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历史直播间简介
文/唐风
历史直播间是唐风正在打磨的新型历史演绎平台,是培育新史观传播新史论的一个多功能模板。
历史直播间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增强历史人物的既视感,用记者连线的方式增强历史事件的即时感,用嘉宾点评的方式增强历史观念的现实感,尽量用这种当代传媒喜闻乐见的直播形式,弥合往古与现实的时代隔膜,抹平历史与时事的心理鸿沟,从而让旧史学脱去旧绅权的繁冗陈腐,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走进现代人的心中,融入新时代,托起新文化。
历史直播间由主持人、现场记者、嘉宾三个固定角色构成。三个角色功能如下:
主持人是历史直播间的总领,负责确定议题引导话题,调配直播间和现场连线的节奏,以主持人为轴心,直播间这一模板,就可以加载任何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现场记者是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引导者,负责调度现场,将纷繁的现场头绪按照一个鲜明的线索贯穿起来,从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事件脉络。
嘉宾点评,旨在点明题旨,拓展思路,确立新史论的基本立场。但嘉宾点评本质上不是输入历史观,而是坚定地站在新史观的立场上,努力传播历史思辨的理法,唤醒历史判断的能力,启发历史思考的方向,引导历史认知走出绅权的泥沼。
除上述三个固定角色外,其他人物随加载的具体事件而定,不做固定设置。
历史直播间,无意钩沉发微猎奇立异,而是从大家喜闻乐见的史事入手,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新文化的再认识。因此历史直播间不会拘泥于史事的“真实”,而是直接面对史识的真切。为此,可能会对史事做一些“大胆”的演绎,以便更直观地呈现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与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所以历史直播间直播的不是信史,而是信识,是从新文化新史学的角度对信史做的较为信实的辨识。一言蔽之,历史直播间是对旧绅权史学做新文化的价值重估,是史论的延深,不是史事的延展。
历史直播间面向的主体人群是8-14岁的少年,从表现形式、演绎难度上尽量贴近这个年龄段人群的认知程度。算是为少年量身定制的历史教育课件。
历史直播间将以少儿戏剧体验的形式推广到少儿戏剧实践中去,让少年自己还原历史事件演绎历史人物,并在历史戏剧体验中逐步淘洗旧绅权史学流毒,培育新时代史学认知,在生动活泼的戏剧陶冶中,弘传先进史观,培育时代新人。
历史直播间是新生事物,尤需不断打磨增益,诚邀有志新文化建设的同志添砖加瓦,共襄义举,但切盼舔砖,谢绝拍砖。我们的主题是如何把新史学建设好,而不是讨论是否要建设新史学,同归者入,殊途者辟,各得其所,敬请周知。
财阀末日
编剧:唐风
第一场
[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主持人和专家坐在舞台一侧。]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直播间,秦岭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半坡电视台,我是主持人苏雨晴。今天为大家插播一条紧急消息:这一次我们的历史直播间来到了秦国的咸阳,在这里,一场听证会正如火如荼的操办起来,主持听证会的正是当今秦国的秦王嬴政,而被告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秦国相国吕不韦。究竟是什么事,让秦国的国王和相国要对簿公堂?当一个国家的国王和相国针锋相对的时候,这又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请到列国君臣关系专家,黎雨彤,黎大专家,来为我们讲解一下。黎大专家,你好。
专家:
主持人你好,我们又见面了。秦王政和吕不韦的对决,意味着秦国将迎来又一次深刻的变革,权力要重新洗牌,秦国,必须要回到原来的道路上来。无论相国对秦国做过多大的贡献,如果他让国家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他都不得不跟秦王做最后的了断:到底谁说了算?
主持人:
黎大专家,你说得这么抽象,难道这和前几天的嫪毐(涝矮laoai)之乱无关吗?
专家:
那都是表面现象。这次事件的本质是:秦国,到底是秦王的秦国,还是秦相的奇货。
主持人:
你是说秦货还是奇国,不对,是秦国,还是奇货?这是什么意思?它到底是一个强大的国,还是一包昂贵的货?
专家:
到底是一个强大的国,还是一包昂贵的货,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对错,它关乎整个秦国国运的抉择。以我的推测,无论这次听证如何曲折,在这个关节上,秦王和相国必定拼个你死我活。
主持人:
好,专家这个观点很别致。在相国眼里,到底是秦国还是奇货?我们现在连线一线记者,看看那边怎么说?黎记者,你好。
[记者上。]
记者: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还有演播室的嘉宾,你们好,追着政坛大地震的震荡,我们来到了秦国的咸阳。咸阳城里热闹的不行,但你别说,虽然街头巷尾、朝廷上下对吕相都是议论纷纷,只有媒体口径一致,都在盯着嫪毐之乱。现在我已经来到了听证会地点的门外,人山人海的围着各路媒体,著名的半坡财经、鼎沸新闻和黑星观察这三家咸阳的媒体巨头就站在门前。我们收录了一下,对于这次听证会,他们准备怎么报道?
(三个媒体发表完意见。)
主持人:
好的,那么黎记者,能不能简单为我们概括一下各大媒体的立场和说法?
记者:
其实他们的说法也很简单,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基本上都围绕着嫪毐之乱的话题发表看法。不过刚才我听到有人说,他们本来都在听证会现场,是听证会开始之前,被秦王从现场赶出来了。
主持人:
这么听起来真的挺奇怪,他们都已经去过听证会现场了,结果新闻主题都不提吕相,只是围绕着嫪毐。黎大专家,作为秦国新闻动态环境研究专家,你有什么见解?
专家:
你养过八哥吗?
主持人:
这和我们说的事有什么关系呢?
专家:
养过八哥的话,你就会知道,八哥虽然学人说话,但是并不是谁的话都学,它只跟养它的那个人学说话。想让媒体有自己独特的主见是很难的,因为媒体也是要吃饭的,吕相用自己的财富养了很多媒体,他们自然都会跟着吕相的口风。
主持人:
黎大专家,我们都是媒体人。你这种说法,跟我们媒体人的自我认知,出入太大了吧。
专家:
莱温斯基和克林顿的故事,引爆了媒体,甚至做成了鬼脸嘟嘟。邓文迪和布莱尔的故事,根本没有人提。
主持人:
可是黎大专家,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这能说明什么?
专家:
我想说的是,邓文迪事件的当事人,就是媒体的大老板,谁要是炒作这件事,他就砸谁饭碗。吕相控制了媒体的股权,媒体就必须看着吕相的脸。而我们不能苛责这些媒体,因为媒体也不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只是这个职业里曾经产生过一些伟大的从业者。
主持人:
我想这个话题还是到此为止吧,再接着说下去你会成为丧家之犬的。接下来请把镜头切给前方连线记者。
记者:
好的,我们已经走到听证会的大门口,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话筒转向平定嫪毐之乱的大功臣昌平君,问一问他的看法。
主持人:
先等一下黎记者,你要先采访昌平君?
记者:
我们也是一家媒体,得考虑到同行的感受,更何况我想吕相现在不方便接受媒体的采访。我还是来昌平君这里碰碰运气。他是当事人,这事和吕不韦到底有什么关系,还是先听听昌平君怎么说。
主持人:
可我们演播室刚刚跟大家说过的,要听一听相国的看法。
记者:
嗨,等听证会完事,谁能保证相国还是吕不韦啊?下任相国呼声最高的人就是昌平君了,这不是更应该先采访他吗?
主持人:
啊?这?合理,请继续转播。
昌平君、昌文君和李斯站在听证会门口。李斯看见记者过来。
李斯:
两位先忙,我先告辞了。
李斯转身离开下台。
记者走到昌平君面前。
记者:
昌平君你好,对于咸阳城现在的热点话题,这次听证大会的参与双方,你有什么看法吗?
昌平君:
我没什么好说的。其实从我的角度说,只有一句话:努力为国家服务。只要我有能力,适逢其会,国家还需要,我就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记者:
那么昌平君,你刚平定了嫪毐之乱,对吕相现在受到的牵连,你有什么看法?
昌平君:
吕相也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为秦国强大做出过很大贡献,我相信他也和我怀着一样的心。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大王会做出英明的决断。
记者有点茫然地点了点头。
专家目瞪口呆。
主持人:
黎大专家,黎大专家?你怎么了黎大专家?
专家:
如果不是我往后跳了几部剧的话,我还真不知道昌平君现在怀着什么样的心思。
主持人:
黎大专家,这话是什么意思?
专家:
十二年后,他在韩地起兵,跟项燕前后夹击,大败秦军。十三年后,成为最后一代楚王。
主持人:
啊?昌平君也反了?
专家:
成为最后一代楚王,转战千里,最终以身殉国。
主持人: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专家:
他的旗号,后来成为陈胜揭竿而起的国号,就是大名鼎鼎的张楚。
[主持人突然不说话,靠在了椅背上,左右看了看。]
主持人:
这事咱们还是不要说太多了,可能会被人当成同谋的。
专家:
你注意到没有?他刚才说的是国家,但他没有说是哪个国家。昌平君的城府,果然深不可测,他这番话滴水不漏,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如果吕相真存着和昌平君一样的心思,那么听证会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
主持人:
感谢战国末期统一史专家的讲解,不过这也可能是黎大专家有点多虑了。咱们还是听一听现在的相国吕不韦自己是怎么说的。
记者:
等一等,再稍微等我一下。我再采访一下昌文君。请问昌文君,听各大媒体说,秦王把他们从听证会现场赶出来了,是这么回事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昌文君:
大王让他们出来,也没什么别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也没用,只会添乱。
记者:
我听有人说,秦王把他们赶出来的时候,理由是他们不需要亲临现场,到时候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这样就够了。请问是这么一回事吗?
昌文君:
大王确实说过类似的话,但是最关键的地方,他们没有说。
记者:
是吗?请问是怎么一回事呢?
昌文君:
大王的原话是说,他们用不着在现场记录,本来就是听吕相的,吕相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所以参加听证会这种形式,就可以省下来了,到时候直接去吕相那里拿稿子就行了。
记者:
好的,谢谢昌文君的配合和讲解。那么采访过了昌平君和昌文君,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听证会现场了。虽然刚才说过打算采访一下吕相,不过吕相现在好像有点忙。
[秦王政、吕不韦站在舞台中间。吕览主编站在舞台一边。]
主持人:
黎记者,听证会已经开始了吗?
记者:
现场气氛很热烈,我看见帮吕相编辑吕览的主编了,在转播听证会之前,我们先来采访他一下。
[记者跑到吕览主编旁边。]
记者:
主编先生,你好。我们都知道你在帮吕相创作吕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吕览单独成篇,想要向世人传达什么思想呢?
吕览主编:
这个是商业机密,无可奉告。
记者:
啊?这……那吕相被卷入嫪毐作乱一事,对吕览的创作会不会产生影响呢?
吕览主编:
这个是吕相隐私,无可奉告。
[记者对着台下,摇了摇头。]
主持人:
这是怎么回事?这个主编怎么什么都无可奉告?黎大专家,作为我国教授界生态环境研究专家,能不能为我们讲解一下,主编这样是什么意思?
专家:
他作为吕相的文胆,必定参与吕相所有的机密,想从他的嘴里掏出半个字都是痴心妄想。
主持人:
真的有这么夸张吗?
专家:
我给你举个例子,在我们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前,会向外界透露文案的策划和内容吗?
[主持人恍然大悟。]
主持人:
机密,机密。
记者:
好的,告别了吕览的主编,我们把镜头切到今天真正的主题:听证会现场。
[听证会上,吕不韦情绪激烈。]
吕不韦:
我领导秦国人民挺过了饥荒;我用秦国的铁拳粉碎了东周的霸凌;我重建了秦国国防,粉碎了五国猖獗的围攻。我托着先王走上了秦国的权力顶峰;我又扶着大王走到了今天。我带着秦国大部分精英走上了富足之路。
[秦王政冷笑。]
秦王政:
你把平台的实力,说成自己的能力,典型的吃里扒外,打工族的二五仔。
吕不韦:
侮辱和谩骂不能代替道理,大王的说法我完全不能同意。
秦王政:
破坏秦国的法律基础,带着一部分精英走向了富足,除了这件事是你干的,其他的有哪个是你干的?只因为这段时间里你担任着相国,这就都变成你的成就了?你赋予了无耻以一个特别独特的含义。
吕不韦:
在我的领导下,秦国洗脱了只知道打仗的落后野蛮的形象,成为融入文明列国的一支强大力量。是我,把秦国从一个野蛮好战的形象,转型为一个文明强大的国家形象。我认为我的人生只能两个字来形容:精彩。好了,大家可以鼓掌了。
[秦王政带头鼓掌。在场众人纷纷鼓掌。]
秦王政:
你的人生还没有结论,但你的瞎话编的真够精彩。
[众人停下鼓掌,鸦雀无声。]
秦王政:
别忘了,你能领导秦国是我允许的,或许你现在觉得可以绕开我的力量,仗着你的财力,带着你的媒体,造着你的舆论领导秦国。
[吕不韦着急起来,开始辩解。]
吕不韦:
我对秦国一腔赤诚,对大王忠心不二,他们居然把卖国贼的帽子扣到我头上!秦国就像我的家一样,我能卖自己家吗?再说了,秦国已经这么强大,我把它卖出去,谁能买得起啊?
秦王政:
说你卖国实在是无厘头,连我都觉得不能接受。
[吕不韦有些激动,向着秦王政拱了拱手。]
吕不韦:
多谢大王的信任。
秦王政:
秦国从来就不是相国的,相国怎么卖?相国所做的事,是要把国家买下来成为自己的东西。相国其实是个买国贼,只有戴上了十字架,才会变成卖国贼。
[记者面向台下。]
记者:
有反转,听证会上迎来了大反转!各大媒体舆论撞墙,吕相不是卖国贼,是买国贼,大王亲口裁定。快快快,把镜头切到秦王身上,这样重大的消息绝不能漏掉。大王,对着全国的观众说两句吧?
[秦王政走到台前,记者让到一边,把话筒递到秦王政嘴边。]
秦王政:
这次听证会,是审查相国吕不韦买国的案情。寡人在这里严正声明:不管是谁,不管用什么方式,也不能把这个国家买下来,变成他自己的私产。就算他出天大的价钱,国家也不会卖。
主持人:
好的,谢谢黎记者从现场带来的第一手资料。关于买国和卖国的关系,黎大专家,作为列国贸易专家,你能再给我们讲一讲吗?
专家:
我知道主持人这个行业,对成语这类东西没什么兴趣,不过奇货可居这个词你应该知道,这个成语就是吕不韦说出来的。
主持人:
呀,这么说的话,那吕相在买国史上可不一般,这是资深买国党了。
专家:
那时候吕相和政哥的爹才刚刚认识。这么跟你讲吧,吕相那时候还没有党。吕相,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把一个大国所有的权益当做奇货,来做长线投资的人。
主持人:
你这个说法很别致,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想过,原来我活在吕相的期票里。
专家:
这个你倒不用自卑,其实连政哥都活在吕相的期票里。因为当时这份期票写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政哥他爹。
主持人:
这?这可是要出人命的呀。
专家:
到底出不出人命,大家先拭目以待吧。我想我透露的够多了,再透下去的话咱们这节目就该关门了。
主持人:
在两千多年以前,财阀就想对权威挑战,对手来的这么明目张胆,秦王嬴政会怎么办?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结束,观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
第二场
[专家猫着腰,鬼鬼祟祟的跑上台,坐到椅子上歇了一口气。]
专家:
唉,可算是到地方了。
主持人:
怎么了,黎大专家。咱们演播室的地点不算远啊,怎么一幅跑了二十公里的样子?
专家:
身体上的疲惫还不至于让我变成这样,实在是心灵上受到了惊吓。你不知道,自从上次直播间的录像公布之后,就一直有人跟踪我。
主持人:
啊?你把他们引到这里了?
[主持人有点紧张的看看外面。专家摆摆手。]
专家:
你不知道我今天绕了多远,才把这些人甩掉。他们暂时应该找不到演播室。
主持人:
黎大专家啊,咱们不能再换地方了。再被找到的话,咱们就只能搬到演播车上去了。
[主持人和专家垂着头沉思。]
专家:
上次只有我们转播了听证会的内容,让秦王政有一个地方发表他的结论,吕氏集团现在盯上我们历史直播间了。他们终于准备对我们下毒手了。
主持人:
你这还算好的,到现在为止也就是跟踪,还没惹出事。你看看我这边是什么。
[主持人说着,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一把刀。]
[专家和主持人看着这把刀。]
专家:
你被寄刀片了。
主持人:
直接威胁。就这也不算什么,我现在更担心第一现场的黎记者。我们演播室在后方,都变成这样了,她可是奋斗在第一线啊。她不会被吕氏集团那些愤怒的打手碰上吧?
专家:
想什么呢?秦法严禁私斗,那吕不韦要是真让他手下干出这事来,想被赶走都没可能了。
主持人:
黎大专家,瞧瞧你说的。跟踪、寄刀片,这些行为秦法允许了吗?他们还不是做了。
专家:
这能一样吗?这种事你留不下证据。你说刀片是别人寄给你的,你能证明是吕氏集团寄的吗?我说有人跟踪我,我拿什么来证明?
[主持人皱眉摇头。]
主持人:
这么猜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再联系一下试试吧。
[记者上。]
记者:
下午好啊,我的前同事们。
专家:
前同事??
主持人:
黎记者,你怎么了,前几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突然就成了前同事了呢?
[记者苦笑着摊了摊手。]
记者:
你们还不知道,我被解聘了。现在已经没资格采访、录像了。
主持人:
什么?解聘?黎大专家,作为传媒界从业人员权益保障专家,你能不能说明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记得我们历史直播间跟吕氏没有经济上的往来啊,怎么咱们的记者也被解聘了?
专家:
历史直播间和吕氏虽然经济上没有瓜葛往来,但到底还是一家媒体,总要考虑到同行的感受。如果和同行的报道差得太远的话,就要做好和媒体的全世界为敌的准备。因为他们会用媒海战术淹死你的,用各种发霉的报道把你淹没。
主持人: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
记者:
我都被解聘了,还能怎么办?我正准备洗洗睡。
专家:
在你进入休眠之前,我建议你去找一下政哥,把这些事告诉他。他会有解决办法的。
记者:
我?我去找秦王吗?
[主持人拍了一下手。]
主持人:
对呀!去找政哥,让政哥罩着我们。我们出了这种事,他不会不管的。
记者:
嗯,有道理,我这就出发。
[记者在台上绕行两圈,从舞台左边往中间走。]
[昌平君、昌文君从舞台另一侧上。]
[记者走上前。]
记者:
昌平君,昌文君,你们在这里。
[昌平君和昌文君站住。]
昌平君:
这不是上次听证会上的那个记者吗。
昌文君:
怎么来这里了?
记者:
唉,别提了,我是来找大王为我们主持公道的。我们历史直播间出事啦。
[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有点意外。]
昌文君:
别着急,慢慢说。
昌平君:
你们历史直播间出什么事了?
[记者走到两人之间,低声跟他们说着什么。]
[记者说完之后,昌平君很严肃。]
昌平君:
我猜他们也不会消停,可没想到他们忙着对你们下手。
昌文君:
走,这件事得让大王知道。
[昌平君、昌文君和记者在舞台上绕行一圈。]
[秦王政站在舞台中间,背对着台下。]
[昌平君和昌文君走上前,站在秦王政旁边。李斯一直站在秦王政另一边。]
[秦王政转身,十分愤怒。]
秦王政:
什么?寡人还不知道,相国的人竟然这么猖狂。寡人只是在这个记者的直播间发表了一个声明,相国的人就准备把她们赶走,这是什么意思?不替相国说话的媒体,就要砸饭碗?
李斯:
大王,大多数媒体都和相国有关系,他们怎么报道,是相国说了算。但是这个直播间不太一样。
秦王政:
寡人明白了,这不是要困住你们的手,这是要锁了寡人的喉啊。就这么一家和他们没有瓜葛的媒体,他们下这种死手。这不是在教寡人做事,这是在给寡人定事啊。
记者:
那个,大王,那你看我们现在怎么办?
秦王政:
你被他们解聘了?
[记者点头。]
记者:
他们把我解聘了,没收我的记者证,现在我哪都进不去了,啥也问不着。
秦王政:
从现在起,寡人封你为寡人专门的记录员。你要做的,就是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下来。
记者:
那大王,我现在没有记者证,他们要是不让我进场怎么办?
秦王政:
你跟着寡人一起去。当着寡人的面,看谁敢解聘你。
记者:
多谢大王!那大王接下来还打算怎么做?
秦王政:
相国都要给寡人定事了,发展到这个地步,依寡人看已经没有调查的必要了,可以直接下结论了。
[记者走到舞台前侧,对着台下说。]
记者:
看起来,情况和黎大专家预料的一样,秦王果然有办法解决这件事。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接下来把镜头再还给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和专家。
主持人:
好的,谢谢黎雨芯。黎大专家,看完从前方第一现场传回来的资料,作为列国政治体制比较专家,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专家:
我只说一句话:秦国的吕不韦,想做齐国的田常,恐怕只有死路一条。这是秦国和其他国家的体制差别决定的。秦国不会有三家分晋这种情况,秦国不是晋国,不会被三家分掉;秦国也不是齐国,不会被取代;秦国也不是楚国,动不动就有造反的贵族把兵器打到先王的遗体上。秦国有可能被灭掉,但绝不会稀里糊涂的被分掉。
主持人:
恰恰因为秦国没有你说的这些事,所以他们都觉得秦国是最野蛮、最残暴、最邪恶的政权。
专家:
对田常、对六卿、对楚国那些贵族来说,秦国确实是残暴又野蛮的。我担心啊,在接下来这些日子里,吕相也会亲身体验到秦国的残暴和野蛮。这本来就是个立场问题。那些超出立场的残暴啊、野蛮啊、和善啊、正义啊……其实都是在耍流氓。
主持人:
非常感谢黎大专家。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观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
第三场
[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主持人和专家坐在舞台一角。]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直播间,秦岭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半坡电视台,我是主持人苏雨晴。前相国吕不韦买国一事,在咸阳城中沸沸扬扬,城中百姓夙夜难寐,一心吃瓜。在各大媒体的愤然炒作下,在全国甚至是列国的百姓望眼欲穿的期盼中,这件事最终以吕不韦免去相国职位的结果告一段落。然而近期,一直在秦国跟踪报道的前线记者发来最新消息,秦王政下令,让吕不韦举家前往蜀地。接下来有请本台特邀的列国国家安全政策比较研究专家:黎雨彤,黎大专家为我们说明一下,吕不韦不到一年的时间,从相国的高位,到被流放发配。他到底又犯了什么罪?
专家:
主持人你好,我们又见面了。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已经观察思考了一年,去年我曾经预测,吕相会亲身尝到秦政的残暴和野蛮。但一年来,我极度怀疑自己想错了。直到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的预言还是准确的。
主持人:
吕相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受到的二次打击,到底是怎么回事。
专家:
在你们这些外行看来,他受到了两次打击,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是一次打击才刚刚见底。一年以来,秦廷门可罗雀,吕家门庭若市,天下诸侯使者车来马去,络绎不绝。这种人走茶更烫的局面,必定会遭来雷霆一击。上次只是政哥略微教训了一下,但显然吕相不准备接受这个教训,所以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打击。
主持人:
但是现在这么处置吕相,会不会让人觉得秦王有点过于狭隘偏激啊?过于不能容人啊。
专家:
你以为政哥会在乎这个?政哥和昭襄王等几个先王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以前的秦王可以因为孟尝君的名声放过他,但像政哥这种人,他心里面只有秦国的安全,在秦国安全之外的任何问题,对他来说都像天边飘来的五个字一样。
主持人:
那都不是事!
专家:
没错,那都不是事。现在的秦国和当年的秦国不一样,现在的秦国有这个本钱,他用不着再看诸侯那些宣传攻势的嘴脸。诸侯可以颁给吕相一个列国和平奖,但是政哥,会因此把吕相和他的和平奖一起塞进马桶里。政哥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也如此,败也如此。现在秦国的实力不允许政哥再跟这些花里胡哨的文化贩子周旋。那种用文化标签,包装偶像给国家施压的做法,空间越来越小了,我想这次吕相凶多吉少。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黎大专家。接下来让我们把镜头切给前方连线记者黎雨芯,黎雨芯你好,请问现在那边是什么情况?
[记者上。]
记者:
主持人还有演播室的嘉宾,你们好。现在我们这边呢,是即将上路的吕不韦,正在和秦王政做最后的挣扎。不过呢,吕不韦那边的挣扎怎么样暂且不提,那个吕览的主编和李斯的交谈,信息量也不小。
主持人:
李斯?就是那个李斯吗?
记者:
现在轮得上采访的还能有几个李斯?你就多余问这个问题。接下来让我们把镜头切到李斯那里。
[李斯和吕览主编站在舞台左侧。]
吕览主编:
我跟你不一样。我深受吕相照顾,连编辑吕览这么大的事都交给我办。而你说到底不过是借着吕相站住脚的客卿。你可以跟吕相撇清关系,但我不会这么做。
李斯:
你跟我当然不一样,你只是吕不韦手中的一支笔,没有他就什么都不是。但我是要握笔的人。后世读过吕览的人,没有人会知道你是谁的,但我的名字,会在历史上独占一节。
[吕览主编拂袖下。]
主持人:
李斯这句话虽然不长,但是耐人寻味。黎大专家,作为先秦史口碑专家,你怎么看李斯的这句表述。
专家:
李斯是个智者,也是个勇者,是个知道把握机会,也能够把握机会的人。
主持人:
说得这么笼统啊,能更具体一点吗?
专家:
在这个话题里,我们没有必要在他身上浪费太多时间。如果想知道他是如何勇于把握机会,也能够把握机会的,那就去看看他的谏逐客书吧。
主持人:
那么好的,看过李斯和主编的交谈,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吕不韦是怎么挣扎的,秦王政又是怎么应对的。
记者:
说到吕不韦这里,那可真是什么手段都使出来了。谁能想到,都走到这个地步了,他竟然还想和秦王打感情牌。
[秦王政站在舞台中间,吕不韦站在一侧。]
吕不韦:
大王。现在我已经是戴罪之身,只想在家写书养老,不管是买国还是卖国,老臣都已经做不来了。大王百忙之中,何必还费心关照我这个已经下课的人呢。
秦王政:
在我这里你可能已经下课了,但在诸侯眼里,你也许只是课间休息。这一年来,你们家门庭若市,这些人总不是来跟你做课后活动的吧?
吕不韦:
他们只是因为怀旧,记得老臣为秦国做过的一些事,所以来叙叙旧而已。
秦王政:
你为秦国做过什么事,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能值得他们这样追捧你。
吕不韦:
我为秦国做的事,可能在大王看来不值一提,但是我为先王做出的贡献,大王总不能忘了吧。当年先王在邯郸,不受重视,就连出门的车马,身上的衣服都是粗制滥造的。是我帮助先王,让华阳夫人收他为子嗣,先王才登上太子之位,成了大秦的王。大王才能以秦太子的身份回到秦国。老臣说句不敬的话,如果不是老臣当年鞍前马后的操劳,大王父子没有今天。
秦王政:
那寡人也说句不中听的话:要不是你当年鞍前马后的操劳,你也没有今天。用你们商人的话说,我们这应该叫双赢。你现在和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是要寡人把自己赢的那份也给你吗?
[吕不韦有些不自在。]
吕不韦:
大王非要把这些都说成冰冷的交易吗?
秦王政:
这是寡人说的吗?这是你跟你爹说的。你把我父王当成货物看,你敢说没有这回事?不要说你对父王做过什么贡献,哪怕你就是我父王,这件事也不可能随你的愿。
[吕不韦好像明白了秦王政的意思似的,点了点头。]
吕不韦:
大王这是要卸磨杀驴啊。
秦王政:
是这头驴太贪,想把磨出来的粮食都吞进自己肚子里,还准备把磨盘也拖走,寡人不把它卸下来,还打算等着它吃完了寡人的粮食,再把寡人的那些家当也打包带走吗?寡人现在只是把这头驴从磨盘上解下来,没有杀它,但是有一群人天天去驴棚探望这头驴,觉得它还有机会回来把我的磨给拖走。
吕不韦:
我承认奇货可居这句话是我说的;我也承认,一开始的时候,我有一些私心。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我也是勤勤恳恳地在惨淡经营。就像大王之前说的那样,这是双赢。难道大王现在打算把我应该得到的那一份拿走吗?
秦王政:
没有你应该得到的。你未经协商,擅自投资了非卖品,你这算是强买。我给你举个例子,从现在开始,我投资买你的脑袋,然后我开始惨淡经营五年。等五年后我来提货的时候,你能主动把自己的脑袋交给我吗?重要的事情,我再强调一遍,你投资了非卖品,必定血本无归。
吕不韦:
你不会有好下场的。打着国家的名义,肆意践踏私有利益,后世所有把个人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人,会排着队骂死你。你将万劫不复。
[秦王政冷笑。]
秦王政:
我可能背着千古骂名。但是你,和所有像你一样,仗着几个臭钱,把国家据为自己奇货的人,永无出头之日。
[场上安静,没有人有动作,也没有人说话。
记者走到台前,轻声对着台下说。]
记者:
这太震撼了,我从没见过这种金刚怒目,天雷滚滚的宣言,看到这里,我想观众朋友们也都跟我一样……
[李斯走过来,把记者拽到舞台角落。]
李斯:
这段掐了,不要播出去。千古骂名这种事,大王亲口说出来,这么播出去,让外界看着影响不好。
记者:
可是大王亲口吩咐了,要我如实推送。
李斯:
大王那边我去说,你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记者点了点头。]
记者:
好吧,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
[秦王政转过来,看着台下。]
秦王政:
你等一等,我还有一句话。重要的事我再重复一遍:就算我背上千古骂名,但是所有像吕不韦这样,仗着几个臭钱就想把国家据为奇货的人,永无出头之日。
[音乐《历史的天空》起。]
[第一句歌词“黯淡了刀光剑影”。]
主持人:
黎大专家,黎大专家,醒醒啊黎大专家,你怎么了?
[专家深吸了一口气。]
专家:
没事,我没事,我刚才有点走神了。对不起啊各位,刚才有点走神。
主持人:
你到底怎么了?黎大专家,你别吓唬我啊。
专家:
没事,是我被吓到了。我对政哥的彪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准备到这个程度。这就是开创了中国两千多年伟大的政治传统的,雄伟魄力与豪情。就像政哥亲口说的那样,他留下了千古的骂名;而吕不韦这样的人,千古没有得逞。
主持人:
我提醒你,黎大专家,你又在剧透。但是我们这个直播间是最忌讳剧透的。
专家:
这不是剧透,如果你不站在千古的高度上,你没法理解这句话的威力。千古以来所有拿着笔杆子的人都在嘲笑秦国二世而亡,但是两千多年来,这个国家在政哥开创的政治道路上一步步强大起来。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来,一次次坐回到世界的牌桌,你们想没想过,到底是为什么?
主持人:
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专家:
你说的这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决不允许各种利益集团分吃国家权力,已经成为中国执着的政治信仰。而这个信仰,是政哥亲手打造的。关于政哥的历史贡献,我没什么好说的,咱们的节目也可以到此为止了。我提议你,用一首诗来结束这次直播。这首诗说尽了政哥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
[专家递给主持人一张纸,主持人接过来,认真地看了起来。]
主持人: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