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以剧评官身份在首都剧场观看了藏语版《哈姆雷特》。这里我以三首诗的形式作为观后感吧,借以对新的艺术创造表示赞赏,对艺术工作者的辛勤探索表示致敬!

观藏语版《哈姆雷特》(三首)
杨志学 /诗
藏语演员走进哈姆雷特
我看见了喜马拉雅山
看见了风雪中飞过群山的鹰
我看见了雅鲁藏布江
一群人在江边练习着剧情
我看见了美丽的格桑花
她象征着纯洁的奥菲莉娅
我看见了布达拉宫
瞬息之间又幻化为丹麦王宫
我倾听着藏语的节奏,怎样
把沉睡了几百年的忧郁王子唤醒

戏剧与诗
诗,要有戏剧般的积淀与支撑
而戏剧,也要有诗一样的精粹与激情
哈姆雷特正是这样
它是经典的剧,也是不朽的诗
纯真的少女是诗
充满理想与壮志的王子是诗
他们短暂而永恒的爱情
是一首哀婉凄美的诗
至于剧中
不时闪出的思想火花
更是戏剧之眼,诗中之诗

人艺新花
人艺是一棵
走过了七十年风雨的
根深、叶茂、花繁的大树
一出出剧目,一代代人
光耀星河,璀璨星空
传承累累硕果
嫁接又开新花
让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
接受格桑花的情义
把一束最新最奇特的花
献给属于全人类的
永远的莎士比亚
2022年3月19日于北京

濮存昕执导汉藏双语版话剧《哈姆雷特》登陆首都剧场
“如果莎士比亚知道有22个藏族孩子在演的《哈姆雷特》,他一定会非常高兴,非常兴奋。”濮存昕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出演莎士比亚戏剧最多的男演员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担任导演的普通话版、藏语版《哈姆雷特》在首都剧场登台。

《哈姆雷特》藏语版剧照(央广网发 尹雪峰 摄)
一直以来,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被视为戏剧界的一座高峰,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厚重的文化情感,始终跨越着时间与地域,在世界各地演绎。

去年夏秋之交,上海戏剧学院邀请兼职教授濮存昕,为即将毕业的2017级藏族班学员执导毕业大戏《哈姆雷特》,这是一次对经典作品的独特致敬。

“哈姆雷特”曾给濮存昕带来质的飞跃
该剧是在著名导演林兆华执导、濮存昕主演的《哈姆雷特1990》基础上编排而成,在这个被誉为“真正的东方莎士比亚戏剧”版本基础上,巧妙融入了大量藏族元素,力争在古典美、现代性和民族风格上找到完美平衡。最终,演出以独特的导演手法、真挚的表演风格、鲜明的民族元素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欢迎。