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安放爱情的小屋
作者:吴明辉 诵读:老菩提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婚姻的解释是这样的:结婚的事;因结婚而确定下来的夫妻关系。
这是一种颇具权威的解释,它以一种专家式的态度给了我们一个不必争辩的结论。
可对这种解释,我一直并不满意,婚姻一定还包含着复杂的东西在里面,更多的感性化的色彩和更深的情和性的光环。
词典以外的东西,需要慢慢体会。在生活实践的课堂里,我们来打开家庭这本书。
有婚姻的人生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有婚姻的人生不一定是完美的人生。

对于有些人来说,婚姻是一条船。在碧波荡漾的爱情湖中,泛舟、荡桨、畅渡,暖风轻吹,煦阳普照,那是很愉快的事情。对于有些人来说,婚姻是一副枷锁,囚禁、束缚、煎熬,使人性的自由不能顺理成章;压抑、苦闷、困顿,使爱情走向坟墓,濒临死亡。
对于所有人来说,婚姻是鞋子。脚的舒服与痛苦,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婚姻常常要做的事情是把剥好的爱情果子放在嘴里咀嚼,不同的人会品出不同的味道。
好的婚姻是爱情的殿堂,是事业的力量,是生活的调味作料,是身心健康的营养冲剂,是人生走向完美的必不可少的章节和奔赴成功的坚实有力的后盾。
与婚姻离得最近的两个词汇是爱情和家庭。它们是两个圆,与婚姻交叉着、重叠着,甚至是变换着,从而赋予婚姻不同的色彩与图谱。

爱情成熟了,婚姻便要到来了。成就一场爱情,往往以婚姻作为结果性的标志。所以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而婚姻却是爱情的目的,更是爱情的继续,但绝不是爱情的终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结构上它的排列组合大体是一致的,而情感上的“基因”又绝对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就像幸福都是一样的,而不幸各有各的区别。在家庭中,婚姻是最稳固的成分,而在爱情里,婚姻往往是最不确定的因素。婚姻这根家庭的支柱一旦崩断,家庭的大厦便会轰然倒塌。
期望在婚姻中找到爱情的答案,并不容易。当婚姻过后,很多时候,人们会有一种求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感概。

几乎所有的人(当然,独身主义者除外),一生中都会有一个阶段为构建自己的婚姻而忙碌,这似乎成了人生的必修课。只不过,对自已配偶的选择属于“选修课”的内容,而在必修与选修之间,以乎选修更重要,因其决定婚姻的质量。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不能凭借一时的直觉,去洞穿未来的幸福。不过,倒是经过了可遇可求的追寻过程,经过了两个人一见钟情或者喜鹊搭桥式的恋爱过程之后,一定终身的大事终归要摆上人生的议案桌面上的,它将像钥匙一样打开婚姻的大门。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必然走向婚姻的。有些爱情可能会在婚姻到来时夭折。追求爱情的完美,一定会把婚姻作为最终的目标。那此夭折的爱情只能在不完美中跌宕着凄美,在曾经的斑斓中溅落一地的花瓣了。中国人都欣赏“梁祝”的经典爱情故事,并深深地为“化蝶”式的殉情而悲伤,因为那是未完成婚姻的千古遗憾。

中国人比西方更看重婚姻,“白头偕老”一直成为美满婚姻的标识。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但希望代替不了现实。现实地讲,幸福的婚姻在于经营,即使有非常稳固的爱情基础,也需要在婚姻的熔炉里重新锤炼。爱情这块钢,经过婚姻的磨洗、锻击之后,也许会变得更纯粹,坚固。经不起婚姻敲打的爱情,迟早要断裂、锈腐的。善于经营婚姻的人,都会把自己放在家庭的杯子里,让爱情像啤酒一样泛出温柔的泡沫,像茶水那样散出醇厚的芳香。
一般来说,形容词是有褒有贬的,而名词就是名词,不会存在褒贬之义。可是,从爱情和婚姻这两个名词中,我还是嗅出它深藏在背后的褒贬的味道。“爱情”本身散发着浓浓的褒义气息,而“婚姻”,虽无贬义的痕迹,但它是中性的,它的褒贬需要我们透过词去认真体会。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哲学家,大都崇尚礼赞爱情,极尽丽词,把爱情比喻、描绘和评价得无比高尚、美好、纯洁和伟大,而往往对婚姻保持缄默。就所有的文艺形式来说,爱情常常是永不生锈的主题,而婚姻往往作为爱情的附庸出现。
我愿意把爱情与婚姻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原本就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它们之间,似乎又难以用等号相接,很多时候,它们是一个不等式。爱情有定律,两颗心始终在一个圆里波动;婚姻无定规,两颗心往往在一个坐标上浮动。爱情可以为婚姻等上一百年,婚姻回报爱情也许只有十年。爱情比婚姻的力量强大无数倍,婚姻则显得软弱了许多。

婚姻是社会的属性,是感情的产物,它包含了太多的人性化的色彩和人为化观念。这些人为的东西,能够把爱情推向至善至美的峰巅,也能够成为导致婚姻裂变的罪祸首。
我无法抛开爱情来谈婚姻,我必须时时刻刻把爱情在婚姻中,从爱情中去体会婚姻。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一些哲理性的思考:没有性的爱情可以是美好的,没有性的婚姻一定是悲哀的。背离了爱情的婚姻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残害,而不能走到婚姻的爱情,充其量只能叫伤害。婚姻乏味了,爱情必须要跑开。婚姻到了维持这步,爱情离结束就不远了。
好了,我该回过头来,为婚姻下个定义了。
让我试着从不同的视角,去下这个定义吧。律师往往会说:婚姻是男女做爱的法律保证。社会学家也许会说:婚姻是公众认可的爱与性的结合体。历史学者可能会说:婚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我只想从文学的角度说一句话:婚姻是安放爱情的小屋。
(写于2005年5月结婚15周年纪念)

📝【作者简介】

吴明辉,1965年出生,笔名阿明,文化学者,诗人。中国铁路作协理事,黑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历任哈尔滨铁路局伊图里河铁路中学教师、分局团委干事、党委办公室主任,哈尔滨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局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务。
🎤【朗读者简介】

老菩提: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
主要诵读作品曾发表于:新华网、人民日报、凤凰网、中国教育网、新浪网、热搜、奋斗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喜马拉雅、懒人畅听等国家高端媒体平台。


🖨出品 / 華 | 夏 | 之 | 聲
📝作者 / 呉明輝
🎤誦讀 / 愛國(老菩提)
🖼圖源 / 綱絡
🖥編輯 / 馬叔
🎧監製 / 德泉 牵牛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