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梅并作十分春
——母亲琐忆
文/陈岚
清明将至,谨以此篇缅怀我逝去的亲爱的母亲。
——题记
老舍说过,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了根。如今的我却似已失去了根的花草。我亲爱的母亲,在2015年9月30号的早晨7时47分,在去新华菜场买菜的途中突遭意外车祸,瞬间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的母亲名叫薛玉梅,出生日是腊月十四日,所以她的父亲,我的外公为她取名玉梅,寓意腊梅花开,如雪样纯洁如玉般珍贵。我的外公薛金奎是位早在抗日战争就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他打过日本鬼子,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来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无锡市粮食局做领导工作。由于出生在革命家庭,所以母亲小时候并没有吃过多少苦,一直上学至中学毕业。在那个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年代,没有几个农村女孩子能够像母亲这么幸运了。因为母亲模样俊俏人又乖巧,还识文断字,因此在她到达婚嫁的年令,上门求亲的络绎不绝。可母亲谁也没看上,却偏偏看中了父亲,一个不善言辞只知看书写文章的穷教书先生。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父亲家中正遭突大变故,当小学校长的爷爷被诬陷为叛徒,受到批斗和挂牌子,戴高帽子的凌辱,被迫自杀。在那样不正常的情势下,社会上的人对父亲是侧目而视,避而远之,不敢与他交往。而母亲却因深爱着父亲,顶着社会压力,不怕别人笑话,不顾议论讥讽,居然徒步十多里,自愿嫁给了一无所有的父亲,开始了她无怨无悔的劳碌生涯。

母亲个头不高,却是全家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一日三餐,四季衣裳,三个儿女的教养,亲朋乡邻的联系,生产队里的农活,这需要多少的精力?承受着多大压力!实在令人们难以想象。可是她以柔弱的双肩扛起来了。母亲不但坚强善良,她还有一双勤劳灵巧的手。记忆中家门口有一块空闲荒地,因为是荒地,因此荒草杂丛生,茅草根特别多,邻居们谁也不愿意去翻弄。可我母亲却欢喜得了不得,起早贪黑将它收拾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有小青梗子,大白菜,黄芽菜,冬菜,菠菜,韮菜……还有各种瓜和豆,人称百菜园。在母亲的辛苦操持下,我们家吃的蔬菜从不需要花钱去买。有时候还将百菜园里吃不完的瓜菜送给左邻右舍们。
母亲的能干在庄子上是出了名的。记得小时候做饭烧菜的烧火草是非常紧张的,烧火草困难是家家户户头疼的事。母亲拨麦茬,弄树根,拾棉花壳子,挖茅草根,还是解决不了烧火草的难题。后来聪明的母亲居然无师自通,用黄沙烂泥拌和稻草,搪了一个泥的锅厢子来当土锅灶。我还记得那锅厢子上面是一个大圆口,可以放铁锅。中间有一个大口子,类似锅塘口,可以放少许烧草火去燒锅,整个身子活像一个上大下小的圆柱体,也更像一只倒立的大腌菜坛子。用来做同样的饭菜,可以省一半的烧火草。庄上的人知道后,纷纷效仿,赞不绝口。我聪明能干的母亲就是这样,将苦难的生活过成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母亲对于我们的爱同世间母亲爱儿女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生产队里在农忙时时常带夜工。每次带夜工,母亲只喝一小碗清汤,把饭省下来换成锅巴,然后带回来给我和弟弟妹妹分着吃。我们只知道锅巴又香又脆,很好吃,哪里体会到母亲空心饿肚受煎熬的滋味啊!母亲对父亲的关心,对父亲的好更是无微不至。如同母亲们对待儿女们一样。而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至。
父亲因为热爱新闻报道,经常业余采访写通讯报道稿。后来被从文教上借调至乡政府做了专业的记者。那个时候我们小,父亲工资低,家里别说装空调了,连电风扇也是没有的。春秋天还好,一到夏季,农村苍蝇蚊虫多的不得了。父亲要赶写新闻稿,每到这个时候,母亲便拎了一大吊桶水,让父亲将两腿放到水桶里,这样蚊虫就咬不到父亲了。她隨手手拿一把蒲扇站在父亲身后,一下一下地轻轻地扇着扇着。为父亲扇凉和驱赶蚊虫,直到父亲完成稿件。而母亲却全然不顾自已早已湿了的衣衫。冬天父亲若是带晚写稿,母亲便早早上床,一边纳鞋底一边为父亲暖被窝。当父亲完成稿件上床,母亲不但将暖好的被窝让给父亲,而且将父亲冰凉的双脚搂抱在怀里,直到父亲的双脚暖和起来。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工作突出,曾连续三年全市用稿第一,每年都是扬州市,高邮市的优秀通迅员,先进特约记者。几乎每年都会有多篇新闻稿获奖。父亲在乡里的主要责职是搞农村成人教育,重点抓农村中青壮年扫除文盲工作。在上级领导重视和乡里干部群众支持下,父亲因扫盲成绩突出,我们的老家率先在全市完成扫盲历史任务,因此他也成为市里唯一获得江苏省教委表彰的扫除文盲先进个人,还被评为乡里的十佳党员。父亲说,我取得一点成绩,有上百本的各种荣誉证书,这当中有母亲一大半的功劳。父亲还说,等退休了一定好好补偿母亲。
记忆中母亲一直是个舍得的人。对乡邻对亲朋,东西舍得给,钱舍得借,力气舍得用。有时真不知道母亲矮小的身躯怎么会有那么多满满的能量!为什么会这么舍得!记得邻村有个姓马的姑娘,嫁到我们庄上丁姓人家。这家三个儿子,经济上是相当困难的。后来分家了,生活也就更艰难了,过的日子相当紧巴。后来分家时正好是农忙栽秧,连买尿素化肥的钱都没有。跟张三借借不到,跟李四借也借不到,因为大家都困难,急得她直哭。母亲知道后也不言语,直接将自家买的尿素化肥送到她家田头,把她感动得不得了。庄台前河有个年轻人,是个上门女婿,因为家贫生了病没能及时医治,后来不幸死了。母亲知道后十分同情,心酸不已,将我姨兄波哥来看望她的两百块钱瞒着家人送到他家,让他们家人买好寿衣,让他能体面的走。庄上还有个老人叫汤大奶奶,命很苦,嫁了两个男人都死得很早,只留下汤大奶奶和一个没有成家的儿子相依为命。她家与我家相隔五十米左右,很近很近的。从我记事起,只要我们家包饺子或者烧好吃的,母亲必定叫我或者弟弟妹妹端了送给汤大奶奶。后来我出嫁了,再后来,我儿子隽嵩出生。满月时回娘家,生活非常困难的汤大奶奶,特地到我母亲家,给了五块钱给我儿子作为见面礼。一个无亲无故的邻家老奶奶这样关爱我,让我瞬间润湿了双眼。钱不多却是奶奶的一片心意。现在想想这应是母亲的平时的功德啊!
母亲啊,母亲!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音容笑貌和为人,永远印在我心中!女儿永远怀念您!

陈岚,女,笔名山风。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文创会会员。天性乐观浪漫,爱好文学,工作之余喜欢写些文字。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