七十八岁,自分绝望。忽梦神 告曰:“本应绝嗣,念汝贸贩平准,赐予一子。”醒以告媪。媪曰:“此 真妄想,两人皆将就木,何由生子?”无何,媪腹震动;十月,竟举一男。
译文
利津县的金永年,八十二岁了还没有儿子,老妻也已七十八岁,自以为绝望了。忽然梦见神人告诉他说:“本来应该断绝你的子嗣,念你做买卖公平,赐给你一个儿子。”金永年醒了就把自己做的梦告诉了老妻。老妻说:“这真是妄想。两人都快要进棺材了,怎么能再生儿子?”不久,金妻真的怀孕了。到了十个月,竟然生下了一个男孩。
120.邵临淄
原文
临淄某翁之女,太学李生妻也。未嫁时,有术士推其造,决其必受官刑。翁怒之,既而笑曰:“妄言一至于此!无论世家女必不至公庭,岂一监生不能庇一妇乎?”既嫁,悍甚,指骂夫婿以为常。李不堪其虐,忿鸣于官。邑宰邵公准其词,签役立勾。翁闻之大骇,率子弟登堂,哀求寝息,弗许。李亦自悔,求罢。公怒曰:“公门内岂作辍尽由尔耶?必拘审!”既到,略诘一二言,便曰:“真悍妇!”杖责三十,臀肉尽脱。导史氏曰:“公岂有伤心于闺闼耶?何怒之暴也!然邑有贤宰,里无悍妇矣。志之,以补《循吏传》之所不及者。”
译文
临淄有个老头,女儿是太学生李某的妻子。还没出嫁时,有个算卦先生给她算命,说她将来定受官府刑罚。老头听后大怒,既而笑着说:“怎么胡说到这种地步!先不说大户人家的女子必定不会涉足公堂;难道凭着一个监生还不能庇护自己的妻子吗?”
女儿嫁给李某后,非常凶悍,对丈夫动辄大骂,一习一 以为常。李某忍受不了她的虐待,气愤地告到官府。县官邵大人准了他的诉状,立刻发签拘捕审理。老头听说后,十分震惊,带领子弟赶到县衙,哀求邵大人销了此案。邵大人不答应。李某此时也感到后悔,也去恳求撤拆。邵大人发怒说:“官府内的事,难道办与不办都依着你吗?一定要拘审!”衙役把李某的妻子带到公堂,邵大人只问了几句,便说:“真是个凶悍的泼妇!”命令衙役重打三十大板,打得她腚上的肉都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