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白晓崔宪文)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珲春人民猝手不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从3月1日凌晨5点接到河南街道昌盛社区的通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社区工作人员和珲春市东日旭升志愿服务协会的志愿者们挺身而出,站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昌盛社区因为疫情的原因,一个社区就有三个管控区、两个封控区,这么多的区域管理,急需人力物力,就在这关键时刻一批洋溢着青春朝气的年轻人加入了进来,组成了以50多名志愿者为主的应急志愿小组,分别分布到四个小区,各个管控区、封控区负责消杀、配送、倒垃圾、维持秩序等重任。他们主动要求来到昌盛社区最危险、最苦、最累的环境中去。20出头的年龄,尚无太多的社会和工作经验,但是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他们没有胆怯和慌乱,自发的进行了分工,有车的志愿者被分成了4组,每6个小时一组,24小时值守,在小区门口值班,确保管控区、封控区居民不流动,不外出,安全隔离,并在执勤后,依然加入到第二天的全民核酸检测中去、为管控小区居民及隔离户服务,每天为他们采购生活物资达10余电动车,每天在三个管控小区收垃圾达20立方米。有的志愿者手或腿碰破了皮出了血,全然不顾,包扎完继续运送。他们用青春的力量,支撑了他们飞奔的脚步,在与这些年轻的志愿者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他们每天走路最少的人,步数都能达到10万步。热血青春,钢铁铸就,这些面对危险和困难的青年志愿者们,一路高唱凯歌奋勇向前的志愿者们,却在疫情的发展中遇到了他们的困境。在疫情排查过程中,发现这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身边有密接人员时,为了疫情的控制和安全,好几个志愿者被通知回家等待隔离,一腔热血的志愿者,被突如其来的冷水淋的气势低落,一位志愿者在日记中写到:“接到被隔离的消息,说实话我慌了,没有等到疾控中心的电话,就打了过去,当时的气愤和不想离岗的心情,让我的情绪很激动。”好在,经过严格的排查和研究,无风险的志愿者被留在了岗位上。可是接下来的抗疫之路并不像想像中那么顺利,面对极端的东北天气,风雪交加,道路又湿又滑,他们鞋子都湿透了,要紧牙关,依然去隔离户家送菜送药以及往楼上扛煤气罐等。这些志愿者在“全副武装”后,5分钟都不到防护镜就是一层水雾、甚至是水珠,连路都看不清,更别提分辨人了,志愿者只能手牵着手向前走,互相鼓励着,甚至为了服务,摸索着爬上了6楼、7楼,有的个别居民把被隔离时的焦躁都撒到了志愿者的身上......在志愿者们被问到抗疫过程中最难的事儿是什么的时候,他们都笑称:“那些爹不好伺候!”这群天之骄子的孩子,可能不曾想过有一天要能屈能伸,做着最平凡且最伟大的工作。虽然苦和累伴着这些青春的志愿者,但是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也被坎坷的生活洗礼,被称作颓废的80后90后,做着绝大多数人不敢做的危险工作,无条件代价执行着疫情的命令,虽没有豪言壮语,却用青春诠释了他们的能力和价值,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在这次无硝烟的战争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事实告诉我们,人心齐泰山移,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